底线放的低了,就容易翻船。再好的工具,再铁的信仰,也经不起瞎搞。
1月28日某台播出的警示大片,给大家揭露了某地城投债务问题真实一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不知不觉的债,今日的债台高筑,源于昨日的盲目融资,心里的红线松了,本心也就失守了。
大片落马的主角是城投界四大天王中南天王XT的“一把手”,2016年上任后就开始大拆大建,在当地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原本修桥修路等公益项目是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但当建设变成了面子工程,一切就变了味。就像大家诟病的拆了修、修了拆的大马路,这个“一把手”在当地搞景观路、精品路就花了617亿元,还有附属于防洪排涝项目的大型水景秀,文旅街区、公路复线、某大桥项目、某文化中心等,都是建到一半就荒废了,成了半吊子工程。
一个项目的铺开是需要钱的,钱从哪来?自然是来自于地方平台融资。
“一把手”在当地搞了个所谓的创新资本融资模式,抱着gov是不会破产的理念,让平台公司大肆举债。当时当地的市级、县级平台公司都争前恐后全力举债,生怕慢了别人一步,整个营造的环境就是:有钱就是爹。谁能搞到钱谁就是英雄,签个字,钱就来了,哪会考虑CZ压力、还债压力,能搞钱你就是好样的,也能在领导面前露个脸。
就算当地再富,也经不起这样造啊!不顾实际和财力的盲目建设,不考虑还款压力的大开举债阀门,当地“一把手”坦言,“不暴雷就是基本红线”,大家都不愿意暴雷,因为一旦雷了就会被处分。把钱去搞建设也好,借新还旧也罢,当地债务就这样越滚越大。
2017年7月-2018年上半年,上面策略收紧,要求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监管趋严,因此2018年不少非标城投出现延迟还的情况。当时当地市融资平台被压缩在3个以内,县级平台压缩在2个以内,且不允许再新增隐性债务。南天王融资被收紧规,融资成本也上升,当时大家想的是“等一等,说不定哪天监管就放松了”。
2018年7月,上面策略确实放松了,要求保障平台合理的融资需求,避免在建项目资金断供、工程烂尾。但南天王当地债务风险已经暴露,债务率高企,当地CZ被列入一类预警地区,因此尽管整个融资环境放松了,但当地头上依旧被戴着紧箍咒,从2019年开始,当地多个非标陆续出现逾期兑付,2021年当地债券总共才发了8个亿。
2022年XT被抓了69个人,一把手首当其冲,从他家墙里凿出来的现金,用5台点钞机连续数了5小时才数完,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帮别人拿工程得到的某种利益和补偿。不少人面对镜头是无限的悔恨,但世上没有后悔药,踩缝纫机肯定是跑不掉了。
做人做事还是要有底线,沾上了违法的路子就只能悔恨终生。人除了法律的约束,还有范围更大的道德约束,道德不会写在法律里,一切得靠自我约束,有道德,三观正才走得长久。对于领导来说,尤其是一把手,不能把底线放的太低,更不能丢了道德,自身还得有权威性,顶得住压力才干的成事。而去缺钱的地方做一把手,还得要有足够多的资源才行,有些资金是跟着人走的,就看谁带来的资金量能盘活当地了。
其实这个纪录片于所有人都是一个警示作用,不管是于地方平台,还是投资人,都是一个活生生教育案例。归根结底还是要少碰成本高的地方,尽管是抱着gov不会破产的心态,去专门撸收益高的产品,但收益高相对应的就是风险偏高,对于地方来说,借钱一时爽很有可能还钱火葬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天王落到会不会落到某个地方的头上。对于投资人来说,没必要去蹚浑水,若是运气不好碰上流动性风险了,尽管最后都会给您解决掉,但中间的曲折和担忧总归要自己承受,何必为了三两个子去提心吊胆,还是要走得慢才能走的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