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尊自重的人很清楚生命的重点不在于好或坏的感受,而是在于不丧失自尊自重,不放弃自己最真实的实相——心中最高最纯净的面向。不论事情有多美妙或多痛苦,你自重的程度都足以维持住自己的完整性。这不代表必须获得成功、胜利或达成心愿,而是以最诚恳的方式面对自己,展现出最核心的价值。
若想活出圆满的人生,就必须活得像个人。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冲突、我们的失望及欠缺感,并不是源自于通常认为的理由;由于我们没有按照应有的方式生活,所以才会导致这些问题。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按照应有的方式生活,那种脱轨的行为就会显现成不和谐、冲突、烦恼,或是肉体、心智上面的运作不良。
只有以自然的方式生活,才能脱离不必要的挣扎和奋斗,也就是以真人的方式生活。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由某个权威决定的,而是应该按照存在的自然法则去活。真心关切这件事会彻底转变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同时行为也会彻底改变,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生活之中确实存在着不必要的活动和挣扎;这意味着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活得像个人。我们必须认清我们并不知道一个臻于成熟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也不知道这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准则。
1.
进入灵魂的精微次元,乃是要转化人格,褪去幼稚的模式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我们一向自以为知道“活得像个人”是什么意思,自以为懂得人生是怎么一回事,或者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但是由情绪概念、从他人和过往历史得来的信念所组成的正常意识,并不足以使我们成为真人。我们只是借由模仿、反应和未竟的企图,试着变成一个人罢了。这样的人的潜能还没有完全发展出来,他们只是按照掌理孩童的法则在生存。
这种掌理一般人的法则,不该用来掌理真正成熟之人的生活。如果仍然按照这些价值观、影响力和法则来生活,就会停留在孩童的发展阶段。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没有把成熟之人的潜能发挥出来罢了。如果我们不允许自己以应有的方式成长,生活就会出现冲突、紧张、痛苦、误解和烦恼。
若想真的了解什么是成熟之人,首先必须质疑自己对“人”的假设,同时也要质疑自己是否真的知道“人”是什么,“人”该如何过日子,该依照什么法则生活,该有什么样的行为。我们都很熟悉一般人的脑子受到的影响:不外乎恐惧、欲望、贪婪、不安全感、竞争性、嫉妒以及各式各样的原始需求。这些影响力都是由老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当然也包括外面学来的一些概念、误解和偏见。这些信念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是妥当的,但并不适用于所有阶段。它们对孩子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成年之后就应该摆脱掉它们。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不该被这些东西影响的。
对金钱、权力、名望、赞美和肯定的需求,其实是一种孩童式的渴望,这些需求表现出了一个人不够练达以及不成熟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人所认同的趋乐避苦态度,也不该是成熟之人应有的生命准则,因为这些准则是动物王国的生存法则。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超越这一切,活在更高、更练达、更有圆满感的价值观里面。
因此,如同我曾经说过的,首先我们要质疑自己是否知道“人”是什么?“人生”是什么?我们必须先承认自己并不知道答案,然后再看看我们是否对这类事所知甚微。也许你从未以这个角度质疑过自己;也许你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当成了一个人应有的状态;也许你把掌控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法则,看成是正确而妥当的。
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活在一种幼儿阶段,因此我们必须穿越这些阶段,不再滞留其中。社会接受的知识学问之中,并不包含对真人及其运作方式的了解,因为社会大众在这方面的知识都停留在未发展的层次。关于如何长大,我们并没有正确的引领,因为社会的存在只是要满足人的基本保障和需求。但真正的需求比这些要多得多,为了发展人更深的潜能,我们必须满足更精微更深层的需求,而内在工作就是要揭露那些动物性和孩童式的需求,让更精微的面向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早已认同了内在的匮乏感,因此往往会用自己更精微的面向来满足那些原始需求。其中一个模式就是利用灵性体悟来胜过他人。但我们的灵性潜能并不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的,譬如想要获得赞同、赏识、爱、接纳、安全感、权力,甚至快乐。人类灵魂的精微次元乃是要用来转化人格,以便脱离幼稚的模式。与本体的各种品质联结,应该会影响你对自己的体认,使你变得更成熟才对。这些精微面向不该形成狭隘的成就感,或是形成一种过度良好的自我感。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感,其实是孩子或年轻人的需求。你或许以为升起禅悦的时候,就拥有了精神成就。没错,你的确有了一点成就,但这只是十来岁人的成就,距离成熟之人的状态还差得远呢。
2.
内在工作是要支持我们发展为成熟的人
我们在这里学到的一切经验,都会带来滋养,帮助我们长大成人。这些经验会带来改变,并示现成价值观和生命法则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影响我们的余生,也会更明显地影响我们的关系,以及我们和他人互动的方式。
如果你已经体认到自己就是价值、仁慈、清明以及平安的本身,而你和别人的互动方式仍然像个淌着鼻涕哭号的婴儿,那么你的内在工作就尚未完成。你还没有能力享受本体的这些品质。一个成熟之人会善用与人互动的经验,示现出真人应有的品质。
体认我们本质中精微次元的目的,并不是要我们像存钱一样将它们累积起来,以便带来富足感。如果你是按照这么幼稚的方式来进行内在工作,那么某些部分就没办法改变了。内在工作的目的不是要满足孩童式的需求,其目标乃是要带领你长大成人,与自己最真实的本质达成一致。
虽然内在工作的目的并不是要满足婴儿式的需求,但并不意味这些需求必须被排拒或贬抑。我们必须了解和认清它们,这样你才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于是就能超越它们,放下它们。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在这里进行的工作并不简单。我们的原意也不是要让它变成一件简单的事。它不是奠基于大部分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与准则之上的。这里的内在工作有一半会造成惯常的价值观和另一种价值观的冲突。这两种价值观的交集会制造出一种折磨,有利于揭露我们的那些老旧的信念和幼稚模式,并促使我们放下它们。这不代表人们没有权利按照婴儿式的价值观和准则来生活,每个人都有权利这么做。但选择内在工作的人所渴望的,应该是真的长大成人。他应该已经略为明白孩童式的价值观并不是本体的状态。内在工作的作用就是要支持我们发展为成熟的人,而不是拿它来抚慰婴儿。
我们这里的工作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它十分困难,而且比你一开始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你当初来这里的时候,对内在工作抱持着许多概念和想法,如果一直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内在工作比你预期的要多得多。你同时会发现,真的进行内在工作,真的想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就必须下更深的工夫。因为成熟需要付出努力,而且要有很大的耐性和奉献精神。
3.
你必须承认“我不知道”,才能真的进行内在工作
开始进行内在工作之后的几个月或几年,你通常可以比较清晰地感受和表达情绪,而且比较能联结自己的身体。对许多人而言,这就是他们所渴望的,但这仍然是初阶。这个阶段的确很重要,不过尚未碰触到全部;真正成熟的人不该被他的情绪和感觉所操控。如同我曾经说过的,如果你仍然继续被情绪和生理欲望操控,就势必对内在工作极度失望。你必须改变人生信念,而且必须勇敢地说出:“我不知道。”你甚至需要更多的勇气承认自己“的确想知道”。
因此,内在工作一开始必须处理人格的情绪部分,然后要揭露我们对自己、对现实的所有信念、假设及成见。接着我们可能体验到存在不同阶段的面向,于是内在工作就变成去统合这些比较精微的部分。接下来整个人格都必须加以转化、产生蜕变,并且要跟这些深层的精微面调成一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更细致、更成熟、更进化、更真实的人,然后才可能活出真人的生活。
这个过程既漫长又复杂,并且因人而异,但每个人都要下很深的工夫才行。你必须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智、情绪、性格的构成模式,以及导致行为的种种缘由。这是需要耐性和时间的。这个过程涉及许多的痛苦和困难,同时也带来了喜悦和振奋感。若想觉知本体的各个面向,体悟以及整合它们,就必须发展出毅力。老师只能点化你,你必须亲自去做这些困难的工作,但我们生活的社会并不支持这种工作,周遭的环境不明白也不支持这样的发展。我们就是被这样的社会制约着,因此自我解脱遭遇的障碍是相当强而有力的,况且它们早已渗透到你的内心和人格里了。
你必须经历许许多多的理解、体验和洞察,才能真的有所了悟,而这种了悟是涉及许多层次及面向的。你会从某个阶段进化到另一个阶段,而且是来来回回的,这需要对自己抱持极大的耐性和慈悲心。如果你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须下一些工夫,同时还要抱持慷慨、实际和成熟的态度。没有人可以为你做这件事,也没有人可以把本体送给你,因为你就是本体。
如果我们发现某个人很懂得怎么穿越这个过程,而且对潜能开发很感兴趣,那我们应该觉得幸运才对。这样的人在社会里是很稀有的,因此必须以尊敬和感恩的态度对待他。能帮助你走过这个过程的所有内在工作,都应该拿最深的敬意来对待,因为这么做就是在尊重自己以及人类的潜能。这样的工作应该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事,因为在根本上它的确是超越一切的。我们应该将其置于那些幼稚的价值观、准则和影响力之上。但内在工作并不是一种道德观,而是很实际的观察。它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否则是很难生效的。
这种敬重的态度不只要放在内在工作上或是我这个老师身上,而且要示现在你们彼此身上。如果你们的确想成为一名真人,就应该以甘心情愿和诚实的态度面对彼此,而不该把对方当成敌人或是能得到满足的对象。那是一般世俗人相互对待的方式。想成为一个真人,就必须从这一点开始做起。
4.
内在工作不只是为了自我了悟,还得学会敬重他人
我想说的是,仅仅去发现内心的问题还不够;你的理解必须示现在行动和关系上面,只有这样,人格的统合才可能发生。这样你本质里的精微面带来的影响才能转化人格。缺少了统合,内在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实上,缺少统合很可能会造成各式各样的扭曲,以及不正常的发展。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行为和人际互动,而且要从内心更高的次元来进行观察。
如果你的外在生活无法与内在情况调成一致,就不可能成为真人。如果内在经验和对待他人的行为是冲突的,扭曲就会产生。如果你懂得了某些真理,但行为却是按照另外的方式在进行;如果你重视实相的某个部分,在真实生活里却把它丢出了窗外,那么非常怪异的事就会发生,而令你和周围的人感到十分挫败。内在工作不仅仅是自我了悟,也不是忘却周遭的人,只顾保有自己的良好感觉。成熟之人的本质,就是敬重他人。
如果你真的想体会做真人的滋味,就必须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不论过程有多么辛苦。如同我曾经说过的,内在工作要处理的就是你早先的概念、信念和准则与内在工作之间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了解和发现以前所不知道的自己,这会让你开始修正行为,而且是带着觉知持续地下工夫。
你的行为应该依照真人的方式来展现,不只是对我或对其他老师,对生命中的每个人都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否则就是在助长自己的不成熟。你仍然可能以动物性的方式来行动,因此不论是对待同学或你生命里的所有人,都应该清醒地付出努力,依你所了解的这些细致的品质来生活,而不是耽溺在老旧的模式里。理想上大家都应该彼此尊重、了解和友善对待,如果你不以尊重、感激和认同的方式去跟另一个人互动,就等于没有在尊重或认同自己的崇高面向。
大家都是一体的,我们的差异性仅仅在于物质次元。本质上我们并不是分开的,而是联结在一起的。其他的人和我们一样珍贵,而且值得我们付出尊重、爱及关怀。这份了解必须示现在每一刻的行为里,然后这部分的内在工作就会彻底转化你。
首先要下的工夫就是对本体的证悟,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困难一些,因为我们必须学习把这份证悟示现在日常生活里。你得学会如何活出这份了悟,如何把生命变得更成熟。若想记住自己的本体以及那些更精微的面向,是需要下很大工夫的。让这些了悟影响自己的生活,改善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关系,也需要一番努力。过往的竞争心态、贪得无厌、嫉妒、排拒等,必须转化成慷慨、尊重、感恩和仁慈。如果真的想变得成熟,就必须按照这些价值观来行动。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行为像个蠢蛋,而展现出不高尚的行为。如果你这么做,就是在违背自己的高尚本质,不尊重自己真正的身份。
如果你很想成为一名真人,就必须按照最高的价值标准来行动。认为把自己的了悟统合起来是很容易的事,便是在展现幼稚的一面,因为你完全不了解人生的真相。变得仁慈、慷慨、有爱心、清明又值得尊重,是必须下工夫的。并没有一个神在那里帮助你达成这件事,你必须在每个当下做出一些努力,否则不会有任何转变。当然,没有人是“必须做”内在工作的,选择权完全在你手上,如果真的想做它,就必须按照这些准则去做。
现在你可能会说:“这实在太困难了,我很愤怒,我不想下这些苦功。”没错,它的确很困难,但如果你真的想变成一个成熟的人,此刻就必须觉察愤怒、挫败和受伤的感觉,而且要学会忍耐和承受。假如你说:“这实在太困难了,我很想逃跑,不再管这件事了。”那么你的行为就像是遇到困难时找妈咪的小孩。真的想长大成人,行为就得像个成年人。
只是坐着一动也不动地打坐,很难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仁慈和真实不虚的品质。认为在工作坊里进行一些呼吸练习,或是跟一群人打坐、经验本体的某些面向就已经足够了,这样的观念也是偏颇的。你必须依照成熟的价值观来生活,直到它变成你的第二天性为止。要做到这点必须尊重自己,否则就是耽溺在孩童的模式里,背叛了自己最深的面向,也藐视了自己真正的潜能。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断地背叛自己真正的本质,按照不适合我们本质的方式生活。
5.
生命的重点是不丧失自尊自重,不放弃自己的实相
活出自己真正的本质意味着心中不趋乐、不避苦,不企图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不想获得别人的赞赏。同时你也不去批判别人、打击别人,或是向外追求名望及权力。你只是真实而自然地活着,并且尊重和体恤他人。你的爱心是没有企图的,也不是刻意制造出来的。生为一个成熟的人,爱心、慷慨、体恤、恭敬有礼、行为举止细腻、态度成熟,就是你的第二天性。
若想让这些价值标准或特质变成第二天性,必须有意识地下工夫,但这并不代表你必须变成一个严格冷酷的人。重点在于必须下工夫觉察自己和他人的互动方式,尤其是尊重自己和别人,诚恳地展现自己。我指的并不是要放弃享乐,而是不主动追求享乐。这也不意味要制造痛苦,而是不逃避痛苦。
一个自尊自重的人很清楚生命的重点不在于好或坏的感受,而是在于不失自尊自重,不放弃自己最真实的实相——心中最高最纯净的面向。不论事情有多美妙或多痛苦,你自重的程度都足以维持自己的完整性。这不代表必须获得成功、胜利或达成心愿,而是以最诚恳的方式面对自己,展现出最核心的价值。
体恤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意味着学习维持自己的完整性和尊严。这意味着如果必须学习,就勇敢地去学;必须做什么,就勇敢地去做;必须说什么,就勇敢地去说。维持自己的完整性和尊严意味着不抱怨,而且不论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都能尊重和体贴别人,即使快要死了,仍然能尊重自己和他人。因为,你是谁比你将要死亡更为重要,也比可能失业或失去情人更重要。自尊自重比这所有的事更珍贵。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练习不把情绪立即展现出来的理由。当你做这项练习的时候,不但要持续地留意自己,而且要留意不立即把情绪展现出来。你必须把它放在心里去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并且把它当成自我了解的资粮。你或许不能一直保持在这种状态,但即使无法做得很完美,也不要打击自己;重点在于尽量保持觉知,持续地做下去。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潜意识里有一股愤怒,就要试着去了解它,而不是把它发泄在某人身上。如果有人排拒你、令你感到受伤,你也要把它放在心里,而不是立刻告诉那个人:“你排斥我,所以我觉得你很糟糕。”你只是去感觉自己遭到了排拒,然后试着靠自己去理解这份感受。如果有老师的话,你可以和老师一起进行探索。你要善用这股能量和资粮,以及从内在工作中产生的热力,将其用在自我了解和转化上面。
6.
觉知情绪,就是不压抑,也不发泄
所有的情绪都是自动化反应,譬如绝望或失望。不对这类感觉产生反应,意味着即使早上起来觉得人生无望,你仍然会起床、上班。不产生自动化情绪反应,指的是朋友来访而你正觉得孤独,需要拥抱,但你仍然不按照这份渴望去行动;你只是在内心里感受着它,因为你知道这只是一种原始的需求罢了。
你可能得花很长的时间来了解自动化情绪反应究竟是什么,但这也无妨,只要不耽溺在情绪化反应之中,一直保持着觉知就够了。我们现在讲的不是压抑情绪,而是不把情绪展现出来,因为展现它们就等于释放掉它们,这么一来你就无法深入了解了。展现情绪会阻碍转化过程,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将情绪发泄出来的。这项练习非常重要,它能教导我们许多东西。了解这项练习或许很困难,但若想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就必须持续地练习。自我耽溺是无法带来任何帮助的,因为耽溺意味着助长原始的需求和价值观。
做这项练习时,需要运用所有的觉知和已经发展出来的意志力。我们必须带着觉知靠自己来转化人格。一个自尊自重的人不会宣称自己已经开悟,也不会渴望被视为开悟的人。一个人变得愈真实,就愈不想彰显自己,因为你会把体悟放在心中。渴望将其显现出来、留给他人强烈的印象,就是在满足原始的需求,而真人是不会按照这些需求行动的。一个成熟的人不会想取悦别人。
这项练习并不是要制止情绪,而是不让自己对情绪产生反应,因为我们发觉这是从幼稚又原始的需求产生的。这就好像养育小孩一样:你不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否则他会把屋子弄得一团糟,甚至伤到自己。不是吗?对待你自己也是同一回事:你不会让心中的那个小孩为所欲为,因为他会把你的人生弄得一团糟,继而伤害到你。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必须学会自律。你必须认清自己的行为是不成熟的,而且是无效的,甚至具有破坏性。当一个孩子生气时,他会丢奶瓶或是摔东西,因为这么做会令他舒服一些。他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制止他,因此当你制止他的时候,他会更生气。面对自己也是同一回事。你可能会说表达愤怒令我感觉舒服一些,但这种行为仍然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损伤。表达愤怒是一种自动化反应,为了长大成人,你必须学会不将其展现出来。这件事的重点不在于展现情绪是好是坏,重点是人必须自重以及诚实面对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