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我花木兰一边织布一边思绪万千。集市上看到了征男丁通告。爹爹60多岁了,弟弟才10岁。
我决定男扮女装,替父从军。阿牛哥怎么办呢?本来,已经和阿牛哥商量好,准备过些日子就告诉双方的父母,把婚事给办了。
我在心中深深叹了口气:阿牛哥,对不起了!有缘再相见吧。
含泪辞别爹娘,阿姐和阿弟,踏上了从军之路。看着从各地征来的壮丁,耳边传来胡马的鸣叫声,树林中归鸟的鸟鸣声,听着脚下潺潺流水声,更勾起了我对家人的思念,还有阿牛哥。
突然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阿牛哥。
02
和阿牛哥相认后,阿牛哥处处都护着我,不让别人认出我的女儿身。
木兰我出生在少数民族,过着游牧族的生活,长大后才来到了汉人的地界。所以有着敢做敢当的性格,但又不失机智果敢。
一次我们遭遇了柔然大部队,我自动请缨,带领了20名队员奇袭成功,搬来救兵,将柔然大败。
我从一个小兵一步步升为骑兵营的副将,有了自己的营帐。而阿牛哥还是个小兵,我把他调到了我的手下。
其实我更希望阿牛哥建立奇功,都说乱世出英雄,试问世间哪个女子不想嫁给一个英雄?可是阿牛哥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和我厮守终生。在旁边看着我,保护我就好。他只盼望战争早日快结束,然后可以和我回乡,过男耕女织的生活。
我越来越不能理解阿牛哥了。好男儿就要上战场杀敌建立功勋,保家卫国。可是阿牛哥想整天想的,就是怎么过好小日子。
阿牛哥也越来越看不懂我,他说我是个女儿身,却整天打打杀杀。这场战争多了我们不多,少了我们俩不少。没必要那么去拼搏。
03
曾经相爱的我们,共同遭遇这场战争,本应该更加同心协力,却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呢?
正在感慨的时候,李将军,派人传我去他的帐分析敌情。原来我军和柔然敌军的大战即将要打响了。我知道,到了胜负的关键时刻了。
我和各位同僚在李将军的帐中通宵达旦,拟定好了此此战役的战略。
由我带领一百名轻骑兵打头阵,吸引敌人的主力,王将军带领一支部队包抄到敌军的背面,断绝他的退路。李将军带领主力,等我引出敌军的主力部队,全面进军,一击击中。
拟定好战略后,我们几个都很激动。当我回到帐篷中,阿牛哥还没回去,他坐在营帐内口睡着了,原来是在等我。
听到我回来的声音,阿牛哥为我端来热水让我洗漱。然后就出去弄吃的过来。看着阿牛哥来回奔波,想着他一如既往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心中泛起阵阵柔情。
可是,另外一个声音在对自己说:仅仅这些就够了吗?如果他能跟我并肩作战,共同谋划,金戈铁马,那该是何等快意恩仇呢。是真的缺少点什么?还是我要求的太多了?
04
振奋人心的号角声响彻整个云霄,我带了一支轻骑兵直捣柔然的老巢。敌军慌忙迎战,待敌军倾巢出动,我们故意露出败像,佯装逃跑。将敌军引入了事先规划好的地方,李将军带着大部队等着瓮中捉鳖。
敌军被李将军带领的人马杀得溃不成军。敌军准备从背面逃窜。谁知王将军的人马正在路上等着收口袋呢。
最后我们三队人马会合,将敌军杀的片甲不留,大胜而归。
胜利的捷报,飞鸽传书。天子龙心大悦,召我们班师回朝,论功行赏。
朝廷念我们立下奇功,为朝廷稳住后方,参战12个春秋。特将李将军,王将军和我留在朝中,拜为尚书郎。
我连忙上书。恳求天子允许我回家赡养老父母,尽为人子女的孝道。天子感念我的孝心,批准并赐我良田百亩。
05
终于回到我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了年老垂暮的爹娘。阿姐正在为我整理房间,阿弟杀牛宰羊,迎接我的回家。
回到我熟悉的房间,我熟悉的桌子前。脱下战袍,穿上旧日女儿衫。梳起云髻,淡扫蛾眉,微点红唇。
出门迎接伙伴们,都惊诧不已。原来战场上威风凛凛,骁勇作战的木兰将军居然是一位女子,他们连声称奇。
爹娘,阿姐和阿弟,招呼伙伴们一起痛饮三杯,畅谈到天亮。这时候我发现,少了阿牛哥的身影。
打发阿弟去寻找,阿弟却交给了我一封信。原来阿牛哥已经不辞而别。阿牛哥在信中说:希望我好好照顾自己,我已经平安回到家中,他可以放心离去。请我忘记他,过好自己的日子。
心中泛起别样的滋味。如果阿牛哥没有离去,我们又当如何自处和相处呢?谁又能说得清?
网友评论
不足在描写不够细腻,匆忙于讲故事,而忽略了人物性格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不够深刻,也忽略了事件过程的紧张气氛,对于战争事态的轻描淡写,缺乏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紧张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