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悦读论语》之辩析“乡原德之贼也”

《悦读论语》之辩析“乡原德之贼也”

作者: 永哥晋城大锅饭总部发起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21:16 被阅读0次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200篇。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第13篇: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这则论语争议非常大。

    我们先看一下朱熹注解——乡者,鄙俗之意。原,与愿同。荀子原悫,注读作愿是也。乡原,乡人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详见孟子末篇。

    钱穆先生注解——乡,其群鄙俗。原同愿,谨愿也。一乡皆称其谨愿,故曰乡原 。《孟子·万章》篇有云:“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 !德之贼也。”

    译文——先生说:“一乡中全不得罪的那种好人,是人类品德中的败类呀!”

    杨伯峻先生在注解——《孟子尽心下》对“乡愿”有一段最具体的解释:“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又说;“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李里先生注解——“乡原”指言行不符,伪善欺世。“原”同“愿”。“贼”当败坏讲。孔子说言行不符,伪善欺世,表面好像有德,其实是败坏道德的行为。这里孔子就是说的那些在乡里随波逐流、媚俗世间、左右逢源、貌似有德的人,这种人往往为世俗所尊重,并被当作楷模和标准,其实是败坏了道德,所以孔子很讨厌乡原。

    李里先生认为——乡原实际就是一种世俗化了的道德标准,它是以功利得失为标准,打着道德的旗号,行非道德的事,而真正的圣贤之道正是被这种乡原所歪曲,这种情况长期存在。

    南怀瑾先生认为——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

    赵又春先生在《论语真义》中提出不同意见,引用的依据就是下一则。

    我们下一节接着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悦读论语》之辩析“乡原德之贼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eb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