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童年》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

作者: 栖寒_7d8c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21:46 被阅读25次

    童年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画卷上画着美好的世界,童年充满着梦想,洋溢着快乐

    每个人都拥有童年,它们或是快乐的,或是无忧无虑的,可俄国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却是充满了不幸。让我们共同走进高尔基“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记述了小主人公阿廖沙童年的故事。

    阿廖沙三岁时,不幸失去了父亲,母亲将他寄养在外祖父家中。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起了一座染坊。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的脾气也变得也更加的专横、暴躁。在这个充满小市民习气的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

    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染成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知觉,并得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

    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阿廖沙还认识了另一种人,享受了另一种生活。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利。这一切使阿廖沙感到了些许欢乐。在这些人当中,阿廖沙最喜爱的便是外祖母。外祖母为人慈祥,善良,公正,热爱生活。她那动人的歌声和优美的故事深深影响着阿廖沙。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

    阿廖沙不但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而且在学校也备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此时外祖父也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一起拣破烂。这种穷苦的生活使他结识了一群正直的孩子,并与它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为家庭困苦,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

    这时候阿廖沙的母亲去世,在埋葬了母亲以后,阿廖沙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了。

    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幸福!在家里,有父母的关心、保护。在学校,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每当面对困难时只要我想起阿廖沙童年的悲惨遭遇,一切困难都会显得微不足道,我便有信心去克服它。

    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正是这样艰苦的环境造就了高尔基。在如此黑暗的社会中,他那颗光明和博爱的心没有动摇,没有被污染,反而愈加变得开阔、光明。

    《童年》告诉我在生活中我们要以持之以恒、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要正直自信、坚强勇敢。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怀着一颗向上的心,在任何环境下也会拥有健康、正直的心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fv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