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简单点,笔记的方式简单点

简单点,笔记的方式简单点

作者: 玩命十一郎 | 来源:发表于2017-11-24 07:47 被阅读0次
这是麦苏木简书第38篇原创文章

曾经,我有很多笔记本,有工作专用,日记专用,读书笔记专用,名言警句专用,每个笔记本里也分了很多类,多少到多少页,是记录会议内容的,多少到多少页是记录工作灵感的,多少到多少页是记录巴拉巴拉。

潜意识里面我认为,信息分类更加清晰,更加容易寻找。可是后来,我却发现,本子是买了一大堆,分类也标注的非常详细,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本子里却是空空如也,寥寥数字。

因为,很多时候,灵感来的太快,想记录的冲动就那么一瞬间,可是这个时候恰好对应的本子并不在身边,或者想了半天这个信息应该记到哪个本子的哪个分类里面呢?结果想的这个过程就已经将错过了那个记录的冲动期,于是有的时候因为麻烦就放弃了记录。

直到看完作家奥野宣之的大作《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重新燃起了我做笔记的热情。

他说:简单的信息才实用,简单的记录方式,才能更持久。

我突然开悟了,简单点,记录的方式简单点。

简单到一个本子,一支笔。

简单到想记录的时候拿起笔就写。

这就是《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所传授的绝招,一元笔记法

一元笔记法有三个好处:

1、简洁而简单,不混乱

流水帐,没错你没看错,就是像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不要做分类,不要做划分。整个笔记只有一条主线,那就是时间。

你要做的就是,买一个笔记本,买一支笔,然后放到口袋里,按时间顺序记录你想记录的一切。

简单,是因为只有一支笔和一个本子。

不混乱,是因为有时间轴,时间是最好的分类。

2、可以毫无压力的持续使用

有人说,想的多了,做的就少了。

做任何事情前,让自己不要想太多和事情本身无关的事情,想好了就去做。

记笔记就是这样,如果在记录之前,你还在想,这个信息应该记到哪个本子上?应该放到哪个分类下?突然发现,记录变成了一个负担。

正如奥美所说,手段即沦为目标,本末倒置。

3、自由度高,能够随意调整

笔记本不同于任何电子设备,你可以任意的在上面涂涂画画,自由的表达你的所思所想,可以画画,可以创造出各种个样的标记符号。笔记本的样式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的更换,每次拿到一个新笔记本,都会有写满它的冲动。

一元笔记法如何实施?

第一步、买一个你喜欢的笔记本和一支笔并随身携带

第二步、不分类,尽情记录

将所有你想要记录的事项不分类别全部记录在这一册笔记本当中,比如,灵感,读书笔记,电影观后感,会议记录,每天的总结反思等等。

第三步、添加日期标签

既然是尽情记录,那么唯一遵循的顺序原则就是时间,所以,为了以后查找的方便,需要添加日期分割线,每开始新的一天之前,都在之前的记录后面,画一个横线,然后写下今天的日期,表示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是一种仪式感,就像虔诚的天主教徒,吃饭前都要祷告一番,才可以动筷子一样。

第四步、编辑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和代码体系

为了提高记录和查找的效率,利用一套自己看得懂的简写,代码或者符号来代替一些我们记录中出现的高频词,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

R表示阅读:读过的书的标题,感想,集锦

M表示电影:看过的电影的标题感想和经典台词等

T表示电视:看过的电视节目的标题和感想等

E表示饮食:吃过的,喝过的东西等

。。。。。。。。。。。。。。。。。

有了这些特殊符号的标记,在你翻看日记的时候,一眼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东西,而不是一行行去查看,既高效又方便。

第五步、学会粘贴

奥美宣之说,将你能贴上去的东西都贴上去。哪怕是吃饭时餐馆的小卡片,购买衣服时送的广告纸,或者是盒饭的价格标签等,等你在回头读的时候,你能够清晰的想起了当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犹如再一次身临其境。

当然碰到一些好的能剪下来的新闻报道,优美的文字,你可以可以贴到笔记本上,并写下你的评论和观点,比你摘抄下来效率要高很多,也让笔记本变得更加丰富。

第六步、制作索引和腰封

奥美宣之说,他用完的笔记本近200册,每每看到这堆积如山的笔记本时,都会一种“我已经活生活这么久了”的感觉。

这200来册的笔记本成了活生生的百科全书,成了数据库,如何在这些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作者也介绍了一些方法。

比如:

给每一本笔记本都编号,一个按顺便编号,比如第一本就是1号,第100本就是100号,一个是按时间编号,比如这个本子里记录的是从2015年3月11日到2015年7月12日的内容,那么编号就是150311-0712,这样查找起来就非常的方便了。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为比较重要的信息创建索引。

索引就是一个寻找信息的线索,比如,你在第178册笔记本里记录了关于织田信长的信息,索引里面就可以这样写,织田信长178p123。

索引可以用笔记本做,也可以用电脑,电脑excel表格制作的检索起来会方便很多。

第七步、生产知识

不停的记录,大量的信息汇集到一起,将形成一个非常庞大的信息库,那么如何将这些信息变成有效的知识和创意,书中介绍了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素材

当你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了找到答案,可以通过检索在过往的笔记中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素材,或者通过新的途径寻找到相关的新素材,记录在笔记本里面。

丰富的素材,是产生完美创意的前提,正如奥美宣之所说,如果想用普通的素材做出美味的料理,就需要记得满满的笔记。

步骤2、咀嚼收集好的素材

素材收集好了,下一步就要对素材进行咀嚼消化,找到更多灵感,作业也介绍了几个方法:

无目的性的从前往后重读笔记。

如果能通过重读笔记来与过去的自己对话,那么长久以来的问题意识就会浮出水面,可以进一步加深思考。

在重读的过程中“匍匐前进”,写下你更多的想法,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同一个事物,这时,还有可能发掘出和记笔记时完全不同的想法来。

交叉参考笔记,找到不同笔记之间的联系,搭建一个体系,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李叫兽说过,找找到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系,才叫知识体系。

步骤3、将经过咀嚼的素材进行发酵

作者用了发酵这个词,但是我觉得叫酝酿可能会更加贴切一些,通过素材的初步思考,并将相关的素材进行组合关联,然后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输出一篇文章。奥美在书中也给了一些方法:

重组法:将笔记中的信息摘抄到卡片上,一边寻找联系一边排列组合,将卡片整合起来促进思考,正因为卡片方便排序,才容易达成这样的效果。

移植法:确定主题和问题,一边回顾笔记,一边逐条抽选出与他们相关的信息。这种罗列方法可以将信息尽收眼底,是相对简单的方法。

拼贴法:将能够引发感想的页面复印下来,一边将其贴在底纸上,一边深入思考。

步骤4、从顿悟到成果的具体化

作者这一节写的比较敷衍,不过这句话我非常认同:要勤于动手,思考才会逐渐前进。

卡片的制作,素材的摘抄,思考的记录,文章的最后排版都是需要动手来做的,只有动手做出来思考才能一步步延续并输出成果。

总的来说这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是一本不错的的工具书,干货很多,都是奥美宣之几十年如一日记录笔记的经验的总结,值得一看。

在它的影响下,随身携带笔记本现在也成了我的习惯。

推荐阅读:

拒绝被营销催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生活中这些投资,你千万不要眨眼睛

人生的四个阶段,应该这样规划

对方的反击

小白买股票,其实真的真的就这么简单

能借来钱的,才是理财高手

一个专注讲理财干货的粗人,来自新疆。

转载请注明转载自“简书麦苏木” 。

喜欢就打赏1元吧,

给娃买个棒棒糖吃,

不打赏点个喜欢和关注也是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单点,笔记的方式简单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ki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