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贼骤骤
改变的过程,其实是对一个人自制力、决心、毅力以及耐心等诸多性格特点的考验的过程。可能在改变之初,我们的这些环节都比较薄弱,不太能够经得起考验,改变的速度会异常缓慢,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
而这时,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将改变转换为一个可以量化的过程,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在潜移默化中将改变培养成稳定的习惯。
这样一来,改变就不会再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因为我们在某段时间内针对的只是自己性格上的某一项弱点,抑或是生活中的某一种不良习惯,就不会再生出寡不敌众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富兰克林在众多的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深受世人所敬仰。他在七十九岁高龄时,回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用了整整十五页稿纸记录了年轻时曾进行过的人格修炼,他认为正是这些人格修炼才造就了后来的自己,并让他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年轻时的富兰克林虽然十分平凡,但对于成功却有着极其强烈的渴望。认真反思之后,他觉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完善自己的人格。经过认真思考,他认为完善的人格应该包括勤奋、节制、果断、节俭、诚恳等在内的十三项优秀品质。
但进一步思考后他觉得,仅仅知道这十三项优秀品质是获取成功所必备的条件还远远不够,只有经过刻意地练习,将这十三项优秀品质变成自己的十三种稳定的性格特质,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约束和指导自己的每一次思考与行动,才能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产生实际的助益。
领悟到这一点,富兰克林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本笔记本,将自己总结出来的那十三项优秀品质以表格的形式详细记录下来,并认真对照自己每一天的所作所为。他的心里非常清楚,一段时间只专注于一项人格修炼才是最为有效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于是,他第一个星期只专注于勤奋,每天晚上反省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是否达到了勤奋的标准,然后在笔记本上认真反馈对照后的结果。一个星期后,由于天天盯住自己是否做到真正的勤奋,并坚持每天监督,富兰克林惊喜地发现,勤奋的优点逐渐在自己身上生根了。
第二个星期他每天盯住第二项:节制,并对第一项勤奋复习巩固;第三个星期他盯住诚恳,再对第一项、第二项进行复习巩固。没想到十三个星期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行为习惯跟之前相比,发生了天壤之别的变化。
年轻、认真、而又富有毅力的富兰克林生怕这十三个星期的修炼,还不足以使那十三项优秀品质完全转化成为自己的性格特征,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又进行了三次十三个星期的巩固练习。
一年以后,富兰克林感觉自己像是完全变了个人似的,这种变化已经融入他的血液,渗入他的灵魂,浸透到他每一个细胞之中。而这也为他以后在事业上获得的巨大成就奠定了扎实的性格品质基础。
富兰克林所独创的改变自己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这个方法的核心理念,就是不强逼自己一下子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有针对性地去改正自身的某一项缺点。这样一来,心理上便不会存有力不从心的重负。
这就好比让一个人同时完成好几样工作,每一样都很麻烦,很棘手,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不堪重负的体验。能完成一两项就已经不错了,全部完成非把人逼疯了不可,最终换来的肯定是一团乱麻、焦头烂额的窘境。
倘若在特定时间内只专注于改正自身某单一缺点,对于个人而言肯定轻松许多,在没有沉重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谁都乐意尝试。如此一来,成功的几率反而大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