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这段旅程,会路过很多古丝绸之路上曾经盛极一时的“神秘遗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尼雅遗址”了。
大多数人没有去过这个遗址,但“尼雅”这个名称应该是从那件震惊中外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的出土地点而获知的。
这件汉代织锦护膊是1995年10月,由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的,现在收藏于新疆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而且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出土了这件护膊的尼雅遗址,位于和田地区民丰县城北100多公里的沙漠中,也是我们这一次沙漠公路自驾游的必经之地。上个世纪末,我国的考古人员联合外国的专家对这里进行了初步的系统的挖掘,确定了它就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精绝国”所在地。
“精绝国”这一古代国名和考古遗迹一经确认,就引起了盗墓和探险题材小说、影视剧的泛滥。媒体的宣传,加上这个古国的神秘消失,让精绝古城一度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一睹她的真容了。
01 古文献中有关精绝古城的记载
《汉书·西域传》称:“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扞弥四百六十里。”
《汉书》和《后汉书》原本曾提到塔里木盆地南缘有一个叫做“精绝”的国家,但历经时光的洗礼,其灿烂文明早已淹没于茫茫沙海之中。
二十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并从这里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种珍贵文物12箱之多。当这些文物被带回英国时,使西方学者大为震惊。
在斯坦因发现的一枚汉文木简上竟然有“汉精绝王”字样,得以证实尼雅遗址就是汉代精绝国所在地。
昆仑山冰川的尼雅河曾在沙漠边缘冲刷出一片绿洲,养育了昔日的精绝子民。这里一度成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尼雅”即尼雅河而得名。
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游学返回时,从尼雅经过,称这里为“瞿萨旦那”。有关精绝古城的历史文献记载就只有以上这寥寥数语了。要想更加清晰地把握尼雅历史和故事,就必须依赖考古学家们手中的铲子和刷子了。
02尼雅废墟鸟瞰
尼雅废墟距离今天的民丰县的直线距离大约有120多公里。
我们从民丰县出发,一路东北行。原来的柏油马路年久失修,已经变得坑坑洼洼,很多路段都只剩下石子路。我们开始对这样颠簸的路段发出了一些感慨,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与之后即将要面临的更加艰险的沙漠路相比,这已经是非常友好的了。
沿尼雅河北行90公里,就到了沙漠边缘最后一处小绿洲——卡巴克·阿斯卡尔,这里是新疆南部地区非常著名的伊斯兰圣地“大玛扎”,官方名称为伊玛目·加法尔·萨迪克玛扎。我们只是对他行了一个注目礼,就继续前行,不久就被一处标注着“精绝古城”四个篆书文字的牌楼吸引了注意力。这标志着继续往前走就要进入古代的精绝古城所在地,现在的“尼雅遗址”了。
据新疆著名考古学家王炳华研究,“卡巴克·阿斯卡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名,它的汉语意思是“倒挂的水葫芦”。葫芦本来是盛水的用具,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们离家出门的时候随身总要带着水葫芦。返家后,这些水葫芦会倒挂在门前的树杈上,“倒挂的水葫芦”就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这个名称和习俗其实反映了沙漠边缘绿洲人生活的艰难与苦辛。
我们心情激动,下车在牌楼前留影。
过了这个牌楼再往前行不足3公里,就到了一个卡口,这里有专人驻守,核对过相关证件后,我们的车就缓缓驶入沙漠地段。
不得不说,这是我自出生以来所走过的最为艰难和惊险的一段路。更准确地说,都不能称其为“路”吧。
说是进入了沙漠,但与我们已有的对沙漠的印象完全不同。在一片红柳树丛中,汽车擦着红柳树的枝丫发出的“呲呲”声中,司机因无法判断前方的路况而只能根据前车的车辙印往前走的盲目中,我们的心也随着车辆的颠簸起伏不定。
没多久,周围密集的红柳树就消失了,眼前的路开阔了起来。除了前车引路开出的一道明显的车辙印外,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矮植,一簇一簇独立插在松软的沙滩上。偶尔有干枯的胡杨树干倒在路边。
路越来越陡,装在后备箱里的行李箱很快被颠得移动了位置,随着车辆的颠簸发出“哐哐”的撞击声。随着车辆翻过一个山丘又一个低洼,路况越来越糟糕,我的心也越来越紧绷。好在司机对这样的路况不以为然,胸有成竹,只是叮嘱我们系好安全带,扶好把手。我双手紧紧地抓着车门上的把手,还是无法控制身体的摇晃。有好几次,我都担心车辆会发生侧翻,或者陷在沙子里,但都一次次化险为夷了。
就这样大约持续了3个小时左右,向南方向逼进了30多公里,才终于到达了遗址地。
眼前是一片四周都望不到头的贫瘠沙漠,满目森然,荒凉而又寂静。站在任何一个位置,举目望去,都可见到一堆一堆的枯死的胡杨覆盖的沙丘。每个沙丘其实就是一座建筑遗迹,向人们诉说者它的历史。
在这片废墟的东、西两边有多道南北向绵延铺展、高不足100米的沙梁,它们基本稳定地屏峙在尼雅遗址左右,成为天然的屏障。在尼雅废墟以北,走出数公里,也是地势比较高的一列列沙梁,这自然也较好地挡住了北来的流沙,让它们难以随风直下遗址区内。至于遗址区的南边,则是一大片枯死的胡杨林,面积总有数十平方公里。
从无数干枯的胡杨树林来看,汉晋时期的精绝王国,原本是大沙漠包围中的一片绿洲,周边的胡杨和沙梁为这片绿洲拱卫出了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空间。在距今2000多年前,古代精绝人从北部沙漠深处走来,看见这一所在后,立即选定它为新的家园,是一点也不令人奇怪的。
我们四散开来,各自行走在这块土地的不同区域。踯躅在尼雅遗址区内,随处都可以见到一块块高三四米的土台,周围是深深的沟壑,它们的上面,有汉晋时期人们丢弃的陶片、碎铁块,断折、撕裂了的木质建材等,即便是我们这些不是专业的考古人,也能在废墟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并大致推断出每块区域原本的建筑规格和功能。
查阅尼雅考古报告,目前登记在册的大约有150多处尼雅民居,那些看起来高出地面几米的废墟基本上都是民居的建筑遗迹,因为有这些建筑物的掩蔽,脚下的土层还保持着往昔的面貌。除了居住房址外,尼雅还保存有城垣、墓葬、储水涝坝、窑址、佛寺、古桥等等。
目前所见的遗迹主要是精绝王国后期的遗存,可能也有一部分是汉代精绝,即精绝王国前期的遗迹。按照斯坦因的结论,这座遗迹的面积,南北最长为27公里,东西最宽处是7公里,一般是3-5公里,因此,整个尼雅废墟的面积大约为180平方公里左右。
限于时间和精力,我们仅走访了最近的几处遗址,大致感受了遗址的面貌,更多的历史细节还有待观看博物馆陈列的出土物以及考古报告和研究成果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