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对人的定义。但是鲁滨逊不是人么?已经去世千年再没有亲人朋友的人不是人么?
人有三个属性 生物,社会和精神。我们追求什么健康,我们追求高朋满座,我们追求流芳百世。人固有追求,古已有之。我们追求基础的,当下的和永生。当我们为了当下去放弃基础和精神,我们会自暴自弃。当我们只追求身体的我们会不顾一切,只为精神也会放弃前两者。
如果说生儿育女是最大的社会责任,那么现在生孩子越来越晚,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是否就是对这种社会不负责任呢?话题可以暂时放一下。
现在这个社会对人身体方面和对人精神方面的这个要求是越来越高了,每个人都不得不认同。我们虽然可以不用大体力劳动的去劳作,我们看似摆脱了体能上的辛苦,但是我们的身体没有准备好,我们的身体必须要经历这样子的劳苦。我们对精神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但是精神上的收获确实非常难得的。所以导致了我们不得不投以全身心的注意力去做精神上的追求,追求自我,追求独立,追求人生的完善。于是乎对身体上的和社会的这个责任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社会自由其组织,不多我一个也不少我一个。生育对于大多数来说感觉不到对社会的作用有那么重要,但对各人自己来说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担。几乎肯定的是每个人做出了最利于自己的决定,少生或者尽量晚生。
我所说的身体和精神的分离,也就是在身体和精神之间的社会,它的广度越来越广了。当广度被延展,那么身体和精神之间的空间就越来越大,显得是离得越来越远了。
所谓的社会化是独立,合作和分享。在整个国际上来说都是城市化率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社会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了,人的本性是面对愈来愈复杂的情况下选择相对的保守。也就是说不会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体力用做去繁衍下一代创造生命,这重并不具有非常当下价值的一件事情上。更多的期待完善自己,让自己在精神上得到永生。
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人类正在经历从遗传学意义上的永生过度到精神意义上的永生。身体和精神的分离愈来愈远,愈演愈烈,只是这个趋势的前期表现。也许我们真的在某一天可以做到食色并非性也,我们通过精神的我就可以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