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聪明的人总是讲求方法论(一)——如何让自己保持客观?

聪明的人总是讲求方法论(一)——如何让自己保持客观?

作者: CarlHwang | 来源:发表于2016-04-29 19:34 被阅读0次

    一种典型而占大多数的认知过程:某种条件下,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或至少是某个全新的认知分支领域,我得到了一些超过了情感忽略阈值的信息,即产生了喜恶情感,从此在这个领域我就有了一个超过情感阈值几倍的情感先验。于是或主动或被动,我会选择性地也潜移默化地加大这个领域的这种情感值。这个领域的范围并不是静态地,它有机会迅速扩大,并迅速形成我的某个认知体系。

    我是基于我的认知体系下定义做判断的,于是我做的判断并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甚至有可能我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做的判断是向某种事物倾斜,更有甚者,我可能会说服我自己,我没有向某种事物倾斜。

    本质上,我们都活在一个有偏的认知分布中,而我们获取认知的来用恰恰是这个有偏的分布,于是在这个分布中的样本,会让你的认知分布变得更有偏。

    以上是最简单认知过程模型,也是最普遍的,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缺陷”。这种缺陷造就了多元化的世界和喜怒哀乐。

    但是对于某些人或者某些时刻来说,缺陷就是缺陷,尤其是我们在探寻真理改变世界的过程中。

    客观是我生活的需求,我是如何让自己保持客观的?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先列举若干中“非客观”模式,然后养成经常用自己匹配这种模式,如果匹配得上,那说明自己犯规了,给予及时反省修正。

    以下是一些“非客观”模式:

    1. 自欺欺人:善于做心理暗示,容易被感动或激怒,容易说服自己,这个过程是潜意识层面上的,这种模式下,会失去剖析自己的能力,严重者,会作心理暗示,暗示、说服自己的行为是客观的,自己是个理性的人。典型是案例得到批评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有苦衷的。

    2. 权威模型:我们容易认为名人,或者声望高,口碑好的人的观点往往是正确的观点。

    3. 错误引用:我们在进行逻辑推理的时候,用于支持观点的论据往往引用自别人,于是,不假思索,我们没有对别人的观点本身作过多思辨,而是使用权威模型来为我们做判断。“连 xxx 都这么说,你有什么资格 xxx”是最典型的台词。

    4. 选择性失明:我们总是容易发现能够支撑我们论据的事实,而忽略哪些能反驳我们论据的事实。

    5. 文字(数字、证据)游戏:典型的案例是:“你看他这个 part 做的不错,所以打脸了你对他的批评”。

    6. 敌对心理:看一个人不顺眼,他说什么都是错误,他说什么的反面都是对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明的人总是讲求方法论(一)——如何让自己保持客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qk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