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门对千竿竹

门对千竿竹

作者: 小镇黄昏 | 来源:发表于2024-04-05 20:30 被阅读0次

清明时节,

关于食材,最显江南区域特色的,即是春笋。

竹子是我国原产地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重庆的川渝地区;以及浙江、江苏长三角地区;还有湖南一些地方。

有意思的是,竹子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的,竹子是草本。

这竟然让我起联想:如同一位风度翩翩的佳公子,骨子里是娇娃,竟然不爱美女爱哥哥。

每年的清明前后,是春笋最最旺盛的时候。雨后春笋这个词,当就是从此而来。

我印象里,每年这个季节,是蔬菜最最匮乏的辰光,所以春笋几乎是我家下饭菜的主打。

最多的是咸菜春笋,有各种咸菜可以和春笋搭配烹饪。最多的是水腌菜。

最常用的手法是蒸。水腌菜切碎,春笋滚刀切。春笋放碗底下,水腌菜铺在春笋上面,淋上菜油即可。那个时候很少用白糖和味精。也不需要额外再放盐,水腌菜已经足够咸。

烧米饭的大铁锅上一个大大的竹制蒸架,盖上木头的大镬盖,饭煮好,菜也好了。少了油锅的煎炸,既健康又卫生,还方便省事。

春笋雪白,水腌菜带着淡淡的透明一般的嫩黄色。淋上金黄色菜籽油。鲜嫩可口,咸淡适宜,很下饭。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春笋炒鸡蛋。鸡蛋我喜欢,春笋我也喜欢,两样喜欢的食材放在一起烹饪,更是喜上加喜。

现在我还会放一些榨菜丝,味道尤其美味。

榨菜用那种大块的。切成丝,现在清水里浸泡一两个小时,榨菜丝咸淡合适。或者再加一些白豆腐干丝,尤其赞。

春笋、榨菜丝、豆腐干丝,鸡蛋。这一盘菜内容很丰富。

下酒下饭两相宜。是我的大爱。

过往的时光里,我家关于春笋,好像就这样两种吃法。参加工作后,常去饭店,下馆子。渐渐吃到了一种新烹饪方法——油闷笋。

其实,江浙地区,尤其杭州那边不叫油闷笋,叫——“拷笋”。

这个“拷”究竟怎样的写法,我无从考据。而关于“拷”这种烹饪手法,我自我理解,有点类似川菜里的“干煸”。比如,“干煸四季豆”。

“拷笋”,其实在我看来就是春笋放酱油红烧。烹饪方法并不复杂。正宗的做法,把春笋刨开,一刨四,切成长短合适的小段(大拇指长短),然后再拍碎一下,这样容易入味。

需要重油重火煸炒,加多一点白糖,酱油。汤水很短。最后可以加一点葱花在上面。

素菜荤吃。这一道“拷笋”,虽然是江南地区的时令小菜,但上得了台面,招待得客人。

也所以,以往,普通人家,菜油金贵,是不舍得用这种方式,去烹饪自己竹园地里很是寻常的食材的。也只有那种“吃的油穿的是綢”的富裕家庭,或者是餐馆,才会做这种“拷笋”。

因为“拷笋”太费油了。

现代种植技术发达。我在海宁,除了天气最炎热的夏季,菜市场买不到春笋。其它时间,从秋季开始,到冬季,到春季,都可以轻松买到春笋。

是的,就是这么神奇,冬季,除了冬笋,也可以买到春笋。

但这些年常去四川,发现在四川居然很难买到春笋。秋冬季根本不可能,即便是春季,也并不容易买到。

细究之下,我以为是这样。

四川地区虽然也多竹子,但大都是那种粗大的山毛竹。而山毛竹的竹笋,其实并不合适拿来日常烹饪。

我们这里,新鲜的山毛笋,最多用作咸笃咸。咸猪蹄里放一些切成块的山毛笋,即便这样,也还是不太受欢迎,因为新鲜的山毛笋味道并不好。且容易令人过敏发痒。

这里的山毛笋大都晒干,制作成笋干,俗称“勒笋”。都是过年时节实用。

江南地区的春笋,都是那种俗称“杜竹”的竹子。这样的竹子,大都手腕粗,甚至比手腕还要细一些,一些农具的手柄都采用这种竹子。比如:刮子,铁耙,铁搭…等

这种竹子,长出来的春笋味道鲜美。当然,类似的竹子的品种也很多。

我家乡下的竹园,自我出生起就有,一直到现在。那个品种的笋味道也也很好,不苦。村里人都知晓。

南方人爱吃笋,但好像北方人并无此喜欢。或许北方的菜市场里实在少见的缘故。

但我认识一个西北地区兰州的朋友是例外的存在,她却也是十分爱吃春笋。

以往看她发微信朋友圈,外面聚餐,无一例外是很西北地区的火红色辣椒,各种牛羊肉……

但偶尔的,家里的餐饮,有春笋在餐桌上。原是她先生是杭州人,她婆婆在那边帮忙带孩子,然后在那个遥远的西北地区,竟然时常看见春笋在餐盘中。

她也表示十分喜爱。这令我大感意外之外,但竟也觉平常。因这位朋友,很多地方,我觉得也很江南。

而我这几年常去四川,竟然来也发觉,其实四川人并不十分喜爱吃竹笋。

看来四川地区 爱吃竹子的,仅仅是那可爱的大熊猫。

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时,游在今杭州临安地区的於潜的寂照寺,写下《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子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

江南地区民居,都有在房屋后面,种植竹子的喜好。这里或许没有文人的雅致之意,更多的是“后面节节高”,寓意生活会越来越好的民间普遍愿望与价值观。

我家的竹园、也是在我家老房子的西北角。我小时候每年初夏,都会在窗口看见一杆杆带着白色粉末的嫩绿色新竹探头在窗口。也觉得很有盎然的生机与春意。

前些年,我又在另一栋平房前,种下一蓬“金镶玉”的竹子,对着大门,看它这些年长成高大的一丛,心里就觉得得意。

每每站在廊檐下,看着这一蓬“金镶玉”,背后门楣上,是沈惟意写的春联——“春至百花香满地,时来万事喜临门”,横批“岁月静好”。

那就有了“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的意淫的,阿Q式的满足。

这是一副写了N年都不变内容的春联。春联年年新,内容年年依旧不改。

我觉得这一副春联,可以让沈同学写到天荒地老,竹子开花。

2024/04/06 雨

相关文章

  • 门对千竿竹 路指一草屋 竹林深远路 仙翁自由出

  • 诗意的栖居

    理想的家居,充满诗情画意。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秀气的青竹婆娑摇曳,未出土先有节,至凌云仍虚心,君子气节令人肃...

  • 梅雪馆外千竿竹

    今日得恩师周猷裁先生赠《梅雪馆余墨》,喜不自胜!捧书在手,心潮难覆! 忆及先生当年,言谈玑珠,举止耿介。开场介绍:...

  • 庭前有竹万竿绿, 飒飒英姿向风里, 羞来枯木千般嫉, 虚心原是竹家色。

  • 湘江竹

    又见湘江竹, 多年别若何。 娥英千古泣, 竿上泪痕多。

  • 【白氏词作】

    秋蕊香*园竹挺颀竿俊 园竹挺颀竿俊,怜爱文人描其韵。自是衙内板桥问,簌簌疑为民愠。 千声万叶皆为恨,人间困...

  • 七律Ⅱ翠翌庭

    千竿直上拂清风, 泉涌水花漫盆中。 日穿竹间影散乱, 身正虚心比青松。 竹(学名:Bambusoideae),别名...

  • 一日一书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 一日一书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 解落三秋月,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门对千竿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ao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