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文章,文章写的好与否,我总结了一点小小的经验,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也相互促进促进。
我想,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往往都忽视了一点,其实这点非常简单,那就是在写文章时,文笔应该尽量要求做到"细"。“细"才能让文章内容“活"起来,让人感到真切,有血有肉。
细致描写,细腻刻画,才能引人如胜,才能让人品出"味"来。
譬如看到一只飞鸟。有人会写成:小鸟飞走了。而有文彩的笔者会写成:小鸟轻盈地飞走了。这里用了“轻盈"的修适词,能更加体现小鸟飞走时神态。
有时在描述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细致如微。
我在阅读一些简书上比较有资励和成就的作者的作品时,他们的笔下无一不体现出描写细致的写作手法。
如“风雅田园"戴建东老师的文章:《我的石匠生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我是位初学者,铁锤抡打的不准,经常会砸到扶铁杆的左手上,一锤子下去没敲准,拇指或食指便鲜血四溅,钻心的痛,好几次左手的皮肉在铁锤的重击下,生生地粘在岩石上………"
像这样的描述非常细腻,引人如胜,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脑海中瞬间浮现作者当时工作时的场景和画面,让人品味无穷。
精彩的文句,细致如微的写作手法是吸引读者阅读下去的动力。
我在写文时,也时常归避不了写作笼统,文字不精,描述不细的弊端,文章让人看后空洞乏味,没有细致的刻画和描写不到位,这都是平时阅读时不细心造成的结果,应立即反思,学习汲取写作老师们特长,提高写文章的技巧,让写出来的东西有人愿意看,看后有所启发而不后悔,并且不负别人为阅读自己的文字而浪费了珍贵的时间。
总之写作是一种耐心而细致的工作,我们在写作时不仅应面面具到而且要细心修磨,把多余的边棱打磨掉,留下精细的句子和文字,让人品后留有余香!
有的文章象不合身的衣帽,看后感觉总是一种别扭的感觉,我以为,多看一些简书大咖的文章是有好处的,从中可以学习一些他们的创作思路,写作内容,描述技巧,句子的精练结构,文章的总体规定划,开头,文中,结尾等写作手法等。
有的老师们在文中总能画龙点睛地写出一些"金句",给读者以启示,有看似通文平铺直叙,但结尾也能说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东西,让读者去深思,去扩展,去沿伸,并升华,达到另一种境界,很值得去学习。
其实总结一些″金句"在文章中是大有好处的,它不但体现了作者本身的自我认识,还对读者有很大的教益和启迪,并会得到读者的认可,从而认可你所写的文章。
说了这么多,也是我对写作的一点浅识,也许理解不是多么深奥,希望同各位交流交流,有什么好的写作方法还望各位不惜赐教!谢谢大家!共同进步是我最大的心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