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758:对怀疑的人和事,要有独立自主的真相验证框架

《资治通鉴》758:对怀疑的人和事,要有独立自主的真相验证框架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4-06-19 21:55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杨坚废黜皇太子杨勇,晋王杨广被立为皇太子

【原文】

先是,勇见老枯槐,问:“此堪何用?”

或对曰:“古槐尤宜取火。”

时卫士皆佩火燧,勇命工造数千枚,欲以分赐左右;至是,获于库。又药藏局贮艾数斛,索得之,大以为怪,以问姬威,威曰:“太子此意别有所在,至尊在仁寿宫,太子常饲马千匹,云:‘径往守城门,自然饿死。’”

素以威言诘勇,勇不服,曰:“窃闻公家马数万匹,勇忝备太子,马千匹,乃是反乎!”

素又发东宫服玩,似加雕饰者,悉陈之于庭,以示文武群臣,为太子之罪。上及皇后迭遣使责问勇,勇不服。

冬十月乙丑,上使人召勇,勇见使者,惊曰:“得无杀我邪?”

上戎服陈兵,御武德殿,集百官立于东面,诸亲立于西面,引勇及诸子列于殿庭,命内史侍郎薛道衡宣诏,废勇及其男、女为王、公主者。

勇再拜言曰:“臣当伏尸都市,为将来鉴戒;幸蒙哀怜,得全性命!”言毕,泣下流襟,既而舞蹈而去,左右莫不闵默。长宁王俨上表乞宿卫,辞情哀切;上览之闵然。

杨素进曰:“伏望圣心同于螫手,不宜复留意。”

己巳,诏:“元旻、唐令则及太子家令邹文腾、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典膳监元淹、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并处斩,妻妾子孙皆没官。车骑将军榆林阎毗、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术士章仇太翼,特免死,各杖一百,身及妻子、资财、田宅皆没官。副将作大匠高龙叉、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元衡皆处尽。”

于是集群官于广阳门外,宣诏戮之。乃移勇于内史省,给五品料食。赐杨素物三千段,元胄、杨约并千段,赏鞫勇之功也。

文林郎杨孝政上书谏曰:“皇太子为小人所误,宜加训诲,不宜废黜。”上怒,挞其胸。

初,云昭训父定兴,出入东宫无节,数进奇服异器以求悦媚;左庶子裴政屡谏,勇不听。

政谓定兴曰:“公所为不合法度。又,元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名也。公宜自引退,不然,将及祸。”

定兴以告勇,勇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唐令则为勇所昵狎,每令以弦歌教内人,右庶子刘行本责之曰:“庶子当辅太子以正道,何有取媚于房帷之间哉!”令则甚惭而不能改。

时沛国刘臻、平原明克让、魏郡陆爽,并以文学为勇所亲;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卿等正解读书耳!”

夏侯福尝于内与勇戏,福大笑,声闻于外。行本闻之,待其出,数之曰:“殿下宽容,赐汝颜色。汝何物小人,敢为亵慢!”因付执法者治之。

数日,勇为福致请,乃释之。勇尝得良马,欲令行本乘而观之,行本正色曰:“至尊置臣于庶子,欲令辅导殿下,非为殿下作弄臣也。”勇惭而止。

及勇败,二人已卒,上叹曰:“向使裴政、刘行本在,勇不至此。”

勇尝宴宫臣,唐令则自弹琵琶,歌《娬媚娘》。

洗马李纲起白勇曰:“令则身为宫卿,职当调护;乃于广座自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事若上闻,令则罪在不测,岂不为殿下之累邪!臣请速治其罪!”

勇曰:“我欲为乐耳,君勿多事!”纲遂趋出。

及勇废,上召东宫官属切责之,皆惶惧无敢对者。

纲独曰:“废立大事,今文武大臣皆知其不可,而莫肯发言,臣何敢畏死,不一为陛下别白言之乎!太子性本中人,可与为善,可与为恶。使陛下择正人辅之,足以嗣守鸿基。今乃以唐令则为左庶子,邹文腾为家令,二人唯知以弦歌鹰犬娱悦太子,安得不至于是邪!此乃陛下之过,非太子之罪也。”因伏地流涕呜咽。

上惨然良久曰:“李纲责我,非为无理,然徒知其一,未知其二。我择汝为宫臣,而勇不亲任,虽更得正人,何益哉!”

对曰:“臣所以不被亲任者,良由奸人在侧故也。陛下但斩令则、文腾,更选贤才以辅太子,安知臣之终见疏弃也!自古废立冢嫡,鲜不倾危,愿陛下深留圣思,无贻后悔。”

上不悦,罢朝,左右皆为之股栗。会尚书右丞缺,有司请人,上指纲曰:“此佳右丞也!”即用之。

太平公史万岁还自大斤山,杨素害其功,言于上曰:“突厥本降,初不为寇,来塞上畜牧耳。”遂寝之。

万岁数抗表陈状,上未之悟。上废太子,方穷东宫党与。上问万岁所在,万岁实在朝堂,杨素曰:“万岁谒东宫矣!”以激怒上。

上谓为信然,令召万岁。时所将将士在朝堂称冤者数百人,万岁谓之曰:“吾今日为汝极言于上,事当决矣。”

既见上,言“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词气愤厉。

上大怒,令左右杀之。既而追之,不及,因下诏陈其罪状,天下共冤惜之。

十一月戊子,立晋王广为皇太子。天下地震,太子请降章服,宫官不称臣。十二月戊午,诏从之。以宇文述为左卫率。始,太子之谋夺宗也,洪州总管郭衍预焉,由是征衍为左监门率。

帝囚故太子勇于东宫,付太子广掌之。勇自以废非其罪,频请见上申冤,而广遏之不得闻。勇于是升树大叫,声闻帝所,冀得引见。杨素因言勇情志昏乱,为癫鬼所著,不可复收。帝以为然,卒不得见。

初,帝之克陈也,天下皆以为将太平,监察御史房彦谦私谓所亲曰:“主上忌刻而苛酷,太子卑弱,诸王擅权,天下虽安,方忧危乱。”

其子玄龄亦密言于彦谦曰:“主上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诸子皆骄奢不仁,必自相诛夷,今虽承平,其亡可翘足待。”彦谦,法寿之玄孙也。

玄龄与杜杲之兄孙如晦皆预选,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见玄龄,叹曰:“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异日必为伟器,恨不见其大成耳!”

见如晦,谓曰:“君有应变之才,必任栋梁之重。”俱以子孙托之。

【原文华译】

1 之前,杨勇看见老枯槐,问:“这东西有什么用?”

有人回答说:“古槐尤其适合用来取火。”

当时卫士都佩有火燧,杨勇命工匠制造数千枚,准备用以分赐左右。至此,在仓库中被查获。又,药藏局贮藏艾草数斛,也被发现,皇帝大为奇怪,问姬威,

姬威说:“太子此意别有所在,陛下在仁寿宫,太子常养马一千匹,说:‘径往守住城门,自然饿死。’”

杨素以姬威的话诘问杨勇,杨勇不服,说:“我听闻陛下有马数万匹,我身为太子,有马一千匹,怎么算是要造反呢?”

杨素又抄出东宫服装器玩,凡是装饰雕刻过的,全部陈列于殿庭,展示给文武群官,为太子之罪。皇帝及皇后频繁遣使责问杨勇,杨勇不服。

冬,十月九日,皇帝派人召杨勇,杨勇看见使者,惊道:“难道是要杀我吗?”

皇帝身穿军服,集结禁军,登武德殿,集百官立于东面,诸皇亲立于西面,引杨勇及诸子列于殿庭,命内史侍郎薛道衡宣诏,废杨勇及其儿子、女儿为王、公主者,并为庶人。

杨勇再拜说:“臣当伏尸都市,为将来鉴戒;幸蒙哀怜,得全性命!”言毕,泣下流襟,既而叩头而去,左右莫不默然哀伤。长宁王杨俨(杨勇长子)上表乞请为禁军卫士,辞情哀切;皇帝览之悲恻。

杨素进言说:“希望圣心如同砍下被毒蛇咬过的手臂,不要再放心上。”

十月十三日,皇帝下诏:“元旻、唐令则及太子家令邹文腾、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典膳监元淹、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全部处斩,妻妾子孙都没入官府为奴。车骑将军榆林人阎毗、东郡公崔君绰、游骑尉沈福宝、瀛州术士章仇太翼,特免死,各杖打一百棍,本人及妻子儿女、资财、田宅全部没收。副将作大匠高龙叉、率更令晋文建、通直散骑侍郎元衡皆处以自尽。”

于是集群官于广阳门外,宣诏处刑。将杨勇转移到内史省,按五品官员待遇给予粮食。赏赐杨素绸缎三千匹,元胄、杨约各一千匹,酬报他们查办杨勇的功劳。

文林郎杨孝政上书进谏说:“皇太子为小人所误,宜加训诲,不宜废黜。”皇帝怒,捶打他的前胸。

当初,云昭训的父亲云定兴,出入东宫,毫无节制,数次进献奇服异器以取悦谄媚;左庶子裴政屡次进谏,杨勇不听。

裴政对云定兴说:“你的所作所为,不合法度。又,元妃暴薨,路上谣言纷纷,这对于太子,不是好名声。你应该自己引退,不然,将要大祸临头。”

云定兴把这话告诉杨勇,杨勇更加疏远裴政,由是外放为襄州总管。唐令则为杨勇所狎昵,杨勇常命他到内宫教姬妾弹琴唱歌,右庶子刘行本责备他说:“庶子当辅太子以正道,岂能取媚于房帷之间!”

唐令则非常羞愧,但是又不能改正。当时沛国人刘臻、平原人明克让、魏郡人陆爽,都以文学才能为杨勇所亲近;刘行本恨他们不能劝导杨勇,总是说他们:“你们这些人只知道读死书吧。”

夏侯福曾经于阁内与杨勇游戏,夏侯福大笑,外面都能听到。刘行本听闻,等他出来,数落他说:“殿下宽容,给你脸面。你是什么人,敢如此亵慢?”然后把他交付给执法人员惩治。

过了几天,杨勇为夏侯福求情,才释放他。杨勇曾经得到一匹良马,想要请刘行本骑乘观赏,刘行本正色说:“皇上让臣做太子宫庶子,是要让臣辅导殿下,不是为殿下作弄臣。”杨勇惭愧而止。

等到杨勇失败,二人已经去世,皇帝叹息说:“如果裴政、刘行本还在,杨勇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杨勇曾经宴请宫臣,唐令则自弹琵琶,歌《娬媚娘》。

洗马李纲起身报告杨勇说:“唐令则身为宫卿,职责是辅佐太子,却在大厅广座之中自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事情如果被皇上知道,唐令则罪在不测,岂不是也连累了殿下吗?臣请速治其罪!”

杨勇说:“我自己找点乐子罢了,你不要多事!”

李纲于是起身离开。等到杨勇被废,皇帝召东宫官属切责,都惶惧不敢回应。

唯独李纲说:“废立大事,当今文武大臣都知道不可以,却没人肯发言,臣何敢畏死,不为陛下陈述实情吗?太子的性情,本是中等人才,可与为善,也可与为恶。如果陛下能择正人来辅导他,足以嗣守鸿基。如今却以唐令则为左庶子,邹文腾为家令,二人只知道以弦歌鹰犬来娱悦太子,怎么能不到这个地步呢?此乃陛下之过,不是太子之罪。”然后伏地流涕呜咽。

皇帝惨然良久,说:“李纲责备我,并非无理,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也选择了你做宫臣,但是杨勇并不亲任你,所以,就算我选对了人,又有什么用?”

李纲回答:“臣之所以不被亲任,是因为奸臣在侧。陛下如果斩了唐令则、邹文腾,更选贤才以辅太子,怎么知道臣一定会被疏远抛弃呢?自古废立冢嫡,很少有不倾危的,希望陛下深留圣思,不要以后后悔。”

皇帝不悦,罢朝,左右都吓得两腿打战。正巧尚书右丞空缺,有司请指示人选,皇帝指着李纲说:“这就是最好的右丞!”即刻任用。

太平公史万岁从大斤山还师,杨素嫉妒他的战功,对皇帝说:“突厥本来已经投降,当初根本就不是来入侵,只是来塞上畜牧而已。”于是把史万岁的功劳压下了。

史万岁数次上表,陈述事实,皇帝并未醒悟。皇帝废太子,正穷治东宫党羽。皇帝问史万岁在哪,史万岁本来在朝堂,杨素说:“史万岁去谒见东宫了!”以激怒皇帝。

皇帝信以为真,下令召史万岁。当时出征将士在朝堂称冤的有数百人,史万岁对他们说:“我今天为你们向皇上全力争取,事情会有结果的。”

既见了皇帝,说:“将士有功,为朝廷所压制!”词气愤怒严厉。

皇帝大怒,令左右将他拖出去,乱棍打死。皇帝既而后悔,派人追回前命,已经来不及,于是下诏陈述他的罪状,天下人都为史万岁感到冤惜。

十一月三日,皇帝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全国地震,太子请求官服、车马、器具的规格,都降低一级,又不许太子宫官员对自己称臣。十二月三日,皇帝下诏批准。任命宇文述为左卫率。当初,杨广密谋夺宗时,洪州总管郭衍有参与,由此征召郭衍为左监门率。

皇帝囚禁故太子杨勇于东宫,交付太子杨广掌管。杨勇自认为无罪被废,频频请求见皇帝申冤,而杨广阻止他,不让皇帝知道。杨勇于是爬到树上大叫,声音传到皇帝那里,希望得到召见。杨素于是说杨勇情志昏乱,被癫鬼附体,没有康复的可能了。皇帝也以为然,于是不见。

当初,皇帝攻克陈国时,天下都以为将要太平,监察御史房彦谦私底下对所亲近的人说:“主上忌刻而苛酷,太子卑弱,诸王擅权,天下虽安,正担心危乱。”

他的儿子房玄龄也密言于房彦谦说:“主上本无功德,以诈取天下,几个儿子都骄奢不仁,必然自相诛夷,如今虽然太平,其亡可翘足以待。”房彦谦,是房法寿的玄孙。

房玄龄与杜杲哥哥的孙子杜如晦都被选拔为预选官员,吏部侍郎高孝基被大家认为有知人之明,见了房玄龄,感叹说:“我阅人无数,从没见过像他这样的人,以后必为伟器,我只恨自己看不见那一天了!”

见了杜如晦,对他说:“君有应变之才,必任栋梁之重。”把自己的子孙托付给二人照顾。


【学以致用】

01,“太子性本中人,可与为善,可与为恶。”

其实每个人都是“中人”,重点是自己能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能觉察这一点,那么,必然就会警惕两种人的存在

一个“逢君之恶”,一个是“长君之恶”

不管是为自己在择友,还是已作为父母,在为子女的成长把关,都要注意

所以,我认同李纲说的,主要责任是在杨坚身上。

02,你选择相信谁,可能会影响你的命运

你相信谁,就相当于也在接受对方的观点与思想

杨坚不相信李德林,不相信高颎,不相信史万岁这些人,他只相信杨素

而杨素是什么人呢?

是一个完全不把人的生命当回事的不仁之人

而杨坚作为天下共主,却选择这样的人作为信任对象,

可见杨坚的性格也会如此。因为同频的原则,好人欣赏好人,不仁之人喜欢与不仁之人共舞。因此,后面杨素辅助杨广制造悖逆的事情,也算是杨坚命有所得了

所以,慎重交友!不要交只对你好的人,而是要交对方本身就很好的人。

杨素对杨坚很好,好到协助杨广提前让杨坚出局。(主要还是权力)

03,对怀疑的人和事,要有独立自主的真相验证框架

杨勇在这个博弈当中比较惨

老二要干掉他(天生竞争对手)

母亲也因为价值观的不满,从婆媳之间的矛盾,转为对大儿子的偏见与恨

权臣当中还有杨素在捅刀子

就连最关键的人物,他父亲杨坚也在捅刀子

怎么捅的?

就是我认为你有罪,你最好承认,这样我制裁你的时候,我可以心安理得。

杨坚有认真的去验证杨勇做过那些事,说过那些话吗?

杨坚有想过一点,杨广有说杨勇要害他,但杨勇直到失去太子之位时,有说过自己弟弟要害他的话吗?

这就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我们自己要对自己的“怀疑”保持怀疑

因为,我们自身非常有可能陷入偏见当中。会陷入别人有意为我们制造的偏见当中。

杨坚的这个行为教训,我们得留意。

相关文章

  • SpringSecurity个人笔记

    本次项目中使用了SpringSecurity验证框架来对项目进行一个验证。以下是对框架的使用做一下记录。 框架搭建...

  • 关于对自我能力怀疑的真相

    我意识到不是我的能力有问题,而是我的习惯有问题,因为今天有两件事让我颇有感触;一是今天师兄对我说,他比较勤快,一般...

  • 使用@Validated和@Valid 区别是什么

    Spring Validation验证框架对参数的验证机制提供了@Validated(Spring's JSR-3...

  • @Validated和@Valid区别

    Spring Validation验证框架对参数的验证机制提供了@Validated(Spring's JSR-3...

  • 身世之谜

    宋以默曾经一度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尽管后来这个猜想被验证接近事实的真相,之所以是“接近”真相,是因为到现在为止宋以...

  • 安居士/海滨:心鉴

    很早以前,他只相信经过事实反复验证的真相,直到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后来他开始怀疑自己生活在谎话连篇的世界里,再后来...

  • 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 层次越高的人,思维程度越有独立的自主能力和掌控能力。 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会被生活中的人和事嫌弃。这是必...

  • 怀疑不如验证

    文/寇恩 和恩师隔空对坐,他在屏幕里问我,“这一周过得好吗?” 这问题10多年来,他问过数百次。我有时候客气地回答...

  • 关于真相的思考

    何为真相?在新闻传播领域,大家都知道框架理论,框架下你见到的是真相,框架外你见到的仍是真相。事实和过程本是如此,就...

  • 再谈框架性思维

    参加秋叶大叔的课程,我这几天对这句话是中毒了。 什么是我理解的框架性思维? 就是做事要有框架,要有结构,要有方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758:对怀疑的人和事,要有独立自主的真相验证框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gf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