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5-13

2019-05-13

作者: walterblack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21:18 被阅读0次

原发性认同是婴儿将自己与客体区分开的过程,而继发性认同是随着原发性认同而来的,它是主体对客体进行认同从而构建自我的过程.

其实理解镜像理论的大概要义并不困难,因为拉康是结构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家,只要知道结构主义这个派系大致上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就很容易理解拉康了.结构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是被一系列外在于世界的他者场域的东西所结构起来的,比如说人类伦理道德、社会规章、人类语言,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原本世界所没有的,而它们的出现,才将这个世界结构成了一个世界.(这是个大概意思,我说的不一定准确)

回到拉康,两次认同是一次转折,这个不难理解吧,因为第一次认同是意识到“我”与他者的区别,第二次认同则是借助他者形成自我.婴儿在镜中看到的自己之所以是想象阶段,是因为此时的婴儿尚处于身体机能无法协调的时期,对于他而言,身体各个部分是不连贯的、支离破碎的,但是在照镜子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面前是一个完完整整的,具有美好形象的个体,于是,他就把那个完整的形象想象成为了是真正的自己,这种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误认”,因为那个完整的虚像已然是处于婴儿自身之外的他者,但婴儿通过对他的认同,为自己建立了一种虚幻的却完美的自我.你不用纠结与这一过程为什么是想象阶段,因为婴儿就是通过想象,将一个虚像认同做了真正的自己.

另外,一定不要将镜像理论认为是关于婴儿的理论,这只不过是拉康的一个比喻,镜像性的想象和认同在人类身上时时刻刻发生着,比如说明星崇拜,普通人追星的过程,就如同婴儿看到镜中虚像的过程,我们在星光闪耀的明星面前,就是一个身体机能不足的婴儿,于是明星就成了我们所面对的完美形象,我们之所以追星,就是想象着他们就是我,我要成为他们.

不论是镜中的影像,还是那些形象美好的明星,相对于婴儿或者我们普通人来说,都是处于他者地位的,他们结构了主体,并为主体形成了一个想象性的虚幻的自我.


作者:ZConTheRoad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24300/answer/1947612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你可以这么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

拉康从镜像理论出发,解释了作为一个自然生物的人,是如何获得了社会性别和社会身份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动物的人类,是如何获得“我”这个概念,以及我是怎么样的、应该要怎么样。

讲镜像理论,必然会牵扯到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还有一次同化、二次同化的概念。

总的来说,拉康认为,作为一个婴儿的人类,是没有自我的概念的。这时候的婴儿在想象中跟整个世界合为一体,无法区分物我,还不是一个主体,当然也不是一个客体。

而通过看到镜中自己的形象,婴儿发现了自己的存在。这种通过镜像获得的自我识别,被拉康称为一次同化。这个阶段也被称为镜像阶段。

但是这个时候,婴儿还仅仅只是认同了生物性的“我”,还没能出现社会性的“我”。

尤其是,婴儿看到的镜中的自己多半是在母亲的怀抱中的,这就导致了婴儿意识中与母亲的合一。婴儿渴望跟母亲结合,形成了所谓的恋母情结。

这里不对恋母情结做过多讨论,否则会严重跑题。

接着往下讲。在一次同化之后,通过语言的习得,幼儿通过语言的象征结构接受了社会文化结构,从而意识到自己、他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被拉康称之为二次同化,幼儿从想象界过渡到象征界。

象征界的作用就是将人的本能纳入社会规范,标志着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实现。

主体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也就是说,社会性的“我”开始出现。通过语言结构,我们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应该处在的位置,形成了一个社会结构中的“我”的概念。举例而言,也就是在这个阶段,我们明确了自己的社会性别,以及这个社会性别应该对应的存在方式。

从这个角度来讲,语言是约束性的。也就是拉康口中的“父之法”。

将拉康的镜像理论运用到电影研究之中,更多地是研究电影观者与电影影像之间的关系。

至于对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对电影创作者的分析这些,其实已经是女性主义理论或者意识形态理论的事情了。这些理论均对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有吸收和借用。

至于精神分析学在电影中的运用,首先是观众在影院中看电影的状态与主体做梦的状态有很多类似性。由此,可以运用精神分析学对梦的解析来分析电影。

同时,也像博得里所言,在黑暗的放映厅里观众注视着明亮的银幕,犹如婴儿注视着镜子的状态。两者都不能动,又都具有视觉功能的优势。

在这种情境中,观众首先与银幕中的形象认同,也就是把自己带入到电影人物之中,然后再与摄影机视点认同,摄影机犹如我们的眼睛,带领我们去探索银幕中的世界。

正因为如此,电影就像梦一样,通过伪装得到合法性,以此对我们潜意识里许多本能欲望进行满足。观众通过看电影,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宣泄。由此,电影理论必然会慢慢走向分析电影中满足的观影主体的深层欲望究竟是什么,由此走入女性主义理论。

第二点,对摄影机视点的认同,说明我们看到什么、怎么看是被暗地里操纵着的。我们自以为银幕上的一切是自然发生的,但是实际上,通过对观众视点、甚至深层心理的这种潜意识操纵,电影又具有先天的意识形态性。由此,电影理论又走入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再有,就是用镜像理论对电影的叙事文本进行精神分析式的读解。最根本的,就是对影像背后所隐藏的潜意识意义进行剖析。例如戴锦华对《情书》所做的分析一样。

当然,这种对电影的精神分析式分析也受到不少理论家的批判。

比如,有的人认为这种宏大理论完全都是闭门造车、是在理论家的脑子里发生的,无法得到任何科学的实证。

再比如,也有人说看电影的过程和做梦或者镜像有一个显著的差别被精神分析学者们有意忽略了。那就是电影是有声音参与的。而做梦或者镜像却都没有。


作者:觅渡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24300/answer/194351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机制,但并非人类一出生就具备的,也就是有个确立自我意识的过程。拉康的镜像理论便是在研究自我意识确立前的一个神秘瞬间。

为什么说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机制?

例如你把一只宠物狗放在镜子面前,它会对着镜子里的“小狗”狂吠,这就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体现,除了人类以外的动物并不能意识到镜子中的像就是自己。(有一些关于海豚也是有自我意识的传言,但这个就先摆在一边)

前面说了人类确立自我意识也是有过程的,也就是从不完整到完整。

什么是不完整?也就是单单生理方面的确认“自我”,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然而,它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但随着长大,“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完善,那么拉康的镜像阶段就是从这个照镜子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的婴儿时期开始。

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和他人的对立,从明白他人是谁,确认自己是谁。把他人的目光当做镜子,以为他人目光里的像就是他自己,然后从这个像内化真正的自我。

哲学和心理学的确是很复杂啊~镜像理论又牵涉到米德的“主我”、“客我”思想,总之我觉得没事别去纠结这些,会想得脑袋疼。

-------------------

之前快要上课了,就没往下说关于“拉康用镜像阶段理论解释看电影的心理机制”的理解。

讲一个拉康的镜像阶段在电影美学中的运用的很好实例,便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纯爱电影《情书》。

如果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看下,撇开心理学研究,也能看到很多东西。下面写的东西会剧透,所以建议大家先去看,再来看我分析的这部电影的心理学知识。

“镜像”在《情书》里最浅显的体现便是女藤井树和渡边博子长相一模一样,以及男女藤井树一样的名字。(由于男女主角名字一样,所以下文就用树代替男生,藤井代替女生,便于区别)

其实可能大家看完会觉得很难看到拉康的镜像阶段的深层体现呀,不着急,我细细地讲。

这个故事就是围绕两个人(藤井、博子)的自我确认开展的:

在精神分析学的领域中,忘我的他恋也是强烈的自恋。 

首先讲博子,影片一开始,是她躺在一大片雪地之中,让观众一看到内心就升起两个字——美好(所以岩井俊二会被誉为“映像作家”)。从导演和心理学角度研究,博子这个女生是一个拒绝遗忘,也无法遗忘的角色设定。故事开端便是树在雪难中不幸身亡的两周年祭日,看看除了博子以外的那些人,他们已经学着去渐渐遗忘失去树的悲伤,各自找自己的乐子去了。只有博子,可以说她是不在心里承认树的意外死亡,她是如此爱树,哪怕身边已经出现一位深爱她的男人,她也始终不接受新的感情。无疑,这是一份真挚的忠贞。但你对一个人爱得无法自拔其实也是自恋的体现,但此自恋非我们平时所说的臭美。是自我确认过程中从爱人看到那个忠贞的自己正是某种终于完整了的理想自我的镜像,就自恋而言,没有比恋人的目光更好的镜子了。

简单一点说,就是博子认为自己是个很爱树的人,所以一直没办法走出失去爱人的阴影。这也是拉康的镜像阶段中所提到的“误认”。

精神分析领域中有种现象叫做“屏忆”,也是自我确认不完整导致。

其次是藤井,看过电影的大家应该都记得博子在信中询问藤井关于树初中的事情时,藤井开始回忆了,并说那是一段灰暗的记忆,但事实上通过她成年之后的回忆,那段记忆其实很美好。“屏忆”简单说就是选择性记忆,比如说藤井这样,初中时期因为班上有个名字一样的男生被同学挖苦得很难受,加之那段时期父亲因为肺炎去世,名字的困扰和死亡的打击,让她长大后对那段时期的概括就是灰暗的。其实这里博子和藤井又有了一个共同点:都选择逃避悲伤的记忆。只是心里状态不太一样。

通过电影的往下叙述,藤井和博子都完成了真正的自我确认。

电影中有个桥段,是博子和藤井在一个街口遇到了,但只有博子看见了藤井,藤井回头的时候,博子的身影已被淹没在突然涌来的人潮中。这里的意思就是随着看到藤井的长相,博子成长了,她突然发现了自己深爱的树只是把她当成了另一个人的替代,她意识到自己是影子,在自我确认的道路上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可是此刻的藤井还是在混沌中,从前面的剧情可以看出藤井对于感情是很混沌的,观众都能看出树的爱恋,连一直很愚笨形象的藤井爷爷最后都脱口说出树喜欢她的事实,而她却一直不自知。

那么接下来剧情便安排她来到母校,才得知那个回忆中的少年已经离世的消息。她从此刻得到成长,意识到另一个藤井树已经不在了。才从那群八卦的小女生的讲述中,感受到一些真正的自我。

那么接近尾声的经典台词出现的桥段则是彻底完成了藤井和博子的自我确认。现在爱着博子的秋叶逼着她去跟远处埋着树的山对话,也就是个已经逝去的树对话,其实这个树也是藤井。

“你好吗”博子喊道。

“我很好”因为肺炎在病床上的藤井答道。

这不同时空两个长相相同的人对话也把拉康的镜像理论解释得很明确了吧。


作者:Sapere aud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88757/answer/871986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拉康思想的理论来源

1、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 得出梦的机制 移植和凝缩

移植 梦中会把重要的 高情感的梦思  在ce梦里在无关紧要的环节显现

比如 很著名的梦,艾玛打针的梦 和植物学专著的梦,显示的单词包含多种愿望,多种愿望扭结而成。

2、拉康后面重新阅读弗洛伊德文献 索绪尔和 雅各布森语言学模型 建立无意识地语言规律 隐喻和换喻

  隐喻 我们说一句话 总会有些东西压抑的部分没被说出来的

玫瑰花代表爱情 玫瑰花可以有很多个词指代 能够被替代 隐藏着????????????!!!! , 换喻,一个组合的关系,??????、???

无意识地另一种表达 转移到毫不相关的xianyi材料加以来表现,所以是一个换喻

上次课提到

隐喻 对应 共识性 结构 ,对应的是组合性的结构?????

换喻 对应历时性的 结构, 对应的是连接性的结构????

(\要按住)

拉康用 隐喻 和换喻 解构了 弗洛伊德的 移植和凝缩,还借助 语言学的理论,语言是差异性系统 ,符号产生意义,相对另一个符号。

符号 有能指 和所指 能指和所指???????????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里有任意性原则

语言

1、我们说

语言作为独立的先于我们存在的一个系统

我们降生在世间 语言就已经存在了,我们是被语言决定的,我们是被语言所划定的,主体是个语言的效果,我们生在语言当中。

不是我们在使用着语言,而是语言借由我们来去言说,不是我们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我们,从这点上拉康借鉴了海德格尔 语言与存在的思考

2、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思想,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不能把语言仅认为是交流的而工具,工具是用有用 ,不用就没关系,把语言当成工具,就把人和语言二元论了, 语言从来不是一个东西 语言是结构我们存在的先天存在

                                    语言与理解世界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与生俱来就存在于其中的东西,即使一个人死了,他还是无法摆脱语言的纠缠,人就在语言中,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存在,人只能存在于语言之中。  而且在语言先在的引导下才能够理解自我和 世界,语言预先给他规定了视野,引导他的这个眼光,  为世界赋予意义,为万物命名,正是语言使世界成为所是, 使万物成其所是,语言对于人,就像他栖居于其上的大地一样,就像他不可分离的家园一样,所以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是语言借人在言说

人先天被语言所贯穿 所引导,与其是人在说话 不如说是语言在说话

是语言借人的言语在说话,与其说人在说,不如说语言在说,人的话语只是这个语言借以表达 和自我延续的途径而已、,而一个人的生命只是这个民族借以繁殖和延续的途径而已

能言说要先倾听 能倾听要先沉默

既然语言先于人的存在,人在语言当中,人有所言说,人要言说 首先由有倾听这个语言

语言与其是让人言说 还不如还不如说是让人倾听的,因为只有通过语言 才能够有所倾听 有所领悟,而要学会聆听这个语言 首先能学会沉默,因为只有在沉默中,才能听见 大地 以及存来,在 诗 真理 以及它的叮啉和教诲或者说它的显现,人才能说出有意义的话

而我们讲的夸夸其谈 喋喋不休的人,似乎他们 一直在说,但其实他们什么都没说出来,它们说出来的都是些人云亦云的闲话,那样的话,不是源于对存在的倾听 因此不能在存在的历史中留下任何的痕迹

而海德格尔认为这种闲话 空话 ,这种人云亦云的状态,就是人们日常话语的常态 最能代表这种话语的,典型的就是大众媒体,而如果要能摆脱闲话的这种言说的话,是基于对存在的真切领会,能道出存在的秘密 道出大地chenmin的yanhuo,就是诗歌和真理,所以在海德格尔那的维度里,  语言与存在 诗歌 真理 是统一的。

我思故我在 的 重新认识

关于拉康对海德格尔的借鉴  是从考虑语言和存在的关系开始的,首先, 拉康从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从这进去,他是反对笛卡尔 二元论 ,他不同意 思推出在的确定性,在笛卡尔那里,思的主体和在的主体 是同一个的主体,这是通过我思的内容和对象做清空的处理,他普遍怀疑方法其实是一个清空的主程序 能思之我 还原为一个透明的存在,即自我指涉的确定性

而拉康认为,虽然思和在是针对同一个主体,但是他在主体那里不没有办法重合的, 这个{思}是某种无意识结构某种思维,思的主体是无意识结构主导的无意识的主体,{在}的主体是被幻象捕捉到的有意识的主体。

思是无意识结构的某种思维,在是是主体对自身统一性的的某种指

---------------(个人认为 思是非同一性的 后面讲到思的主体 即无意识主体 总是被剩余 被失落 被切割 被阉割。 第二 思在这里严格意义上并非笛卡尔哲学意义上的思 拉康只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构了 我思故我在)

思是无意识结构的某种思维,在是对 自身统一性的一种指认。我思的我是无以名状的存在 一个混沌的空无,就像自由联想的主体,就像自我言说中的, 就像乌斯带的案例子, 他总是在言说,总是回到起点,但是不知道说什么,为什么说,他没办法辨明和命名自己的欲望。

这个我在,我思故我在的我在,这个透明的自我 不过是主体的幻象,是主体对自身统一性的误认,实际上是我在的获得他者介入才能完成的,这个他者是指语言,我在的我 是语言和能指的他者切割的结果,这个我在的背后 是主体历史中被被插进来的一张,是有意识的我 不能知道的灰暗之处。

主体选择我在 失落我思

无论是弗洛伊德还是拉康都强调 我们的有意识的我背后都有无意识的我,我思的我背后是一个无意识主宰的一个思维,我思的背后除了不单单有个一个有意识之思,还有一个无意识之思主宰着有意识之思。

而这个我在作为统一性的确认是一种误认,或者说,它的指认是一个丧失掉了的指认, 在他的指认当中,有一部分包含无意识真相的那分失落了,被切割掉了, 被剩余了。

这个我在的我获得了一个意义,但是这个意义不是我自己的,我的分裂在于 我获得了某种意义同时,我的存在的一部分必定要被切割, 成为有意识的我无法参透的非意义,我的有所得是以某些部分的失落作为代价的。

所以,这就提到,主体进到语言当中获得统一一性的身份, 比如自我这样一个概念,它就存在 一个 ,思和在的两难的选择,而且是一个被迫的两难的选择,这也是跟要钱还是要命的选择一样,主体并没选择的自由 因为它必须选择一样 而且只能一样,他要钱的话 生命被剥夺掉,人财两空。但选择命的话,保住性命失去金钱,也就是,生命被剥夺掉某些东西。

主体在思和在之间的选择也是这样的,或者选择经验性的在 就说自身同一性指认的在,或者选择他者场域上无意识的这个思 ,无意识这个场域的思 实际是能指结构对主体的运作,主体因此被  shenxian(呈现)为被无意识结构化意义的效果,但两者是不可兼得的,比如说拉康  在第四个研讨班 他提到 ,如果我们选择在 主体就会消失 他会躲避我们 他会落入非意义,如果我们选择意义 意义的幸存就会剥夺在在的非意义那部分,严格地说,剥夺主体中要实现的无意识的那部分

1、说的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当我们选择一个自身确定性的一个在的话,主体的这样一个无意识这一部分会会被压抑掉,有一个剩余。选择思或者意义,就像选择要命,但代价是牺牲在的无意识的这个部分,因为无意识思作为一种结构化的力量 对主体的规定,就是把主体变成他者场域下的意指的效果,主体借此获得符号化的 身份,但代价是要切割无意识在的欲望。所以笛卡尔的这句话,按照拉康的角度拉康 应该改成 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思 ,我在我不思的地方在。、

------------------------- (那这里的逻辑 是无意识有思 也有在 ,意识也有思和在,思和在都有意识和无意识地的部分)

海德格尔也讲 就是,存在以一种遮蔽的方式来显现,我们处在语言当中,看似我们有所说,但是其实是  我上什么都没有说,或者说这样一个存在的真相或真理被遮蔽掉,海德格尔也认为,这个语言作为一个存在,它是通过自我与他者,就 人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现的,拉康也从这样一个角度进入,人是话语的存在,言说的存在,强调与他人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fourda游戏 的解读

这就联系到后面将会提到 语言,就是 拉康就是 从爱伦坡《被窃的信》解读中,就是解读主体间性的一个结构,来去辨认他自己的存在。

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这也是拉康经常提到,弗洛伊德的小外孙,一岁半的时候,他的妈妈要去上班,已经断奶了,要出门,有时候就不在,不在小外孙身边,小外孙玩一个游戏 fourda 小外孙把线圈摆出去喊出for 时有很紧张的表情,然后拉回来的时候,像看到妈妈一样高兴,非常激动的表情喊了一个da,fouda是来去的意思,所以小婴儿 ,通过语言来象征化母亲不在的内在焦虑。

这是一个存在,通过这种,一个言语的这样方式,fourda 言语象征化方式来实现意义,他通过两者之间的跨越,能够缓解母亲不在场的焦虑,但这样的一种象征方式永远不能抵消他的焦虑,总有一部分是剩余,在这游戏中不能完全遮盖,剩余的部分的焦虑,关于对母亲的欲望 是剩余下来的,就是拉康的小a,联系后面拉康讲的这样一个望的成因,主体在选择存在和意义的这样一个维度和选择的时候,他要获得自身同一性的指认,自我的概念,总会有一部分,无意识的这个东西被丧失掉,被压抑掉,比如说,之前提到的镜子阶段,这个孩子6到18个月,对自己的感知,是碎片化的一个大杂烩,因为这跟他的大脑神经递质发育的缓慢和滞后性有关。他会感觉到自己,躯体某一部分有感觉,他就会觉得到自己就是那一部分,比如脚啊,手啊 ,内脏 ,比如说 内脏饥饿的时候,粪便拉出来 灼热他的屁股,他就感觉自己就是那样一些感觉,所以那个自我 他是没有统一性的自我,它是碎片化的大杂烩。但是在镜子阶段,经过妈妈话语的这个指认,他就认同镜中完整形像的我,他就对我有一个预期,镜中的形象有一个完整性统合的一个形象认同,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镜中的幻象。因为那个镜中完整的形象 相对碎片化的大杂烩,有完形的塑性的作用,认同镜中幻象的话,有塑形的作用,也就是在的自身同一性的指认,但是它的这样一个指认的背后,他是压抑掉原初的躯体的兴奋原初享乐的一部分,原初的躯体内部冲动引发的焦虑那一部分,这部分是他要驱逐的,在认同镜中幻象是被压抑掉的这一部分,这也是引起欲望原因的这一部分。

我们说 语言作为独立于人而存在,先于人而存在的系统,主体是语言的一个效果,是能指链的一个循环,主体在语言当中获得一个位置,获得一个意义,这是主体获得意义的辩证关系,主体总有一部分被压抑掉,剩余掉。包含享乐,无意识的那部分就被压抑下去了。

那么到底语言是如何给主体一个位置,以及主体如何在语言当中获得一个身份,以及如何在语言中辨认自己的存在,在对爱伦坡《悲切的信》 的解读中,来阐述他的观点。

-------------------------------{也就是说 6到18岁的小孩子 有躯体兴奋 和原初享乐  但是没有统一性的自我认同 到了妈妈话语的指认 被镜中形象塑形之后 当他认同镜中的幻象之后 他获得了一个自身同一性认同 但是压抑掉了 原初享乐 原初的焦虑 ,这个无意识的被压抑的部分正是引起愿望原因的部分}

《被窃的信》的解读

很多人没看过阿伦破这篇小说,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有一天一个警察找到神探 ,希望他找一封信, 信被大臣夺去了,这封信是写给王后的信,在一个会议中 王后坐在皇帝身边 信送到王后手中,王后看出了 这封信的笔迹 害怕被国王发现 有损自己名誉 或者说地位被丧失掉 ,可能是一个情人的信 王后当面把信背面朝外翻转  随手放在旁边的一个地方  国王没注意 ,王后的动作被旁边大臣看到 ,他猜测 这封信对王后至关重要 泄漏后有损她的名誉 ,借机与王后国王聊天 汇报工作 当着王后的面把信偷偷拿走 把伪装的信放到原位 王后这一切看在眼里 不能制止。 信在大臣的手中后 王后派警察局长去大臣家里搜这封信,警察局长,按照专业技能 多次潜入大臣家中 甚至最隐秘的地位搜了一遍 都没找到 最后找神探 dipan 得知之后 深夜到大臣的家中 信就在壁炉的两腿之间 信的正面是  大臣的故意做的引子  信的封面写的收信人是大臣 信伪装地放在堂而皇之的位置 警察局长没看出这封信 dipan第二天借机拜访大臣 借故拿一样东西看大臣  移花接木地把真实的信拿走 故事到此结束。

表面上看 故事很有意思 悬念类小说 但从拉康角度来看匪夷所思 ,他的研讨班开始不说信 说了好几个其他的例子,比如 学校当中有一聪明的小孩 以游戏的方式赢了所有学生的纸板,这个游戏什么样 双方各拿出自己纸板 猜单双数 大家各拿一些棋子  由对方去猜是单数还是双数 棋子的数量 小孩会试验揣测 站在对方角度来想  ,这个赢的小孩 猜对方手中单双数。 如果稍聪明的小孩 第一次是单 第二次他就会还是单。 通过这种方式 通过揣摩智商  反其道而行之 赢了所有小孩的玩具。这里面说的什么意思 啊 就是说这里面讲的 这样一个主体获得一个意义 在语言的交流中 它总会有个主体间性的这样一个问题,比如说 说这样一句话 两个人之间的谈话 我是你的妻子  背后包含的这个意思是 你是我的丈夫。就是 它有一个主体间性的这样的一个相互的一个交互  真正语言的这样一个交流是主体间性的一个交流,而这个主体效果和位置的确立也是通过一个主体间性达成的,这就联系到《被窃的信》的这样一个故事。

《被窃的信》包括三个时刻 看的时刻 观察的时刻 结论的时刻,第一个看的时刻 大臣看到王后那封信 放在旁边。 第二个 是理解的时刻 大臣理解这封信对王后的意义  dipan 理解大臣那封信的意义 大臣把信作为拒绝王后的筹码去掌控影响王后,第三个是结论的时刻 双方懂得各自情势 从而做出行动 大臣当着王后的面 知道王后不敢制止 把信拿走 以及把信放在家里显耀的位置 以防被发现 以及dipan发现这份信的位置 他知道大臣放在那就是怕被找到。这三个 每个时刻 对应着人与人的关系 看的这样一个时刻 代表相互之间想象性的一种看 理解的时刻 双方有一个主体性的这样问题 对方和你之间的不一样的这样一个理解 懂得当下的这种情势 结论的时刻是主体间性的这样一个位置,这样一个获得。

这篇小说看似波澜曲折 ,这份信作为唯一的能指 ,最开始 这封信决定 大臣 国王 王后三者之间的关系 ,以及大臣信放在家里 与警察 王后 的关系。

拉康的解说非常艰涩 第一个时刻 王后通过伪装的方式 她处在想象性的关系她以为她这样一个行为以为没被人看到 国王站到全知全能至高无上的位置 大臣去搜也是站在权威的位置 去搜,看似可以拥有一个绝对的权力,但是什么都没有看到,这就联系到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 主人看似站在主人的位置 剥夺奴隶劳动 但变得不自由 其实变得依赖奴隶 奴隶反而在通过自己的劳动 创造和获得自由,还有就是大臣的位置 在《被窃的信 》场景里 完完全全站在一个分析家的位置 懂得当时的形势,他做一个结论。他知道王后不敢制止他,然后堂而皇之地把这封信偷走, 他是一个辨识了无意识欲望和能指滑动,能够理解辨识三方关系 信对国王和王后的意义 以及他获得之后 他怎么获得 可以不被制止? 懂得当时情境 获得一个行为 获得一个主体的位置,大概意思是这样。

所以拉康就讲 就是主体的位置真正是由能指决定 信作为绝对的能指  通过它的流动,结构化了他们一个个主体遮这样的位置王后 大臣 警察 dipan ,结构化他们的位置。

就是 能指这一个 它是优先性的,它通过这一个能指连的滑动 来去让主体获得一个意义的一个效果,刚才说主体是语言的一个效果 拉康是从这里 这个角度进入了, 信符合自身的路劲,按照自身的路劲来去扭转,按照它自身的能指链扭转 ,能指时刻在流动 主体的位置围绕着它而不断地变化。

我们这里讲的主体的位置 结合小说里面 指主体 在小说情境当中 他当下的境遇,比如说 大臣获得这份信 当初可以堂而皇之地拿信 以及他拿信之后 对王后处于掌控的位置 ,以及大臣他通过伪装的方式来去隐藏这份信拿信之后藏信从而陷入一个像王后想象性的以为别人觉察不出来的, 处于想象性的位置,以为别人不知道 ,丢到一个女人的位置

这是大臣在第二个的场景中,他从一个这样主人 分析家的位置 掌控的位置,丢到一个想象性的位置,伪装的位置,dipan识破了伪装,重蹈覆辙 像获得了大臣第一次在皇宫处于掌控的位置,直到信找到了。信终止了流动,dipan 走时留下了一封嘲讽的信。就是当dipan 这么做的时候,他又陷入到一个想象性的这样一个自恋的关系,跟大臣在第二场景一样,丢到了一个女人的位置,时刻在变动的一个伪装的位置。总的来讲,拉康对《被窃的信》的分析 强调了能指的优先性,能指的流动决定一个主体的位置。

总结

我们说,语言作为一个差异化的系统,上节课讲到,没有一个能指能够指代  能代表代表这个主体,就是主体只能是由一个能指指代另一个能指来指称主体,所以它永远在移植,永远在滑动  主体是能指滑动的效果,拉康在《被窃的信》的分析里 强调语言对主体的这样一个的效果 这样一个作用。

我们说 这节课的主题是在讲欲望是如何在语言中产生,刚才已经隐隐约约提到了这一点,当在在fourda 游戏当中,这个小婴儿内部的焦虑,他跨入到语言当中跨入到fourda, 抵消或者说抵御内部的焦虑 ,但这种抵消和抵御,这种象征化不能完全抵消内部的焦虑,所以他总会有部分剩余 这个剩余就使这个主体通过一致的方式不断在语言中追寻意义 ,不断在找这个剩余,所以他就完完全全跨入到语言,被语言所阉割,被语言所切割。

被语言所异化,所以主体是一个语言异化的一个效果,从这点上来讲,另一方面剩余是引起欲望的原因,另一方面,拉康也讲主体他有一个绝对的需要, 就是他是婴儿的时候 ,获得一个完完全全得到照顾的需要,这样一个生物性的需要。然后当他 当跨入到语言中,比如说在fouda 游戏里面,在父母的话语的体系下 ,在父母话语捕捉当中,他想要获得一个玩玩全全爱的要求,他想要获得一个无条件爱的要求, 但是这个要求总是不能够永远或者完全得到满足,因为母亲 父母的语言总是有歧义性的,第二呢,他想要捕捉这个母亲的这个欲望 或者说他者的这个欲望 这个欲望它总是在别处的,比如说母亲,她总是,不能时时刻刻关注这个孩子,她总是会有别的事 做家务 上班 想自己的丈夫啊 有烦心事 ,所以呢,的这个要求永远不可能得不到满足 所以总是会有剩余 这个剩余就是引起欲望的这一个原因。

当主体他有个要求,其实是,要求是在他者语言下的这样一个要求,或者他进入语言当中 才会形成一个要求,要求是一个他者 他想要捕捉他者意义的要求,它已经存在一个我跟他者之间的这样一个关系。它是处在一个在语言当中的这样一个对无条件爱的一个要求,所以它永远都会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拉康后面讲的对象小a 是引起欲望的原因 ,导致在语言当中在象征界或者在社会中 永远在不断地追寻他的欲望欲望,但这个欲望永远是对象化的欲望, 这个欲望永远不可能完全地被捕捉到。当他抵达一个欲望 总是指向另一个欲望。因为欲望永远不可能被满足,这个之前被剩余 被失落的这个东西 永远不可能找回的到 它是引起一个欲望的原因 这就联系到讲的这样一个悲切 讲的这个 能指链的滑动 以及这样一个主体只能由一个指称指称另一个指称来指称主体。所以,这里讲的就是将的一个欲望的悖论。好的,时间的关系 就大致讲的这么大 因为知识量比较大 讲的比较快或者有时比较笼统 大家有什么问题 可以以文字的方式提出来。

问答

问:你说的跟辩证法有什么关系

答:这个辩证法和科耶夫解读黑格尔有关 拉康借鉴了科耶夫的解读 , 在这个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里面 强调的是 主人和奴隶 人与人之间的这个相互关系 总有一方战胜另一方 战胜的一方成为一个主人 能够享用奴隶的这样一个劳动 奴隶贡献劳动这样一种方式 ,来获得一个被承认的位置 这里提到承认与被承认 ,人与人的关系永远是一个被承认 ,总是设想我们两个人的交流相处 总希望双方 我从你这里可以获得一个承认。 这里就有一个主奴辩证法, 这里承认与被承认 ,看似主人占有绝对至上的位置 但实际上丧失自由  ,他仅仅依靠奴隶 。

而拉康讲提到这样一个《被窃的信》里面,国王跟其他人的关系大概处于一个主人的位置 ,王后可以当着面神不知鬼不觉把信隐藏 ,王后的信被大臣拿走 ,国王看似处在全知全能的位置 ,他却丧失掉一些可以被看的到一部分 这一部分自由也提到了。 比如在 fourda 游戏里 , 他跟母亲欲望有一个粘连, 他想成母亲欲望对象。母亲的欲望总是在他处 ,比如说母亲出远门, 想着她的心事 , 然后小外孙通过一种象征化的方式,来去主动地控制这个焦虑 控制这个关系。但是他总会有一部分剩余 总有一部分丧失掉了,就没有办法法完全抵消他内部焦虑以及享乐,也跟婴儿和他者关系有关,婴儿和母亲或他者有相互承认的需要。 婴儿想成为母亲欲望的对象,母亲的欲望是feilis 国内把feilis翻译成阳具,孩子想要成为这样一个阳具。这样一个想要成为,就是想要获得承认。想要获得一个承, 想要获得一个母亲的承认,获得一个身份, 一个位置,但是这样一个相互欲望的游戏永远是一个不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欲望辩证法。就黑格尔的欲望的辩证法 人与人相互被承认的需要 也对应着这样一个婴儿和他者相互被承认的需要。

在拉康的角度来讲,就是他者作为一个语言或者说母亲话语 ,父亲话语  特别是母亲的话语,作为一个语言 ,这个他者 ,这个大他者 ,这个主体就这样靠到语言中想要获得一个身份想要获得一个承认的这样一个需要总会有一定剩余的 ,这个剩余的部分,就是这个他无法企及的部分,这样一个欲望之谜的部分,就是小a 的部分,就是欲望的原因, 一个不可知的 被剩余的被失落的东西。

问:拉康的这个理论主要为了解释什么问题

答:拉康从这个角度来 主要还是讲主体和他者之间的这样一个辩证的这样一个 关系 ,或者说一个主体和他者之间的这样一个既由他者所建构,也有一个想要获得承认的不可能性的悖论性的辩证关系。

当然拉康的这个理论,所有理论都来源于临床 ,比如说就是精神病这样一个结构的病人当中中 ,他正是因为缺少这样一个,比如说他有进入语言,因为语言相对来说,它是一个规则 它是一个系统,它是一个秩序 它是一个象征,象征始祖, 是象征父亲的这样一个法则,他有一个锚定,神经症的人他会有一个锚定,我们说话有一个意义,我们正常人这样聊天 ,我们正常当下聊天会有一个在获得获得意义的暂时性的锚定而不是任由能指连随意滑动 而精神病 缺乏这样一个锚定点, 导致他这个语言混乱。

导致一个语言的一个无意义,就是这个主体进入到语言存在与意义,就是他没有接受语言这样一个阉割,他没有去丢掉或者说去靠到语言当中,他没靠到语言,也就没有办法,他的享乐能够被剩余下来或者切割掉,他存在一个享乐的问题,他的享乐都存在于内部。没有丧失掉的享乐,所以呢,他的语言没有意义,他会造很多的词,他自己总是在言说,但不知道在讲什么,看似是一个完整的话但是完全是没有意义的话。所以拉康讲 精神病人不处在语言中,他不是在说语言 他不是在使用语言,而是被语言所使用

而语言是一个任意性的一个系统,他是处在语言的疯狂当中,没有一个暂时的一个锚定,拉康是一个精神科医生所以他的所有理论是 从临床这里来的,当然他借鉴了很多当代的这些哲学的视角。

当然除了精神病这样一个临床,这样一个视角,他还讲到了主要讲一个欲望不可能性 人的悖论性存在,从这样一个角度展开,就是关于人的主体性的这个问题。

问:你说的主体的滑动,这个主体的滑动指什么?如何滑动?

答:我说的是能指的滑动

问:在电影《the life of david galr》那个教授讲完拉康的观点后说了下面这段话,

living by your wants can never make you happy

what it means to be fully human is to strive to.live by ideas and ideals

and not to measure your life by what you attained in terms of your desires

but those small moments of integrity ,compassion,rationality,even self sacriifice ,because in the end ,the only way that we can measure our signyficance is valuing the lives of others。

最后一句话不太明白,为什么最终衡量我们自己生命价值的东西,是我们如何看待他人生命价值的。

答:他的这个视角我个人觉得还是从这个  就是 从这个 就是 主体是由他者所决定这个角度,这个他者可以是是父母 ,也可以是个语言,也是社会象征系统一个大他者,就是我们欲望, 我们的无意识 ,是他者的这样一个效果,是父母话语的这样一个效果,就是当他能够区放下下大他者这样一个的欲望,而去面对自身一个欲望的这样一个真相的话,他才能够真正地获得一个关于主体的这样一个价值。

问:主体性是指人的无意识的领域吗?

答:啊 是的 ,主体性其实指人的无意识的这样一个领域,包含一个无意识的这样一个真相 真理,无意识的这样一个在。

问:在象征域中,人只是能指链的一种先行占位,主体无论是被指人,还是欲求生存,都只是被划去的伪主体,那么人如何活下去?

答:我们说 好,人是在这个象征界当中, 或者说在语言当中,它是一个由语言产生的一个效果 由这个象征系统所给予的一个位置,这个象征系统不单单指我们说的这样一个法律啊什么的,还包括这个父母的这个话语,父母的这个欲望,父母的欲望也是作为一个话语所指定的一个位置,而这个主体进入语言当中跨入到父母的话语当中。他总是获得无条件爱的你这样一个要求,获得一个自身身份的要求 ,但他这个要求总是不会被满足,它总是有个剩余 这个剩余就导致他在象征界不断追寻欲望。

或者说欲望是不可能性的,这也是弗洛伊德讲的这样一个快乐原则, 就是强迫性重复的的这样一个快乐原则 ,就是我们总是通过,这种 比如有些人就是明明过得非常苦, 总是想到一个想强迫性重复当中, 比如拉康,我们永远在自我言说, 就是我们的模式,我们的这种欲望, 永远在这种类型化 或者说这种重复性,而 这种重复性包含着对快乐原则的一个超越,一个僭越,所谓的快乐原则,在弗洛伊德的视角下,比如说我们内部的焦虑会引起我们躯体这种兴奋 ,或者说神经的兴奋,焦虑也是一种兴奋 我们总会寻求将这种兴奋减到最低,来去平衡这种状态,让我们能够达到我们这种愿望。比如说我们内部又很大饥饿感,这种饥饿感这样会灼伤我们的胃,让我们兴奋,我所说的这种兴奋感不是快感,或者说是刺激,刺激更容易理解 然后我们去吃个东西 买个东西来吃,这种东西可 抵消高强度的这样一个能量 来去平衡这样一个状态,所以弗洛伊德讲这种快乐原则其实是不快乐原则。我们永远是将我们的焦虑降到最低,因为焦虑的那一部分或者说刺激那一部分包含极大享乐这一部分。所以,我们在这样一个强迫性重复当中它永远既有包含这样一个欲望的这个坚持,也包含有一个试图超越快乐原则的这一部分,对快乐原则的一个僭越,所以面对死的时候,死的一个禁忌或者强迫性苦难,一个重复时,都面临一个 找寻当初进入到语言,进入到他者话语当中的这样一个,包含有创伤的创伤的失落的这样一个原初的创伤,一个原初的享乐的。在拉康的维度里面,原初的创伤和原初的享乐总包含跟这对象小a,有个面对面,有个抓取,强迫性重复都是试图抓取这个东西,  但是永远不可能被抓到的 因为在语言当中,只能通过欲望不断移置来去隐藏,被压抑下去,它永远总是处在一个失落的这样一个位置

问:确实很专业,意思是:无意识领域被压抑 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而产生了焦虑和欲望 所以人如果能够更好地表达内心感受 获得认同 生活会更加幸福一些?

答:包括在镜像阶段 就是由他者话语的一些现象我们形成了一个自我的这样的概念,我们自我都是虚幻性一个认同,在这种认同之中,我们学知识,我们形成一个自我概念,我们老是说,。我感觉怎么样,我感觉怎么样,我很难受啊,这个我的背后都是虚幻的自我认同,对整体形象的这样一个误认,刚才我们讲在,在这个我思故我在的在,是自身统一性的误认,一种指认, 这个指认的背后会有无意识的某些部分压抑下去,会有剩余。 这就是人存在的悖论

无意识始终被压抑,无意识始终都在, 啊,就像莫比乌斯带一样,上次我们讲了课,在一个自我言说当中,从一个起点,沿着同一侧面一直在走,永远可以回到他自身起点,他永远在自己言说,我们说这个起点就是无意识。他看似不断在说,但是背后有一个无意识掌控在说,如果他处在一个语言的切口,或者语言裂口,一个语言的断裂处的话,无意识就会冒出来,无意识总是能够冲破意识的强制 语言的强制。无意识始终被压抑,无意识始终都在。

语言永远不可能完全地表达你的焦虑和欲望,或者说焦虑,我们讲的焦虑 就是要 内部的这样一个焦虑,永远不可能表达,这也就是词对物的就是抹杀,你比如说,我们的找词经验,我们的内心有些情感,有些感受,,总是试图用话语的方式表达出来,用一些词啊,成语,感受性的词表达,当你在说出来出来之后,总是感觉无法完全表达你当下的状态,所以它永远都有一个失落。精神分析就是让你不断在自我言说当中,去识别无意识的那部分真相

因为无意识始终都在。它永远在语言的这个断裂处,永远通过一个隐秘的方式显现出来,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让你看到无意识的这部分,从而产生一个意义,把无意识的东西意识化(or艺术化),从而带来这个症状的这个松动 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5-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hd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