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总会有个害羞的孩子,或者是某段时间害羞,或者是在某种场合会害羞。
孩子小的时候,萌萌的害羞一下,还挺可爱的,但当孩子慢慢长大,所有家长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克服内心的羞涩,至少大面上过得去。
1
害羞其实是一种恐惧,说白了就是“怕人”。
小宝宝们害羞是因为怕被吃掉。他们生活的圈子很小,陌生人就和大灰狼一样可怕。
大一些的孩子想的就比较多了,他们会害羞主要是担心被嘲笑。
这一方面是表演节目后遗症。每孩子都曾有过被要求表演节目的痛苦经历,当孩子的表演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的时候,孩子稚嫩的小心灵却受到1万点的打击,以后就会抵触这样的场合,而表现出害羞。
另一方面是孩子自带舞台中心感。中国的家庭孩子都比较少,通常都是四个老人,两个父母照看一个孩子。孩子就自然而然地习惯了成为家庭的焦点。而当孩子身边出现陌生人,或者是孩子长大了开始集体生活时,他们会下意识地把自己摆在舞台的中心。天真的小脑袋每时每刻都在考虑她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想着千万不能出错。
2
家长们如果希望孩子能够不害羞,落落大方的待人接物。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适应表现自己的场合。
①别吓唬孩子
孩子们很天真,会总是相信妈妈的话。安全教育是必须的,但是也不能太夸张。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有坏人,但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还是安全的。当孩子相信外部世界是善意的,就更愿意和人交往。
警察,医生,老师,他们都是好人,不会把你吃掉。如果孩子恐惧老师医生,也很容易在面对权威的时候,表现的害羞。
②帮孩子准备好。
虎虎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英语演讲比赛,为此我特地给他报了一个口才班。第一次,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我希望老师能给点意见,所以,我让虎虎把他背得烂熟的稿讲一遍?
当时,虎虎表现得很羞涩。说话畏首畏尾的,在我耳朵边上小声嘟囔。后来,虎虎说,他觉得他没有准备好。
而前两天,为了在元旦联欢会上表演节目,虎虎在家练了好几天的英文歌。胸有成竹之后,在联欢会上,虎虎面对全班同学和老师,也表现得非常得体大方。
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他已经在做印象管理了。他希望呈现在公众或者说陌生人面前的是一个良好形象。
所以想让孩子不害羞,其实就是需要帮孩子准备好他会害羞的场合套路。这就是一套if....then....的条件反射。
-见到陌生人要问好。
if 见到老年人,then说:奶奶好,或是爷爷好。
if 见到父母的同龄人,then说:叔叔/阿姨好。
if 这个人是你的同学或朋友的家人,then 你同学叫什么,你叫什么。
父母可以提前和孩子在家里进行角色演练。这就像学英语一样,见面就是“how are you?”回答:“I'm fine。”
-对于公开演讲
比如孩子表演之前需要做一段自我介绍。家长就可以提前写好一个演讲稿,让孩子背熟:“大家好,我是谁谁,今天我给大家带来.......。”
我认为孩子去学口才课或主持课很有必要,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孩子在一遍一遍的练习演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对公众演讲习以为常。
③让孩子在集体中成长。
不谙世事的孩子很难自己从众星捧月的家庭焦点切换到泯然众人的社会状态。他们会天然觉得自己很重要,重要到身上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
当孩子进入集体的时候,就开始慢慢地习惯不受关注,去掉光环。
孩子会明白,原来我会犯的错误,别人也会犯错;我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别人也不会;今天可能我被老师骂,明天就可能是别人被骂。
在一视同仁的老师面前,孩子也会习惯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不再和自己较劲儿。
3
不要觉得无所谓,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就OK。
害羞的孩子会很吃亏,他可能不敢去和老师说想上厕所,也不敢为自己争取合理的权益。如果害羞一直持续到成年,还会影响孩子的恋爱和工作等很多方面。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陌生人的社会,社交需要非常高效,大家都很忙碌,很难给什么人很长的时间去慢慢了解。因此需要管理好自己的第一印象。
责备孩子,不能帮孩子克服恐惧。多一些鼓励,多做一些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会对避免羞涩有帮助。
微信视频,在线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