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久了,有个职业病:忍不住抖机灵和抬杠。
本意是让自己看上去机智幽默,却时常忽略事件的本质和当事人的感受。
阿根廷今年世界杯踢球臭,大家都心疼梅西,杠精说:「梅西跑动距离全场最低,心疼他的都TM伪球迷」
公众号改版,大家说小编都要上天台,这信息流不得了。杠精说:「这是个啥信息流?充其量叫卡片流,能不能专业点?」
创造101火了,王菊爆红。杠精没话说了:「只有我一个人不看这种毒鸡汤节目?」
为了当高赞,为了当最右,为了体验陈胜吴广当年一呼百应的快感,不标新立异根本火不了。
杠精就是我,这就是孕育我的肥沃土壤。
去年看到台湾媒体发微博说,台湾运营商中华电信出了重大事故,快速反应,值得点赞。
当时我在今日头条上写了篇文章说:真不错,践行了「话费30分钟到账」的承诺。.
随后这条转发下出现诸多赞同我的声音,大家纷纷吐槽湾湾媒体多么不自量力,坐井观天,通讯事故1天才抢修完毕有什么好吹的?
这文章是我写今日头条阅读量的巅峰,35万。
但随后我感到不安。
当别人表达美好的一面时,我为何非要指出不足的一面?
是为了展示我看问题的视角全面?还是为了表示我冷静,智慧和鹤立鸡群?
小学生都被老师教:凡事具有两面性。我偏忍不住去秀一波操作,却看到自己翻车的丑态。
抖机灵和抬杠,有时可以活跃气氛,招徕关注,提出相碰撞的观点促进思考。
有的纯粹为了抬杠而抬杠,「你说得都对,但我还是不认同」,这就是杠精。
抬杠有时会伤害他人。所以哪些场景可以用,只能靠自己去拿捏,所谓分寸感,说的就是这个。
提醒过自己千万要注意,但防不胜防。
追热点养成的习惯,现在无论看到什么观点,都会条件反射的去“反向思考”,去“找茬”。
可能有人会说:
“当别人表达A观点时,难道我不能表达B观点吗?我说的又没错。”
是这样的,即使你的观点没有错,但假如场景不合适,就会给当事人带来不适感。
比如你半夜用喇叭大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正确的,但是你吵到别人休息了。
为满足自己的表达欲而破坏他人情绪,有点幼稚。
抬杠太容易,谁还不会找茬。若人人精于抬杠,便无人敢说话,说话必被怼,被怼的只能闭嘴。
长此以往,大家说话写文只能像写论文一样,把观点阐述得严丝合缝,满脑子想着如何不被揪辫子,而影响了真实情绪的表达。
但生活不是写论文,若语言无情绪,不如去码两段代码。
抖机灵和抬杠,挺容易招人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