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公司与员工、管理者关系上,罗伯特·博世同样拥有洞见。他在开车间的时候就明确表示过,车间里没有“老板”和“员工”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都是博世的“合伙人”。这与国内很多公司的“奋斗者文化”类似。
工作上,罗伯特·博世对于产品质量的高要求让这些伙计们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在工作之余,他们也得到了老板的尊重和宽容:哪怕是在车间运营最艰难的时候,罗伯特·博世也绝不拖欠工资,老员工在回忆起这段岁月的时候经常坦言:“我们的日子要比罗伯特·博世好过,他总在保障我们的生活,却没有人为他提供任何保障。”在车间里大家喜欢边唱歌边作业,作为老板的罗伯特·博世虽然也希望跟大家一起高歌,但是为了避免破坏大家的兴致,还是选择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面听大家唱;在夏天酷暑难耐的时候,罗伯特·博世会突然跑到车间里告诉所有人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家休息;在后来公司业绩好的时候,罗伯特·博世也会组织一些团队建设的活动,带领大家一起去周边踏青。
在竞合关系不断深化的同时,博世的生意在全球全方位铺开,公司发展欣欣向荣。罗伯特·博世的经营哲学帮助公司摆脱了一战造成的影响,然而公司发展还是不可避免地被二战打断。二战爆发前他就清楚一个事实:无论德国此战是输是赢,公司的海外业务都会不可避免地再次萎缩。彼时的他身心压力巨大,难以继续独立支撑公司的管理工作,这让他决定于1938年退出公司,由他一直看重的商务主管汉斯·瓦尔兹接任CEO。罗伯特·博世的隐退和几年后的离世虽然让博世上下所有人感伤唏嘘,却并没有让博世产生崩塌,在后来的日子里博世还能不断地进步和自我超越,这多少和罗伯特·博世信奉和推行的“奋斗者文化”相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