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红体”是对虾发生疾病后最常见的表观症状之一,在各个阶段均可发病,在幼虾中发病可引起急性死亡,在成虾中发病可引起慢性死亡。应激反应、细菌感染以及由病毒感染是引起南美白对虾“红体”的三个主要原因,以下笔者给大家分析一下对虾细菌性红体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对虾细菌性红体病的病原主要是副溶血孤菌和溶藻弧菌。一般患病的对虾看上去不精神,没有活力,附肢会变红,尾扇、游泳足和第二触角均变为红色,有的对虾全身变红,更严重的肝胰腺病变、肠道变红、肿大等症状,满塘浮于水面漫游,活力极差并伴随着死亡、不吃料等现象。细菌性红体病在全国养虾地区都有发生,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发病速度快,从发现到大量死亡,时间很短,一两天内可能就死光了。
对虾发生细菌性红体病一方面由于水质污染,清塘不彻底,消毒不严;另一方面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饲料投喂不合理;还有天气骤变或换季导致对虾摄食量下降、抵抗能力下降,加上病原的主动攻击,使对虾发生红体病。
对于虾红体病的这种现象,养虾人该如何应对呢?应该做好预防和治疗的工作!
预防措施:
1、保护好水质,定期做好改底、调水和消毒,抑制病原菌的滋生和繁殖。
2、保持溶氧充足是预防对虾红体病的重要措施,如果溶氧不足很容易导致对虾缺氧死亡。
3、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不过度投喂,以免残余的饵料过多地在池底沉积破坏底质。
4、源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独特的多苞桉桉树精油,天然具有有很强的抗菌抑菌作用,且安全无毒、无刺激、无药残、无污染。在天气多变和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拌料和泼洒使用桉树精油制剂龙昌乐畅,可以有效抑制水体和虾体中的弧菌等有害菌,有效预防治疗对虾细菌性红体病。
5、肝胰腺是对虾主要的免疫器官,也是对虾最大的代谢器官。病原菌损伤对虾肝胰腺会造成红体症状。在对虾养殖中长期拌料使用源自动物肝脏分泌的胆汁的胆汁酸,可以促进对虾肝脏发育得清晰饱满,增强机体免疫力;胆汁酸还可促进肝脏清除毒素,减少细菌内毒素对虾体的损伤,有效防治红体病,提高对虾成活率。
文章来源于山东龙昌动保官方网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