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码字太辛苦,不习惯。
今天的经历有点特殊,第一次开载货面包车,值得记录。
说起来也有十多年驾龄,但我开车的风格和做人的标准相似,稳一点、慢一点,少给别人添麻烦,所以每次开车都像拿到驾照的第一天一样,深呼吸、放轻松,慢抬离合少加油。
本地四处修路,出行极为不便,只能绕行。去农场一天,返程的时候按原路线返回,结果发现上午好端端的路,下午被封了,无奈打开高德,听它指挥。
志玲总想让我去找最近的高速入口,嚷了不下五十遍择机掉头,我没听她的,沿着村路寻找上坝的路口,等待她重新规划路线。
此时玉米已经有两米多高,微风中轻摆动,在下午微露出来一线阳光的照射下,青绿可爱。小路约有三四米宽,是村里的生产路,好在都是水泥路,并不难走。
无处掉头,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这是我长这么大见到过最多的玉米林。之所以称之为“林”,实在因为它高、连绵不断且一模一样。很难想象,地的主人是如何准确找到自己家地块的。
在无边的青纱帐中走了许久,弯弯绕绕,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村子。志玲不再要我掉头,痛快地规划好了上坝的路线。我知道,沿着黄河大坝走,就能找到我要去的地方。
面包车倒不难开,好在我用皮卡练出来的车技还没撂下,手动挡开起来很有感觉,从村路到大坝,保持时速四十,严格按照科目一执行。
上坝后豁然开朗,黄河尽收眼底,水面大而宽阔。九曲黄河,大坝沿河而建,也是曲曲折折,多处急转弯,还是要分外小心。
由高处俯视黄河,心情自是不同,想那河水自数千里外,夹带泥沙而来,又汇入无数细流,方成如此气象,之前迷路的困顿霎时全无。
此时志玲讲,今天走过所有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我忽然高兴起来,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让我茅塞顿开。
怕什么弯路,只有走过弯路,方知未来更令人神往。
走出来再看,一切都已释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