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的灵感作文开课第六天,其中在训练孩子关于“如何用因果树图分析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和结果”过程中,有90%孩子都会把学习成绩不好的结果写上“会遭到老师嫌弃”“遭到家长打骂”“这个年又过不好了”......之类的话!这个结果让我很震惊!
一想到明天很多孩子就要去学校领成绩单,我突然有点为大部分孩子感到担心!在过去几年跟家长咨询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当着我面表达类似于“只要孩子开心快乐,健康成长,学习成绩是排在次要的位置”这样的话。可现实的中真的是这样吗?尽管灵感作文班的孩子不够大数据,不能够代表全部的孩子,但是他们几乎一致表达了“如果考试成绩很差,结果会很惨的”现实。
我想,有必要写点东西,给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第一: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有的孩子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孩子擅长形象思维,有的孩子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花花草草感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如果孩子确实尽力了,在自己年龄段里应该知晓的知识也都具备了,家长再过分苛求孩子的分数,比如孩子最好的成绩也只能考到班级第15名,却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就不可避免会对孩子造成过度的压力。
试问,你想要一个次次考第一,但没有周末、没有朋友、没有兴趣爱好、沉默寡言的孩子;还是一个成绩中等、身体健康、活泼开朗的孩子呢?在身体健康、心理阳光的前提下,家长再帮助和引导孩子争取更优秀的成绩,这才是对待分数的合理态度。因此,家长应该秉承教育的第一条法则: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第二:考试完毕后,我们到底只是一味地宣泄我们的情绪,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分析一下孩子分数背后的信息?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那么如何做到,简单几步如下:
第一步,分析试卷,找出丢分原因、拟定对策,记着一点,好成绩一定是帮出来的。
第二步,分析分数涨跌趋势,如果孩子在这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是上涨的,有进步的,就需要肯定,毕竟孩子是在努力提升的。
第三步,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就是我们接触过的一个案例,这个父母离异的孩子之前因为家庭的教养方式问题,受到父亲的一贯虐待,导致孩子不能正常在学校上学,需要家长陪读。妈妈在孩子八岁的时候,将其接到身边抚养。在我们中心调整了几个月之后,孩子很多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可是,这位妈妈有点操之过急,不停地询问我们,要给孩子报什么辅导班以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
第三:明天的成绩就要揭晓,那么家长如何面对呢?
A:孩子考得好——
1、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如给孩子买一套她很久就喜欢的图画书)和精神奖励(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吻)。虽然孩子是为自己学习,但好成绩意味着付出了努力,这种努力值得奖励。同时奖励要在合理范围内,不宜用物质刺激来诱导孩子养成利益驱动的心理。
2、帮助孩子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这个寒假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息习惯,不然,一个年过了,孩子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新学期的学业。
B:孩子考得“差”,忌唠叨、讽刺、挖苦。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分数不理想,怎么解气怎么说:“榆木疙瘩脑袋!”“一样的脑袋,你怎么就这么笨!”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听到这些讽刺,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妈总骂我笨,我是够笨的。”表面上看他们对父母的讽刺、挖苦无动于衷,其实这种内伤很难医治,儿童心理医生观察就发现,那些看起来无精打采、自卑内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环境中长大的。长此以往,孩子还会产生“抗药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说“我说什么他都不听”的原因。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接纳和帮助。回到最初那句话:不要因为追求成绩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长了,成绩的提高才不再是难事。
与其唠叨、讽刺、挖苦,不如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较好的寒假计划,将过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补漏、补缺。当你陪完孩子走过“困难阶段”,孩子会真心感激你的。
最后,农历年是孩子都很向往的,真心希望各位家长,不要因为一时的成绩影响了这个美好的春节气氛,更不要因为一时的成绩影响了孩子一世的成长。
2019年1月17日星期四
附:作者简介
胡自建,毕业安徽财经大学,在媒体从业十年有余。2014年开始,转入教育行业,创办超感教育。目前为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人社部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在过去的三年,通过家庭教育讲座,走进了东城第八小学、南城阳光二小、莞城实验小学、东城启元学校等学校,讲座收益家长超过3000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