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此情可待成追忆-记欢同学

此情可待成追忆-记欢同学

作者: 沙包_333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23:53 被阅读223次

欢同学,别人心里的沈佳宜,这些年,我渐渐的被远离……

多年来,欢同学竟然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我到现在还是很感激,在人生大起大落的时候,有一个人能够激励、鞭策你,鼓励你,能够通过展示自我才华,让你增加信心,看到希望,让你有勇气、有向上奋斗的追求,不至于一落千丈,跌入深渊。

2017年,我们在深圳大鹏湾举行了盛大的20周年毕业聚会。此前,聚会不是很多,也很少聊私人的话题。这一次,我们在一起散步的时候,欢居然向宋老师透露了我们2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说,我们本可以有一段故事。

可爱的三石

历史不是任人摆布的小姑娘。这句话欢同学演讲比赛的时候引用过,现在写这句好像不贴切。我们送走过往,一切都不可回头。既然做了选择,我们就只能接受命运。谁也不能说,你的选择,就是错的。趋利避害,总是人生的主要方向。相信强强联合,相信志同道合,一定能给你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第一季,朦胧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1991年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碧落山下。就在隔壁班,有一个声音爽朗、乐观开朗,能文能舞的小姑娘。从一开始就打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强,让人觉得很洋气。对她的认识,也就只限于在公众场合。比如说,学校的文艺晚会;比如说,学科竞赛小组。现在还记得的是她唱的《编花篮》和《打靶归来》这两首歌,一直都忘不掉。你说你才华出众,大家欣赏。但是,在学业上也特别爱表现,这可引起一些人的不安不忿。在初中的印象也就这么点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记欢同学

第二季,偶然的猿粪

到了高中,我们分在同一个班里。在开始的那么两年,我们很少有接触。偶尔,在学业上的探讨,有些时候争得面红耳赤吧。文史学科蹩脚的、畸形的我,怎么着都觉得没法跟他们之乎者也。

记不得,从哪一天开始,我们的接触越来越多了,我印象中应该是到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吧。大家会交流一些学习技巧,或者说是答题技巧吧。好像当时流行互相出题,互相考对方的一些知识点吧,这种学习兼具娱乐玩的不亦乐乎,厚积薄发这个成语,也是从她那学来的。

有一年的暑假,欢同学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玩,在八景矿(后来才知道她原来是湖南醴陵人)。我只记得我,周俊,邓海燕,郑磊,还有谁一起去的,感受了她们家的热情。欢同学一直以她妈妈为自豪,她的妈妈是一名幼儿园的老师,从小到大,给她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她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记得当时她妈妈的眼睛有一点问题,一直没有医治好。

高考真正来临了,我背负着学校老师和家长亲友们太大的期待和太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无形之中变成了心理负担。莫名其妙的,在高考的三天,我竟然突然生了病。谁又能知道,考试一结束,病就奇迹般的好了!后来想,这就是心理素质比较差的表现。也证明了一句话,“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那我在综合素质上的短板,挡住了我取得更好成绩的道路。

从考试结束的那一刻开始,我这人生跌入谷底。填报志愿的时候,完全没有一点点准备,包括家人朋友也从来没有思考过,没有任何的预案。瞬间慌了手脚。应该叫无所适从。那时候,听说有一个老校友是武大负责招生的,想着有熟人吧,应该能找到还不错的专业。当时,人家还信誓旦旦的保证,进计算机专业没问题!欢同学,当时第一志愿也报了武大。会不会是她想安慰我呢?其实,当时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也没有研究和讨论过,只是事后她告诉我,她也第一志愿报了武大。终于有人陪,陪着我,心里安慰了不少。其实当时老涂也报了武大,谁知道他呢!我当时非常的感激,悬着的心总有一点踏实下来了,觉得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觉得自己不是无用的,觉得人生还有希望……可是,优秀的欢同学被提前录取了,进了非常有政治前途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民经济专业。

引以为自豪的杰出校友

第三季,精神支柱

带着失落,带着忧伤,带着疑云,我走进了武大国际经济专业。一个理科生,怎么去读文呢?所有的专业课,全都是文字啊!没想到,进了武大之后,更觉得陷入深渊深渊啊!

这时候与欢同学,由于双方的专业都是经济类,还是会有一些共同的话题吧。

大一开始的那半年,我跟很多老同学有通信,其中较多的,欢同学算一个。现在,已无法记得我当年写了哪些东西。我想,大体是描述我在学校的生活,所经历的不适应以及我的理想,我的目标。我可以说,通信成了我的精神寄托。看到室友们羡慕的眼神,他们哪知道原来是我写的很勤快。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小波,他这样说我:写的勤(情),所以收的情(勤),一语中的。记得当时的班导师也说过一句话:哪天你们不写信了,你才真正的融入到你的大学生活。其实,讲的是非常有道理。

昨天,把从老家带回来的一堆信里找出了当年的三封回信。现在看着这19年前的来信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欢同学在新的环境中如鱼得水,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成就。是她让我知道了何清莲、茅于轼、秦晖,让我看到了京城核心学府对于世界、对于经济金融的认识;而不像我们一个身处中部、很少有外来思想能够影响我们。真的,本科生就是个屁,啥也学没到。

看着欢总远大的人生目标和一步一个脚印的践行,觉得人生的目标、人生的理想,离我太遥远了。所以有的人注定能成功,她也不是靠偶然,不是靠一段时间的得失获得的,有好多因素,比如你的出身,比如你所接受的从小到大的素质教育,比如你的事业,你所呆的城市,你所接触的圈子,这些都非常重要。欢同学在千禧年前的一封信里告诉我说,她以后会很忙,会没有时间回信给大多数的同学。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事情,很多人,也就渐行渐远了吧。

2000年的暑假,为了圆自己出国梦的第一步,毅然前往北京新东方参加暑假班的学习。当时,最熟悉的莫过于欢同学,就跟她联系了一下,她说可以找她们班男同学的宿舍给我,我想来想去,还是不妥当。最后,也托了吴同学在未名湖畔,待了一个暑假,对于没有机会能进入到最高学府读书的我来说,也圆了一个北大校园梦。

第四季,岁月静静地流淌

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怀揣着梦想,怀揣着不舍。怀揣着满腔的热血,我作为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果然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欢同学经过了几年人大研究生的历练,无论是在理论实践,还是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都取得很大的成绩。还记得,2010年,看到她的一个小师弟王伦发表了一篇演讲稿--劳人院卓越校友介绍。写了一篇关于成功人士的文章,里面的主角就是欢同学。大体讲述了她待人处事,拼搏创新,激励团队,不断发挥潜能,最终实现了名利双收了一个先进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这些年,也能听到欢同学传来的好消息:升职加薪,完成重大项目课题,买了房,生了两个男孩。

约摸在2014年,欢同学来深圳出差,刚好周俊也过来了。也是她让我第一次在深圳见到了久违的宋老师,胡老师一家。确实很有幸,能够陪欢同学去见老师们。记得说了一句话:老同学开车我放心,我就坐前排了,我一般都是坐后排的。我当时愣了一下:感觉到距离,感觉到不同的轨迹,当然,也很感谢欢同学的信任。

我翻了一下我们的微信记录。换这部手机之前没备份聊天记录,记得仅有几次。一次就是2014年,当时为图强同学募捐的事情,欢同学也是非常热情,非常务实,为了帮助他和他的家庭,呼吁大家积极捐款,在精神上,在实际行动上,对他进行关怀,包括广泛发动同学们寻找可靠的肾源。对于我来讲,这是发生在身边的同学的很不幸的事情。不能说倾囊相助,但是用了自己相对大的一笔投入,给他希望、给我们大家一个希望……图强同学,最终也没坚持三年。惋惜,哀悼……还有一次就是2015年春节,欢同学也是入校20周年聚会活动发起之一。为了这次聚会,我们热情满满,我们满怀期待,我们深情投入。带着激情,带着希望,带着感恩之情,我拖家带口的回来了。然而我们班两位发起者,一个都没有来。

换了新手机号之后,我看微信聊天记录里面只有两段留言。一段是2016年,欢同学为了帮助她大学室友,推荐她们家的好苹果,苹果确实也很不错,为了她,为了她的同学,为了自己,我买了一点。第二段就是去年聚会了。在聚会前有一些希望能够协调的事情,简单沟通了一下……

零零落落的帆船上

无论时间怎么流逝,无论天涯海角,我想,我一直以充满热诚,充满感激,充满回忆的姿态来面对大家,面对你,虽然无法感受到你在高处不胜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情可待成追忆-记欢同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bh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