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骑电动车时,看到前面一辆从我左侧出来向右骑去,可突然又停下往回左边骑,妨碍了我的行车,我心里直骂:SB,脑袋有问题。
可心里骂完,我就觉得这不是骂自己嘛,怎么又犯病了。特作此文,以示警醒。
别人是一面镜子
上下班骑车多年,路上会看到很多不文明或危险的走路、骑车、开车的行为,有时碍到我行车了,往往会脱口而出脏话,有时在心里骂,有时真是情不自禁、习惯性的就国骂了,这个时候还不自知,看到别人似乎也常有如此。昨天过红绿灯时,有个女孩因为前面的行人走得慢了,结果使她错过了绿灯,看她直接拍车把,然后来了一句国骂。当时心里想,这么文静的女孩,怎么会这么粗鄙,反观回来,那个让你讨厌的行为或者人,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以前载我爱人外出时,遇到类似情况,我也习惯性的就爆出口,她在后座听到了都会提醒我说:小声些,别人听到。当时,也真就只是小声了点,并没在意。
可是当每天坚持写点东西的时候,原本敏感的我,似乎变得更细致了,对于这些行为能够被自己快速的“觉知”到,并能够从别人的行为中,快速“投身”到自己身上。
中国有种哲学智慧:你看到的,都是你想看到的;你看到的,都是你心里有的。
有个故事,说是苏东坡年轻时与佛印一起坐禅。
苏东坡说:“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佛印说:“看来像一尊佛。”
苏东坡讥笑着说:“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佛印微微一笑。
苏东坡很高兴,自觉戏弄了佛印一把。
回家后,苏东坡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
苏小妹听完后,反倒笑道,“佛印心里装的是佛,看别人也会像佛;你心里装的是大便,看别人也会像大便。”
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看别人像什么,你就是什么。
所以,才会常有人说:不要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image.png不轻易去做评判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每个人、每个时刻的选择,一定都是他最合适的选择,之所以看似愚蠢的选择,其实只是我们不知道那时那刻他的干扰因素。
我们看到的事实,未必就是真相。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受困缺粮,饭菜全无,七天粒米未进,体力不支,白天也只能躺着休息。颜回不知道从哪里讨来一些米,回来后就煮起了饭。
孔子无意间,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
孔子假装没看见刚才他抓饭吃的事,起身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祖,这饭很干净,我用它先祭过先祖再吃吧。”(用过的饭是不能祭奠的,否则就是对先人不尊重)
颜回回答道:“使不得!刚才煮饭的时候,有点炭灰掉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不好,我就抓起来吃掉了。”
孔子叹息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所以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多么不容易,可是我们总以为眼见为实,遇到事情,总是不断的脑补,然后主观地“我认为”、“我觉得”。
《非暴力沟通》里讲到: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
imag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