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初,我注册了简书号,并在简书上开始发布自己曾经写好的文字,同时也开始尝试在简书上开始敲字。
我大学学的是编辑出版学,工作从事的也是图书出版行业。对于绝大多数图书行业科班出身的从业者来讲,如果不是对文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长久以来的情感,是不会在这个行业内坚持下来的。由此可见我对文字、对图书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和极其深刻的情感。
高中时代,我原本是学习理科的,对于所学专业我本是可以跟绝大多数理工男一样选择理工科的,在内心深处的人生理想的召唤下,我选择了编辑出版学,且立志成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并由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仅要成为文字工作者,还要成为文字创作者。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在我上大学期间,所谓传统媒体没落,纸媒穷途末路、此后再无前途的观点早已甚嚣尘上。尤其是在微信公众号出来以后,自媒体已经成为媒体的主流,传统的报纸早已被替代,图书出版因为教育出版还在苦苦支撑。
在我进入图书出版行业后,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同期理工科毕业的同学,尤其是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毕业的同学进入阿里华为,再不济进入海康,大华等等一系列公司,本科应届毕业生,实习期间都可以轻松过万,而我们别说找本行业的工作了,什么工作都不好找。对口的只有大国企待遇才有保障,但是要求高,岗位少;其他私企工资低还没前途,朝不保夕。同班毕业的同学中,只有为数寥寥的从事了本专业的工作,大多数早早就另谋高就了。
当年没有张雪峰,更没有人把报这个专业的我们打晕,于是我走上了文字从业者的道路,开始了一条漫长而又充满了坎坷与艰辛的职业道路。
18年8月,是我第一份工作合同到期的时候,我选择了辞职,开始自己新的职业征途。当时正处于空窗期,担忧自己之前在电脑文档中写的很多文字遗失,所以开始在网上发布。最开始日记是发布在某豆某瓣的;一些文章发布在某企鹅号的空间的,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适合我写作的在线平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简书,从此开始了我在简书上的写作生活。
18年那段时间,我在简书上发布自己曾经写的文章,也发布自己当时写作的小文章,但是随着后面重新进入新的工作循环,简书就被遗忘。
刚接触简书的时候,她给我如沐春风的感觉,就像一个小家碧玉、邻家小妹妹的感觉。当时其他的平台都是各种广告,各种弹窗,让人反感,简书的确够简单,完全满足一个文字写作者的书写需求。
去年开始,因为平时的写作需求,我准备将自己的文字写作工作完全般到线上,于是我想到了简书,但是此时的简书已经变了。曾今的简书就像年方二十的小姑娘,惹人喜爱,但是我没有好好珍惜,如今的简书变成了人妻,变成了别人的老婆,我想说爱而不得。23年年底,我重回简书,发现哪些在简书上日更连载榜首的人几乎就是从18年开始的,所以我错过了什么?我错过了陪伴简书成长的五年时间,我错过了让它成为我日常生活助手的机遇,好在一切都还不晚,我还可以重新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第二好的时间就是现在。所以我要从现在开始让简书成为我写作的助手,成为我发文的平台。同时我也希望简书能够不忘为写作者提供更好的在线写文环境的初心,不要有太多的广告,不要有太多的植入,对于写作者来说,可以从提高写作者的写作助手的需求入手,提供收费服务。比如我们既然开通了简书会员,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再强制看开屏广告了,这种开屏广告太招人烦了,还怎么都管不掉,一动就跳转其他软件,这的确讨厌。
对于简书的盈利方式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个就是推出会员费用,使用者付费使用写作工具,比如排版工具,插图工具,以及校对工具;第二个推出优秀内容带运营、代销售、代开发新形态的模式;好的内容可以出书,可以改变剧本,改变电影,改编游戏;第三提供写作训练课程,在线课程和知识付费的区别就在于,知识付费了但是未必能得到;在线课程可以保证通过付费学习并且习得某项技能,通过写作训练课程和训练营加强线上和线下得合作,提高曝光率,找寻其他盈利点。当然,这是个人拙见,欢迎探讨交流。
我与简书得故事其实很简单,用一句流行话就是“曾经得简书清纯可爱刚出校园,但是我没有好好珍惜;如今的我大腹便便、油腻讨厌,回头才发现简书已经变成了我遥不可及的迷人豪门少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