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过人人都想冷静的时代。
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慌张与匆忙中度日,总想要寻找到真正超脱于这24小时之外的时间。
但在事与愿违这件事情上,一切都没来由的精确。
某日,如往常一般跨过面前的大桥。已是接近凌晨时分,这条错开高峰期的小路本就显得异常静谧,但偏偏这是一条必经之路。
接触不良的插口让手中的电话成了不折不扣的摆设,唯一能够聊以自慰的工具失去了发光的能力,也只得借着周遭驶过的汽车投射而来的微弱灯光赶路。
要时刻提防踩上一脚狗屎,这是这个难能可贵的夜晚最令人咬牙切齿之处。
身后传来一阵自行车的踏板声。
寻着声音的方向,自觉地向路边靠去。等待着路过,视觉可触范围内的那抹光源无法看清来人的模样。
匆匆一面而过,只记得是个女人。身后还跟着一条体型巨大的金毛,能在这个时间出现,大抵也是晚归后的无奈之举。
声音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
约莫七八分钟,在跨过一个路口后,忽而撇见那女人竟就在路边。当然,那只金毛也在,看这装束与之前稍有差异,却也说不出变化所在。
顺势环顾四周,那小黄车倒是没了踪影。
继续上路,再几分钟的脚程后。我们又碰面了,这一次那女人就在车上,而那金毛就像初次碰面时紧跟着车子。
嚯,好一个恍然大悟。
从最初到现在,我们共有过三次,不,准确的说是两次相遇。
中间的那一次,真是一个诧异的巧合。
女人、金毛、还有几乎相同的服饰。
而在这期间,那辆标志性的小黄被我抛诸脑后,虽也曾寻觅一番,可最终还是被抛诸脑后。
完全不同的两人,被画上等号是怎样的体验呢?一时间也答不上来。总不能凑上去询问道:小姐,我几分钟前在路边碰到一个女人与你长得很像,她也带着一只金毛。云云…
定会让被问者也一脸疑惑,甚至惊慌失措地跑开。给他人带去不便,我向来以此为耻。
这种奇妙的悖论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呢?我不禁问自己,其实也想问问相熟之人,可思前想后这样总归会叫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还是就此作罢好些。
(问题:在短时间内遇到两个服饰近似,还带着同样品种的狗出现在同一条路上的概率有多大呢?)
可为何会画上等号呢?事先已经有了答案的情况下,再去对过程加以确认着实太过荒唐。那可笑的理解能力,在某种情况下会变成认知的偏差。
在脑海中的自我争辩中,这条路被越走越短。
没有什么更好的概括,腹中空空此事也草草揭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