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圆熟”

“圆熟”

作者: 十六幺 | 来源:发表于2016-01-04 23:01 被阅读284次

    今天看林语堂《吾国与吾民》,第二章“中国人之德性”中,老先生第一个说的品德是“圆熟”。不是“圆滑”、“老熟”,而是两者之结合,颇有意味的二字。

    老先生说,中国人讲求“德性”,而习得“德性”的表现,通常是处于任何环境,能保持一颗镇定的心,清楚地了解自己,亦清楚地了解别人。并且,“德性”有四大特征:知足、和平、镇静、忍耐。这些特性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特性。这些民族特性有好有坏,有美德有恶德,也有中性之德。其中中性之德的叙述最妙。

    “心智上稳健过当,常挫弱理想之力而减损幸福的发皇;和平可以转化为懦怯的恶行;忍耐也可以变成容纳罪恶的病态之宽容;保守主义有时可成为迟钝怠惰之别名,而多产对于民族为美德,对于个人则为缺点。”

    心智稳健,则不会寻求激进与冒险,将自己放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状态,所有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快乐不会太多快乐,痛苦不会太过痛苦。正如现在我们许多人,学生时代一心讲求成绩,关闭对世界其他事物的好奇心,进入社会便追求稳健的工作,立业之后找一个合适的伴侣成家。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稍有变更不是惶然便是倦怠;盲目追求和平,便容易成为乡愿之人,为了表面的稳定,混淆是非,不惜牺牲法律与道德的底线对恶行绥靖,只考虑眼前的安宁,却无视放纵之后恶行绵长的破坏。对于个人来说,终究害人害己、于事无补,对于国家,便是公信力的下降与执政能力的削弱;忍耐,是最受诟病的品质,因为我们总是喜欢把忍耐作为一种有回报的等待,虽然事实也许并非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小时候收到了欺负,忍耐,希望总有一天痛苦就会消失;被不合理的规定所束缚,忍耐,希望总有一天束缚会消失;自己的权益被别人所侵害,忍耐,希望总有一天侵害会消失。“一切都会过去的”,“忍过去就好了。”可是,只是忍耐,一切真的就会过去吗?一切就会如愿好起来吗?不会,忍耐背后是沉默与被动,而这两种状态,到最后只会如鲁迅先生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消亡的就如此消亡了,而侥幸存活下来的小部分,就会带着侥幸者胜利的面孔教导他们的子孙成为委曲求全的奴隶。

    老先生还指出,中国社会对年轻人的热情并没有持有善意。年长者总是希望年轻人走他们走的路,不要做出一些他们不知道而不能预料的行为,为此,他们会嘲讽年轻人的梦想,打击年轻人的热情。在年轻人处在低谷时又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来进行教导,只有年轻人“回心转意”,他们的老脸上才会出现欣慰的笑容。人生的道路已经被框架好,犹如公式只需遵从就不会出错,这样的方式是便捷的,不需要多大力气就能做到的。所以中国之青年人就会有一种奇怪的早熟。过早的失去探索的勇气和好奇心,对身边的一切有着固定的见解,什么是该摒弃的,什么是该拥有的,早早就决定好了。不复年轻人的朝气。

    当然,如今的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思想观念也革新不断。中国的青年人也逐渐散发出年轻的朝气,影响并改变着社会。

    老先生之“圆熟”,终有一天会被重新构建内涵。那时,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精彩。

    �f�h}�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圆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sa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