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好的姑娘,都被出国毁了!”
大姨痛心疾首地看着阿喵。
英国研究生毕业后,阿喵如父母所愿进入某四大国有银行工作,每天坐在柜台前重复着“您好请坐,请问办理什么业务?”和”再见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了一年,阿喵突然决定离职,放弃了每个月好几千的公积金,去到北京某创业公司,说什么要”实现自我价值”。
工资的一半奉献给了房东,整天嘴里冒着”日活”、”转化率”、”GMV”、”996”等新名词。
家里有房有车,金饭碗稳定又高薪,怎么就想去做个北漂呢?身边人多是不解。
按着阿喵的说法,现在是90后当道的互联网时代,守着”稳定”二字既无聊又没前途。
长辈们听得一愣一愣。
2/
曾经的阿喵也以为,完美人生就是长辈口中的毕业回家工作结婚生子,平安喜乐了此一生。
同班的有参军回来的大叔,穿短裙、纹花臂的旁听女博士,甚至,还有儿孙绕膝的奶奶。
再后来,就像一场发生在远方的梦,一群好朋友趁着复活节假日在塞纳河畔喝咖啡、一个人跑到约克去寻找哈利波特的对角巷、和马来西亚姑娘练搏击对打累到瘫地上半小时起不来。
也遭遇过走在市中心被熊孩子泼一脸苏打水叫嚷着”中国人滚”、在酒吧看世界杯被吉普赛大妈偷走手机钱包iPad。
后来的后来, 阿喵遇到了高中毕业就打工赚钱环游世界的小哥哥,手挽手在柜台前挑选蛋糕的老太太,在LGBT游行时既能听到愤青的呐喊又会看到保守者们的抗议和谩骂。
原来人生有那么多种可能的过法。
3/
别人眼里的工作再好,也抵不过”不甘心”三字。
“坐在25岁的办公桌前一眼能望到55岁的自己。”阿喵不愿意。
老老实实or自由飞翔,this is a question.
正如大姨所说,好好的乖乖女,就毁在出国了,悔不当初啊悔不当初。
见了太多世面,看了太多风景,就开始有了野心,开始不听话。
二十六七的年纪,不想着找个适婚男朋友,老琢磨着创业、互联网这种不切实际的东西,实在是,辜负父母、自毁前程、自私至极!
4/
90后大多成长在还算是小康的环境里,没有经历过“易子而食”的大饥荒,也不是很懂人人自危的十年浩劫。
在他们的眼里,工作早就不是每个月赚几个钱养家糊口的事了。
所有那些走过的路、听过的歌、看过的风景,一点一点攒成了今天的自己。
文艺青年写字画画旅行、会做饭会拍照的吃货、衣服一大堆的时髦精,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感谢互联网和手机的高速发展,年入千万的主播、估值上亿的app,“网红”是一种经济,甚至连回答问题都能数钱到手抽筋。
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意做呆坐在枯井底的青蛙、埋头于沙堆里的鸵鸟?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所谓的“稳定”如一汪温水,过不了多久,自己就成了别人盘里的水煮牛蛙。
有那么多精彩的生活可以选,谁还愿意在不到30岁的年纪就说“平凡难能可贵”?
5/
你问我阿喵后来怎么样了?
“吃再多的苦,我也不愿碌碌无为。”
未来在她的眼里闪闪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