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我会觉得菜市场有趣。
我的生活理想一直是诗和远方,甚至狭隘地认为买菜做饭会阻碍我的诗和远方。
直到菜市场给我上了一堂又一堂的趣味课,我渐渐觉得菜市场是个充满了乐趣的地方。
卖胡萝卜的大叔万万没想到,他的胡萝卜是卖菠萝的小哥哥推销给我的。
比如今天,我到菜市场买菜,突然想到这两天在网上看到的菠萝饭,又刚好遇到了菠萝,就想着买一个回去试一下。
卖菠萝的小哥哥问我是直接吃还是做饭,我说做菠萝饭。他就多问了一句,准备怎么做?我就把网上看到的做法拿给他看,他提示我:姐姐,你直接把饭和菠萝一起煲到时菠萝会很软,吃起来口感不好。
我就向他请教起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和胡萝卜丁一起炒,然后的煲好的饭拌一拌再焖一焖。
于是,我就找隔壁的大叔买了一根胡萝卜。
这个有趣的事情,使得今天做菠萝饭时,我一直开心到想笑。
当然,菠萝饭很成功。
流淌着文艺气息的菜市场。
住老房子时,离家两个红绿灯的位置有一个菜市场,不管什么时候去都流淌着文艺的气息。
在买菜的高峰期,每家似乎都很忙,但有几家摊主即使很忙也很细心。
有一个卖牛肉的女摊主,每次去买牛肉时她都问你要哪个部位,然后她小心地把你要的牛肉割下来。如果你需要,她就用刀慢慢地帮你把牛肉切好。这些都还不算好玩,最好玩的是,她穿衣服很讲究,有时甚至穿一个旗袍帮你切牛肉。
离她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海鲜档,后来才知道,那是她哥哥的档口。
哥哥和嫂嫂也很认真,不管你是买鱼还是买虾或者其它海鲜,他们都帮你处理得干干净净,你回家只要用水一冲就可以烹饪。因为他们家服务特别好,从来不买鲍鱼等海鲜的我,不但买还学会了做,家里的饭桌也因此丰富起来。
有趣的是,妹妹与哥哥嫂子处得特别好。有一次我去买牛肉,妹妹刚好在哥哥的海鲜摊休息,妹妹就向哥哥撒娇,让哥哥过来帮我切牛肉,哥哥果然是疼妹妹的,二话不说,就帮妹妹把活干了。
在菜市场不是很忙的时候,这个菜市场就变成了临时公园。
在门口卖水果的大妈,头发花白,但仍穿着比年轻人还时髦的小短裙、长筒靴,或拿着麦克风唱歌或对着IPad跳舞,她家的老头儿总是很宠溺地看着她,偶尔有客人来,老头儿也舍不得她干活,赶紧自己招呼客人。
但忙的时候,大妈对工作也毫不含糊,对客人非常热情。
菜市场还有几家的摊主喜欢把收音机或播放机挂在菜摊的柱子上,不忙的时候听听评书、听听音乐或是听听新闻。
有几家摊主会自主组队,闲起来时找个桌子,坐着打牌。
每次去那个菜市场,我就会想,这个菜市场的人以前都是文艺工作者吗?怎么这么好玩?
因为搬了家,我已经快一年多没去看那个菜市场了,还挺想念那里的文艺气息。
菜市场边的花店。
我住的地方,基本上每个菜市场旁都会有一个花店,而且有且只有一个。
一般花店都不大,里面的花也并不名贵,都是些日常的品种,偶尔也会有些特别好看的花。
这样的设置很怪但似乎也很合理。
菜市场是人间烟火,而花花草草似乎离诗和远方又近一点。把它们俩个放在一起似乎矛盾,特别是菜市场中的菜摊、肉摊以类而聚,以多丰富着老百姓的餐桌。而花店孤零零地在菜市场的边缘,似乎并不能为顾客提供太多,存在而似乎又没有存在感。
事实上,这样的设置可能会给女顾客们提供了一些期许。
比如,在情人节等女同志们关注的节日,她们也许希望丈夫去买菜的时候顺便给自己买束花。比如,买菜出来突然看到花店里有自己心仪的鲜花,也许会让人突然心生欢喜。再买上几朵带回家,心理上会感觉站在厨房的自己有点文艺,甚至是个被生活宠爱的小公主呢!
在菜市场取钱。
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年轻人很少带钱。比如我,身上压根就没有钱。
但家里也有需要现金的时候,比如孩子到学校需要现金。我一般是过年的时候会去银行取点,一些作为压岁钱、一些作为孩子的零花钱,但也有花完的时候。
有一次孩子上学急用钱,我又找不到银行卡,一时不知道怎样才能取到钱。
到菜市场买菜的时候,看到阿婆们买菜用现金,突然灵机一动,问卖肉的摊主能不能给我换几百块钱。摊主竟然爽快地答应了,把放钱的小桶拿出来,把里面所有的百元大钞找出来,凑了800元给我。我当然也不会白拿,马上用手机扫码支付等量电子货币,还有日后经常光顾他们的肉摊。
现金和电子货币之间虽是等量交换,但摊主爽快的态度依然让我感动,感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关于菜市场的趣事还有很多,一时难以书写完毕,还有一些待日后慢慢发现、慢慢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