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5 人格

2015 人格

作者: 陈原 | 来源:发表于2016-01-06 16:17 被阅读60次

    #生命的组成# 当我日益回归实际,回归编程后逐渐发现,人的能力真的有极限,因为我感觉到心理学和哲学的远离。但我不能就此打住,为了生计,我必须先成为一名软件设计者,甚至是软件开发者,我要依仗文字冻结它们,望日回归,文字是人生命重要组成部分。 6月24日

    #心理学哲学# 在关于高级神经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初步的结论——生理现象可以划出心理学研究范围。为了说服同行,这个结论必须找到科学哲学证据。主要的问题是要说明,为什么生理现象有别于心理现象,划出学科边界以外是基于什么原理。 3月5日

    #人格# 不以婚姻为目的的交往不是大流氓,但不以统一心理学为目的研究者就是大混蛋。认知神经研究者就这么一群大混蛋。 2月15日

    #人格# 心理与生理的区分基本掌握了,心理现象的本质与哲学的问题,似乎剩下最后一个任务,就是厘清反射弧的形式或实质,包括其功能的生理实现方式,和逻辑原理。 2月15日

    #人格# 鸿沟现象还有人认知本身的规律,当我们看火烧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化学现象;看到汽车在路上跑,认为物理现象。我们的认识活动是基于感官特性,还有被感知的对象的特性。木材燃烧是化学现象,火烧起的气流是物理现象。同理,刺激产生的神经活动是生理现象,这些神经活动也会产生心理现象。 2月15日 2

    #人格# 想到了一点,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是两种独立稳定的力的系统,故可分开运动。那么心理与生理诚然有相似性。那这两种稳定系统由什么来维系呢?我想到了人的基因,就像人脑遗传一种控制的功能,当然大脑也可能遗传了一种解释神经电信息的功能,就有一种固定的解释模式。 2月15日

    #人格# 心理与生理的区分在「确立心理研究对象」上有重大意义。目前基本分出了生理和心理,但还不够的通透。主要是对「生理概念与心理概念的」这种明显鸿沟现象产生的「原因」,把握不够。就轮船设计与水分子的例子而言,为什么会有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 2月15日

    #人格# 读了些共和国早期心理学者文字,发现虽然他们被某早期运动观点所感染,但学者始有学者求真知品格,观点还是很客观和耐读的。另外发现这批人很喜欢用“辩证”和“矛盾”这两个字眼。我在想在非意识形态上这是什么意思,辩证是一种观点有潜在因素未被察觉;矛盾就是事物的特征、特性、性质。 2月15日

    #人格# 单个肥皂泡进行分解切片,关键你是分解来做什么。你选择的分解方式决定的了分解结果的用途。我以为将意识流分解完整的反射弧可以研究意识,将意识分解为观念只能研究意识的内容。故冯特的心理结构分解不适用于解释意识过程。 2月15日

    #人格# 我以为格式塔心理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但这条原则并不意味整体不可以被分解还原。关键是明白还原程度和用途。在某程度上,冯特的心理结构分解和机能主义意识流、格式塔心理并不矛盾的。意识流就如飘浮在空中一段时间的肥皂泡,你可将意识分解为时间片断整体皂泡,亦可将静态 2月15日

    #人格# 一枪就可以毙了认知神经研究者,你觉得轮船设计与制造需要请化学家解释水分子原理吗?!神经生理研究就该乖乖留在生命科学,不要插只脚进来心理学。生理与心理界限,就像是物理与化学的界限,有相关但不能越界,去研究各自专门的问题。社会、文化、人格不需要用生理来解释。 2月14日

    #人格# 认知科学想统领心理学,我以为只是科学主义者贯常的痴心妄想。第一,“认知”本身就不能全面概括心智现象,认知过程只是意识过程的反射弧的一部分;第二,生理和心理有一条明显的鸿沟,意识现象只能用心理解释,不可以或不必要直接用生理解释。例如情绪,情绪用大脑生理活动解释是不得法的。 2月13日 3

    #人格# 神经生理研究用于解释大脑意识功能,是有意义的;但是将神经生理直接用于心理应用,例如经济行为,我以为简直是发神经。认知神经科学这帮SB。 2月13日

    #人格# 人的各种生存功能,包括四肢五官的功能,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人是一种复合的有机体,由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协作组成,这些有机体的存在,要么实现反射弧的一节,要么为反射瓜提供实现的环境和条件。 2月12日

    #人格# 发现心理活动的本质。心理过程或意识过程就是一种特殊的反射弧。这种反射弧较无意识的反射复杂多变,主要是大脑神经的诸多功能的介入,便反射弧的“长度”能无限的延长,并且反射活动各种元素均可改变,用于达到最大限度适应环境的可能,以延长有机体存续时限。 2月12日

    #人格# 丁瓒的心理学观点很棒,原来共和国早期也有这么赞的心理学者! 2月11日

    #人格# 谢切诺夫的反射论观点的确驳倒了身心平行论,但谢并没有将平行论揽入怀里,因谢认为一切心理活动源外界刺激,并不解释刺激更多的性质,也就不能说明心象有平行于身体的现象。由于人心有记忆和联想的功能,故刺激不必是具体的,也不必当下的,而人心还控制功能,这些都是身心平行现象的条件。 2月10日

    #人格# 很惊讶的发现,早在19世纪末,在科学心理提出后的不久,心理研究已经去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对心理现象的生理原理和意识过程都到很高的水平,但如何过去一百多年,心理学依然未能统一?!我以为,还是科学主义者的狭隘,过分拒斥形而上学的原因。 2月10日

    #人格# 研究大脑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大脑是人体器官之一,与其它器官必有联系和区别;第二,心理功能是一种高能神经功能,其与低级神经中枢功能必有联系和区别。例如低级神经中枢全都表现一种无条件反射,随神经中枢的进化,其所表现的反射功能也在进化。 2月9日

    #人格# 我不是学生物的,不可能在生理研究上有过多的深入,我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我要在生理与心理之间寻找一条界限,以此作为构建人格理论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一系列的理论假设,例如大脑有判断的心理功能和判断功能的意义。生理学则从神经组织层面证明这个功能的存在。 2月9日

    #人格# 研究分理论和应用两种。前者总结客观规律,追求理论解释的「信度」,后者分析这些规律如何应用于实际,注重实际预测和控制的「效度」。理论研究多依靠理性猜想,辅助于应用提供的证据;应用研究多关注具体场景,借助于理论提供推演指导。 2月9日

    #人格# 有机体(动物或者任何生物)进化出任何生理功能,都是为了续存,或协助续存的。这些功能不见得都是直接完成这个任务,因为从环境摄取未释放的能量是很艰难的,而持续的摄取就更难,必须协作。心理功能是一种高级生理功能,意识过程就是协作重要的一步。 2月8日

    #人格# 灵魂追求生存的原则从哪里来?这似乎不是必然是结果,而只是偶然的事实,是能量运动的一个偶然事件。生命的出现和进化只是能量运动无意的结果,是能量在地球这个特殊星球上特殊的运动结果。 2月8日

    #人格# 「固定的目标与变化的手段」,我以为这是詹姆士较亚里士多德更深刻的对灵魂的总结。灵魂是能量释放,但灵魂不仅是单一能量释放,而借物之体追求固定目标——生存。灵魂将自身能量不免费的释放于空间,而是用来寻找未释放能量,摄取它来续存自己。 2月8日

    #人格# 心理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学习。一条经验记录进入大脑记忆组织,几乎没有任何生理变化,但是,所有心理状态都可能被改变,从而也改变人的行为;一次的经验学习可以造成抑郁症,也可能让人正向的正长。这种正负方向的行为特征改变现象都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心理学。 2月6日

    #人格# 生理与心理之间界限是很微妙的,划分它们也是极其重要的。生理指生命原理,分为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等多个层次; 心理指心动原理,这个‘心’比较难理解,举例理解如,大脑神经组织有传递和存储信息的功能,但不对信息进行解释,心就对这些信息进一步解释和运用,其规律即为心理。 2月6日

    #人格#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功能的进化,有机体进化的目的都是为「延长自己生存期限」;例如从细胞进化出细胞器吸引能量进行最基本的生命维持的功能,到人追求上帝救赎,希望灵魂长存的大脑幻想功能。在这个谱系中,有更好吸能量的组织与器官功能,有维护生存环境的反射运动功能,有未来计划的理性功能。 2月5日

    #人格# 反射只是有机体功能的一种,可观察的反射属于空间移动的功能,有机体进化出各种层次的功能——分子层、细胞层、组织层等。理解「功能」至关重要。「功能」本质是一种能量置换——信息传递、力和空间移动,从分子层思考有机体的进化,感觉很诡异,例如大脑怎么知道进化记忆信号来延长反射弧? 2月5日

    #人格# 有机体都进化得某一特殊功能,由于有机体生存在一种特殊的环境里,组成人身的大量有机体很多时候只是为其他有机体提供生存环境。像皮肤与内部组织,营养循环系统与全身组织等。空间移动、觅食求偶、学习思考这些都是高级功能,是大量不同种类有机体相互协作的结果。机体反射只是功能的一种。 2月4日 回应 1转播 删除

    #人格# 我是从「意识活动过程是一种反射弧」联想到了任何有机体进化出适应环境的反射功能,但是将反射用于大脑以外的一些有机体发生了困难,这些有机体似乎只具有某种被动的「功能」。故“反射”不足于一般概括有机体形式的运动属性。应对环境刺激的「反射」只是部分有机体的功能。 2月4日

    #人格# 人心(指大脑)是一种高度进化的有机体,其较一般较低级进化的有机体,除了进化了延长生存时限的功能(通多种有机体组成的大型器官),是同种的。这就像摩天大厦和一间简陋的草屋。故了解人心形式本质,可透过了解最简的有机体。 2月4日

    #人格# 做研究有时候容易迷失,而直觉会高度防犯这种迷失,故忽然产生从生理角度研究人心功能的意义。其实完全有意义!我要构建一个很精确的理论模型,用于解释人格差现象(性格),预测(职业)和控制(精神症)人的行为等,那么这种模型越接近物理生理层面,越精确。 2月1日

    #人格# 为了验证在人心或大脑功能上的猜想,我的学术咸猪手又伸了出来,伸到了生理学小姐的大腿。 1月31日

    #人格# 想得有点远,我倒没兴趣发展什么学派,我只是想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构建一种完全的可靠的人格理论。理论的范围和研究方法是要参考过往的研究者经验。反省法是行得到通的,例证就是数学。数学的研究是高度思辨,但是很少有人质疑数学不可靠。原因就是数学的反省确证模型相当精简。 1月30日

    #人格# 按目前的发展态势,我似乎在建立一支心理学研究学派。参考各历史学派的发展经验,如所言成立,我在想这种高度思辨的学说使用什么研究方法?不反对实验,可是明显我倾向于内省,我想到了布伦塔诺的反省法,因为我也想了自己提出的知识标准,布的反省研究——通过相互交流反省经验改进猜想。 1月29日

    #人格# 对生理功能的研究让我注意到了一个可能的事实,所谓的高级的心理过程,其实只是“低级”基本的生理过程的复合的表现。有机体可以根据需要进化出各种可能的生理功能,而对这些生理功能的根本了解,尤其对完成心理事务的角色的了解,便可对心理过程进行精准的猜想,无需实验。 1月29日 回应 1赞 删除

    #人格# 为了适应环境,持续存在,大脑执行意识发生条件反射的功能是一系列的过程,此过程由大脑不同的子功能部分协作完成——控制、感知、判断、记忆等。而任何功能都是为某种目的进行选择。人适应环境进的多种选择,显然是这些子功能协作的结果。 1月29日

    #人格# 开始关注「功能」这个概念,因为它将会成为重要的突破口。人体其实就是由一集功能器官组成,而大脑就是一复杂功能器官,心理现象也是此器官功能的表现。刚回顾了机能主义,很受詹姆士的观点启发,有机体的重要特征就表现某种功能——为某种目的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有某指导规则并消耗能量。 1月29日

    #人格#冯特的贡献有,第一,统一生理与心理的关系,批驳身心二元论;第二,改造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实验内省法用于研究心理现象。但是我在想冯特犯一个错误,就是有效的实验——得到客观的结论——有前提条件的。条件是假设待实验的猜想是客观的,故建立复杂学科,光有实验不够,天才的猜想很重要。 1月29日

    #人格# 「研究‘经验’」的说法是有问题的,真的意思是任何「研究都有经验」这一步。只是心理学以外的科学经验内容指外部世界,而心理学是指向自身——经验过程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但是,我们更仔细的想,其实心的活动也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对其观察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的。 1月28日

    #人格# 本来科学一般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心理学一般被认为最好划在社会科学,但是冯特用了一种奇特的分类法,将心理学划出自然科学,也划出了社会科学。冯特认为心理研究直接经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这个结论切实,但需要相当多的脑补,因为「研究‘经验’」的说法突兀。 1月28日 回应 1赞 删除

    #人格# 单一精神分析理论不能构建完整的人格理论,过去精神分析研究者一直未能统一心理学,建立让人满意的人格理论,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实验心理学的合理性,从更精确心理活动层面解释人心活动。 1月27日

    #人格# 研究「内省」过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心有一活动记忆区,此记忆区分给不同心能使用,内省和一般外部观察似乎是同种类的过程,都是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解释。内省是来自记忆库和当前活动记忆的感知。经验经验就是经过验证,验就是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对。故内省过程规律还有助解释知识确证。 1月27日

    #人格# 抑郁是种无声的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抑郁和哭均是人心受伤后的状态,只是抑郁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的隐秘心伤。抑郁致伤原因、呈现状态和治疗方式,均与用糖果止住小孩子的哭完全不一样。 1月27日

    ++++++++++++++++++++++++++++++++++++

    #人格# 对人心活动现象的本质认识,得先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类。显然人心活动都是为了有机体续存,但是人心进化的所有功能不都是直接达到这个目标的。故心理任务,或者叫人心(为了续存)有哪些基本的活动种类。因为一任务可能重叠了很多内容。例如计算机程序就是多条指令的组合。 1月26日

    #人格# 什么叫控制功能?控制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那你想干嘛呢?所以控制功能主要是通过为非程序化事件建造行为指令,并执行之实现。执行程序化的指令当然也是控制。只是非智能,智能控制重要表现就是,为续存动态建造指令。 1月26日

    #人格# 人心进化出控制功能的意义已经很明确,面对多变未知环境主动适应的能力。人心非程序化的控制功能就表现出一种主动现象,自我意识只是主动能力的一种表现。人心为非程序事件建立行为指令,还是有一个恒定的依据,那就是有利于续存。 1月26日 #

    人格# 主动适应环境大大提高有机体续存的可能性,因为有体机能主动适应未知,甚至开拓未知,例如人早已拷问自己与上帝的关系。CPU不具有主动性,故其控制器只是对人心的一种不完全实现。 1月26日

    #人格# 研究CPU控制器的原因是搞清楚有机体进化出控制这个功能的本质是什么,又有何意义,这种功能如何实现这种意义。初步答案是,控制功能将动物和植物区分开来,动物具备了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某些植物有记忆功能,但缺乏一种中心的控制器官,只被动适应环境。 1月25日

    #人格# 计算机是对人心部分功能——执行以多条指令的程序的计算功能——的模拟。第一,人心不只是有「计算」的能力,计算只是一种符号变换的事务;第二,在生活中某常规事务,人心才会发生以程序形式行为,人生活很多时候没有固定的指令,是临时生成指令,并且可以改变指令。 1月25日

    #人格#人格研究新突破!一直很疑惑怎么解释压抑现象,那个可用意识、自我、统觉等指代的心理现象或能为何物何现象,经仔细思量发现(主要从计算机CPU结构获得启示),心器除了进化了感知、判断和思考,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功能,就是控制。 1月24日 回应 1转播 删除

    #人格# 在整理心理行为现象知识过程中,对于负责执行行为(感知判断和各种心理功能)的主体为何物发生了困难(该主体接近常见对意识的理解)。因为发现曾想到过的“自我”和“统觉”都不能确切表达这个主体。自我是有别本我和超我的人格部分,用其指代会发生混淆;统觉只是一种‘觉’,不全面。 1月23日

    +++++++++++++++++++++++++

    +++++++++++++++++++++++++

    #人格# 精神疾病的症状可能只是某重大创伤记忆的反应。轻伤记忆唤起我们可能会哭,重伤记忆的唤起就会出现生理障碍。治疗的原理当然是了解这种创伤记忆的活动原理。这里最重要的两点就是,何为伤?何为重?是否是伤,有多重,由受伤主体的主观因素(价值参考以及器质功能上的差异)决定。 1月22日

    #人格# 精神分析这个词已经揭示了弗洛伊德的理论重点。弗洛伊德的第一个贡献就是尝试从心理层面(其他人只从生理层面)寻找精神疾病的致病原因。什么叫心理层面?心理与生理相对,关注的是精神实体的活动现象,精神重要特质就是有记忆,而生理对象,像人的器官,没有记忆只会对刺激机械式反应。 1月22日

    #人格#对人格分类的最大困难在于,被分类的对象是‘动’的,这对于我们已经掌握的静物分类知识提出了挑战;其次,被分类的对象看不见真身,能感觉的行为是极其表面的。荣格提出的一般态度与特殊心理功能给了我们很好的对‘动’物分类的启示——对人格分类转向了对意识执行机制及意识目标对象的分类。 1月20日

    #人格# 类型?态度?意识?荣格认为:类型是许多个体的一般「态度」的特殊模式,其实就是多种态度的某种组合,而态度是一种状态的描述,是个形容词,态度不是一种主体,而是某种主体的属性,这个主体就是意识记录。故要解释态度,从而解释类型,先厘清意识记录在人格塑型上的原理。 1月20日

    #人格# 我认为始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或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格(心理学)理论的正统或主流,当然这个主流不只是弗洛伊德,而包括其后的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和霍妮。行为角度和人本角度都只是意识的一种侧面角度的理解,不足以构建人格心理理论。 1月19日

    #人格#虽然荣格对心理功能用于人格分类存在不足,但是他提出这个概念对构建人格理论非常重要。因为,灵魂除了有为了续存目标消耗能量特性外,怎么消耗,也就是消耗方式也是灵魂本质特性。「能」与「不能」将灵魂和静物分开,有多能将灵魂分为高低等级,人派生自一个形式,有相同的「能」但程度不同。 1月16日

    #人格# 弗洛伊德的三我就是对意识(记录)特性的刻画,但是这些意识记录构建的目的,意识执行的意义,老弗是忽略的。这方面的人格规律就是阿德勒和荣格贡献的地方。 1月16日

    #人格#「本能」的「本」很好理解,本质;而「能」则除了暗指能量外,主指「能力」。人为了续存发展的本能力除与低级动物所具有肢体能力外,还发展了智力能力,这些能力大大提高了人适应环境的可能性,大大加长了人自我续存时长。荣格首次系统发现这些智力能力:感知(知觉直觉)和判断(情感思维)。 1月16日

    #人格# 「本能」是人格理论的核心基础概念之一。人格有别于猫格狗格,人本能比较动物本能要复杂。但灵魂(动物或有机体)都有本能属性,故人本能只是动物的某种逻辑升华。趋利避害是动物本能,但是何为利何害则非常不同。故本能除了消耗能量,有一个目标属性,目标实现是为了灵魂的续存。 1月16日

    #人格# 细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观点后发现,他与弗洛伊德的分裂没有客观道理,因为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并不矛盾,看来弗洛伊德是个心眼很小的人,至少他的科学素质不合格。先后跟两跟随他,拓展他理论的人决裂。 1月15日

    #人格# 弗洛伊德对梦的研究有好一些意义,第一,弗指出梦是一种心理现象;第二,在梦中任何意象都有隐意,是潜意识存在的证据;第三,因为在梦中压抑潜意识冲动的力量减弱;第三,所以梦是一种有利于研究潜意识和心理现象的载体; 1月15日

    #人格#心伤怎么治?治疗「被打」心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颅清除被打的事实记忆,但显然做不到。一种可行办法是,反扇对方一巴掌,在脑内增加一条「反揍」的事实记忆。从这个例子可看到,心伤以及治疗都是大脑的记忆的变化,当然这变化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变化。总之,伤就是妨碍了续存,治就是促进续存。1月15日 5回应 1赞 1转播 删除

    #人格# 人体外伤是组织受到物理的挤压变形超出一定程度的结果,例如用小刀划破皮肤。“伤”有一个受体及受体的逻辑边界,还有外力的因素,那么心伤是怎么一种“伤”事件呢?当我们在街上被扇时,脸痛不是心伤的主要原因,「被打的事实」这条记忆造成心伤,造成“伤”是因为该事实损害了续存。1月15日

    #人格#心伤的形式有很多种,故治疗的方式和可能性都是有差异的。当我们在大街在被一个陌生人扇了个耳光,治疗的方法很简单,反扇对方个耳光,你就好了。但很多心伤是很难捉摸,也很难冶,例如女朋友跟别人上床,小时候的阴影等。这也说明为何要建立一套精神分析理论。 1月14日

    #人格# 我怀疑心理患病原理是很简单的,它是一种严重的心伤。例如,精神病(有生理症状)只是一种重度的精神病,精神病只是重度抑郁,抑郁只是重度焦虑,焦虑只是重度伤心。由于人格差异,心伤的标准是主观的。那有病怎么治?事实我们每天可能都在治心伤,不是吗?重度心伤不是一样的治吗? 1月14日 回应 1转播 删除

    #人格# 到底是无意识还是潜意识?这个问题我一直从静态结构理解,认为没有无意识,只有潜意识。老弗是在早期的人格的解剖模型提出无意识与意识(和前意识)的区别,那么如果无意识是指一种主体不知觉的状态的话,有无意识状态,两者事实不指代一个东西,不矛盾。 1月14日

    #人格# 弗洛伊德与阿德勒分裂有他们个人原因。在我看来,两人理论重点不一,不存在严重的矛盾。老弗关注人格普遍理论和在神经症上心理病理,阿德勒更像社会心理学者,注重理论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上的应用。阿德勒的某些观点并不与老弗相悖,但是从老弗的角度他可能感觉到了威协,故启动了防御机制。 1月14日

    #人格#我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认识是自来教材和心理学史,我没有真正读过老弗的原著。可能是焦急的原因,我第一次读嫌老弗阐述太慢,可能是照顾入门者原因,我几乎在跳读。但是静来想一想他的一些观点,发现,其实即使是心理学史也不能很好还原当时心理学的发展,还原老弗作为非主流的困难,故要静心读。 1月12日

    #人格#本我是先天的经验,例如人莫名怕水;自我是后天个人经验;超我是集体经验。弗洛伊德很喜欢用本我说成本能,把超我说成外加自我的约束,其实是不对的。自我挫败经验一样对人有约束。三我本质差别在于意识于「我」续存的长短。本我的快乐原则是短视,自我的现实原则是平视,超我的理想原则仰视。 1月12日

    #人格#「鱼会咬人」对听过的人,见过的人和亲身经历过的人,可怕程度是不同的。故不同的意识对同一主体的价值度是不同的,同一条意识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度也是不同的。而意识和知识对不同主体的来源也是不同的,三我只是对这些记录的一种分类,而所谓三我竞争只是主体面对刺激时意识价值冲突的表现。 1月12日 2

    #人格# 弗洛伊德的三我模型主要关注脑内心理现象的运动关系,相当的直观,但是不够准确。大脑作为一种信息仓库首要表现为一种静态结构,目前推测这些生理信息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可称为经验(知识)的记录,例如鱼会吃人;第二种,用于实现续存的意识的记录,鱼很可怕。意识较知识于主体有价值判断。 1月12日

    #人格# 最近研究的弗洛伊德的释梦技术,昨晚作了这个梦后,半意识里记下了这个梦(大部分场景),弗的推测是有道理,梦里的意象都是有隐意的,老家,卫生,同学,擂小强都是我生活中的经历,想说但没有说过来的事,我想老家,想有人帮我打扫卫生,欠老同学一顿饭,想修理小强的不检点行为…… 1月12日 5

    #人格# 一个梦,我在老家以外的一间房子与一帮人吃饭,席间有人想喝水,我就近打了点水,对方喝了点便称水很脏,我到厨房打开水缸和锅,顿感恶心,骂了一句,你们怎么不搞卫生,然愤然离开,回到老家,侧门进后发现有很多旧同学饭桌上吃东西,还见老邻居小强,形似女,我竟然抱起其擂其圆圆的屁股。 1月12日

    #人格# 弗洛伊德在人有「生本能」前提下解释人格结构时,认为人也有「死本能」。这个结论是矛盾的。我以为,人只有「生本能」,「死本能的现象」只是人在环境中执行「生本能」的结果,因为只有部分个体死,其他个体才能更好的生,也就是续存。垂死的人本能还是求生,但是他的继发过程会升华为自杀。 1月10日

    #人格# 有人说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抹煞了人的本质。从这个角度说人的本质,我以为人不仅有动物均有的为了「续存」的激发原发过程(吃和性交),也有将「续存」转移到未来甚至外界的继发过程(思考、创作),人的本质在于这种将这种「续存」目标转移的能力。 1月10日

    #人格#“艺术是力比多升华的结果。”关于这个结论,我以为灵魂有追求持续存在的本能,那灵魂的躯体时长不过百年,任何性与食以外的灵魂活动均为力比多升华的结果,只是程度的不同。也就是说,灵魂进化早已复杂到将本能目标转移躯体以外,寄望自己永存于外界。 1月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5 人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bx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