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回了一下家乡,感触良多。主要集中在买房和生孩子的问题上。当然是来自各方对我的批评指正啦。财富自由的朋友不适合看这篇文章的,有朝一日我财富自由后,就会回来删掉这篇文章。
买房
我的同学们貌似都买房了,亲近的、不亲近的、群里看到的、朋友圈瞄到的,都买房了。同事也有买房的。大部分都是贷款每月供的,有的家里给一部分首付,自己再去借一部分钱,大家都这么做,也没见哪个供得开心、借得开心的,或许是我还没遇到或没了解到实情,也可能是我目光短浅。反正我要说的是,我不会在国内做贡献的,也不会供房,更不会借人家钱去给首期。15万欧在塞浦路斯买一套全家移民多好?为什么要200万在广州鸟不拉屎的地方买套二手房呢?如果说投资,有闲钱买的才叫投资,你每个月省吃俭用供的都能和投资沾上边?其他对体制的见解就不要讲了,要建立和谐社会。
有的人说生了孩子,要学位,所以迫于无奈买房;有的觉得租房没有安全感,随时被房东赶走;有的觉得有房才算是一个家;有的觉得有房才好结婚;有的觉得有房别人才看的起你……
我想说的是,所有的理由其实都是活在别人的眼里,别人眼中的你,是否有那么重要?别人对你指指点点,但是并不能把你指向成功,大部分还是靠自己的努力。以我的经历来说,别人对你的印象或者看法,好与不好,无非就是你的谈吐问题、举止是否得当、为人是否诚信可靠等问题,而不是看你有没房、有没车、有没物质上的各种“必须”品。
我曾经宁愿分期购买各种新奇科技产品,也不觉得分期买个房子会比这开心。原因很简单,买科技产品我能体验到前沿的科技产物,对我的职业生涯是有影响的,而房子对我的职业生涯半毛钱影响都没有,难道我去面试,面试官会看你是否有房子才招你吗?难道我去融资,投资人看你有没买房才肯投你?所以,把钱花在刀刃上,是我最好的决定。什么物质的东西,最终还是会有的,不可一蹴而就。让自己活在水深火热中,每天都是在生存,而不是生活,这和山顶洞人有什么区别?
生孩子
三姑六婆问:是不是得了不孕不育?我就笑了。
讲真我不喜欢小孩子吵吵闹闹的,我除了睡觉,都会有事干,有事思考,有新东西要学。人正值青壮年,为什么就要为养家糊口来牺牲掉进步的时间?20几岁,就别过70岁的生活,好好在年轻时多做事,多赚钱,以后的路才好走。难道你想你的孩子每天早操跳的是小苹果吗?你知道为了不跳小苹果操花的代价有多大吗?而花的代价哪里来?当然是年轻时储备的物质基础。我还有机会到国外一流学府深造,但是不是从小就能出国,还是有遗憾的。所以我非常想我的后代从小就接受更完善体制下的教育和环境熏陶,顺带还有给我母亲更好的社会保障,去一个真正尊重公民的地方生活。在没有能力移民之前,我是不会考虑后代的,还要买进口的奶粉尿布,多累啊。
不要评判别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没有好坏,也没有优劣。我从来不羡慕别人的成功或者物质上活得很好,因为迟早我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好羡慕,不如花时间优化到达目标的路径更好,瞎YY能成事才怪呢。
该到达的彼岸终会到达,急功近利会模糊双眼,让彼岸越来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