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啊我不会!我要死掉了……”听写还没有结束,小D又开始大声嚷嚷。我用眼神温和地看着他摇头。他收到我的信息,撅了撅嘴,气呼呼地趴在桌子上,放弃了听写。
我一边听写,一边快速移动到他的身旁,趁空悄悄对他说:“你先休息一下,多做几次深呼吸,老师一会儿帮你。”
听写完毕,刚好下课铃响起。我让他带着语文书,到教室外面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
“又着急了?”
“嗯。”
“着急是好事,说明你很在意你的学习。你想要听写到100分,对吧?”
“就是,我想要全部写对,可是怎么写也写不对。明明昨天晚上妈妈给我听写,我都会的。我这个脑袋……”他说着又开始激动,用拳头锤自己的脑门。
我轻轻握住他的手,柔柔地说:“写不对就写不对。我们再来记一记,肯定能想到记住的办法。来,我们先做几次深呼吸。给身体好的呼吸,大脑就会很轻松地记住你想要记住的东西哦。”
几次深呼吸后,我们把书翻到《词语表》。
“我报一个词,你就在我手心里写一个,不会的就告诉我。”
“好。”
“这个字我为什么老是写错啊?我写了很多次,很多次,很多次……”他指着“猫头鹰”的“鹰”,又开始起情绪。
“你错的哪儿呢?再到我手心里写一写。看看自己能不能找到老是出错的那个地方。”
“我知道错哪儿。我老是写一个单人旁,就是记不住两个单人旁。”他指着“鹰”字上面的部分说。
“来,多看一会儿这个字,直到字印在脑子里。然后用左手描一描脑海里的那个字,确定是不是真的看得见。”
他闭眼,描,睁眼,确认,没错。
“老师,我一会儿就会忘掉。因为昨天晚上我也用这个办法记这个字。当时记住了,今天就忘记了。”他忧心忡忡地说。
“你见过猫头鹰吗?”
“好像见过又好像没有见过。”
“不管以前了,我们两个人现在一起来看看猫头鹰。”我故意把“两个人”说得很重,拖音很长。
我打开手机,让他看猫头鹰的视频。
“哦,原来它长这样啊。我以前在电视里看见过的。”
“你以前看见它在做什么?”
“它在飞。我知道它会抓老鼠。”孩子的脸上有得意的神色,开始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起来,“它晚上飞起来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抓老鼠可厉害啦……”
“你知道得可真多。我也喜欢上你说的猫头鹰啦。这个‘鹰’字还可以组什么词呢?”
“老鹰。我好像也见过老鹰呢。你让我看看,是不是那个天上飞的东西。”
我和他一起看了老鹰的视频。他很欢喜地说:“对啦,对啦,就是它。它的爪子很厉害,会抓小动物吃……”
“这是猫头鹰,这是老鹰,你发现什么?”我故意把“鹰”字说得很重。
“他们都是鸟儿。两种不同的鸟儿。他们的爪子都很厉害……”他突然停住不说,仿佛在思考什么。我静静地等待。
好一会儿,他跳起来大叫:“我记得住这个‘鹰’啦。你是一个人,我是一个人,我们一起看猫头鹰,看老鹰……两种鸟儿,两个人看……对,两个单人旁。一定不会忘记了。耶,我会了!我会了!妈妈再也不会因为这个字写不起批评我了。”他的脸色泛红,两眼闪着光,兴奋地在我的手心里把“鹰”写了一次又一次。
小D写左右结构的字,经常会反着写。读书的时候,总会跳字错字,最痛苦的是听写。每一次听写,他都要在家里写很多遍,但是一到学校里听写的时候,他又会错很多个。因此,他在听写的时候,经常爆发情绪,甚至有一段时间,产生了潜意识条件性情绪,一说到听写,就开始各种“作”。我常常在班上表扬他的努力,也经常对他进行个别辅导,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始终无法彻底解决他记不住字的问题。孩子在写字上找不到成就感,导致写字时消极情绪时有爆发。
此次辅导,孩子前期对“鹰”有知识埋藏,通过视频激活孩子的知识埋藏,同时利用“鹰”的形象编码,使之与“鹰”字的抽象编码相对应,通过多元表征,促进知识的记忆。这个记忆的过程,孩子是在看视频的过程中,自己顿悟了识字的方法。这一次辅导,不仅让他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开启了他学习生字的兴趣。近段时间,他甚至喜欢上了听写,经常来找我在手心里听写生字,把挑战听写当作了一种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