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寒假来临,带着喜悦与放松,我和儿子开始了寒假的快乐生活。
早上,我们可以八点多起床,侍弄好床被,收拾好房间,随便吃点早餐,手拉手步行去菜市场的路途是我们天马行空海聊的畅快时光。“,妈妈,我们经开区有多少路公交车呀?”“妈妈,世界上有多少种东西呀?”“妈妈,上次掉下来吊车的就是这个楼盘吗?”“妈妈,为什么时间不能停下来?”、、、、、、各种难度不同的问题被儿子轻轻松松抛过来,我应接不暇,能回答的就尽量挑拣人家简单易懂的词句解释,涉及容量太多系统性又强的问题只好叫他去看书,并顺势推荐给他相关的书目。偶尔低头看看干净的街面停留的从树上掉下的黑色种子,平视而去道旁树上突兀的鸟窝,或者抬头看看冬日暖阳映照下的不算太灰暗的天空,心里有时会浮现少许庆幸。
菜场是妈妈决定买什么菜,儿子决定提什么问题的地方,“妈妈,这是什么菜?长在土里还是田里?”“妈妈,土豆好吃还是藕好吃?”“妈妈,菠菜有营养还是韭菜有营养?”“妈妈,鸡肉里都有些什么营养成分?”“妈妈,美国人也吃这个吗?”、、、、、、全智能的“十万个为什么”就跟在后面,于是一边挑选,一边付钱,一边嘴里还得解释相关东西。忙不?的确忙。累不?当然累。烦不?应该烦。但是,那毛茸茸略微偏着倾听的小脑袋,那因为急切想知道答案的微蹙的眉,那似乎在对所听到的知识进行甄别的紧抿的唇,甚至是那熙熙攘攘的人流,那充满烟火气息的菜场本身,都在提示你,他是跟随你而来的,不管是这买菜的一路还是生命的一路,你有责任也有义务好好教给他想知道的东西,于是,又有一些庆幸飘过心中。
有人说“陪孩子写作业是要人命的活”,甚至还有人说“我准备好了房子车子保险请提前把你媳妇领走,辅导一下作业吧”,不难看出,辅导作业是有风险的,也是很多父母不愿面对的,虽然身为教师,可是面对辅导孩子这一关其实也不轻松。坦率地说,寒假,每天的作业时间里,真不是文字里写的那么温情脉脉。半天坐不到书桌前,磨磨蹭蹭才会掏出作业本,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又要上厕所,写两个题目又会看看妈妈在干嘛,遇到难题思考一会儿又会忍不住发问等等场景其实也时有出现。于是,终于又一次确认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概念,其实内心哪里没有失落,甚至于还偶尔飘过失望。说一点都不沮丧是骗人的,没有母亲可以强大到飓风刮过也纹丝不动。可是理性告诉你,这样又如何?可以继续吗?可以放任吗?可以放弃吗?不可以是肯定的!于是,拾起一地的生气,平复烦闷的情绪,换上温和的话语,用上坚定的语气,规矩该定还得定,知识的漏洞该补还得补。他就是这样,不管你是什么心情或者什么态度,他的改变只能等待父母的改变。其实,转念一想,也好,起码自己发现了他的这些问题,有发现才会有改变的可能。于是,再次有了庆幸感。
苟阿姨对于三个小家伙乐器演奏技巧的提升和舞台表演经验的累积从来没有忽略过,因为又抓住了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果断地要孩子们排练一个节目去参加单位的年终总结表演。虽然每次离家排练前,小家伙都万分不愿,絮絮叨叨地说又不能玩了,但最终还是会被妈妈带到指定地方进行训练的,于是不全情投入、舞蹈动作记不住这些问题就出现了。
曹老师两年来,从没有间断过三个孩子的吉他课程,不急不躁,耐心平和,有时候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投入的神情,再比对自己,满满的惭愧感就出来了。老师今天反馈小家伙的节奏感有些弱,速弹的速度上不去,如果这个基础练不好,今后待在乐队里是个大问题。其实一直都知道他存在这个弱项,只是没想到会如此顽固的存在。孩子急,老师急,其实我听到的时候也急,可是光急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全国知名班主任钟杰老师认为“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是父母真正的勇气”。我想,自己的孩子也有别人无法企及的优点,但是不能回避他某些方面比别人差的事实。庆幸的是,如今我们发现了与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剩下的也许就是一起想办法,通过努力和勤奋,通过思考和坚持来缩小这种差距了。
再一次明白了,在带着蜗牛散步的路上,有些时候,啊Q精神也是需要的。所谓庆幸,也许不仅仅是上天给了我们一个可爱的孩子,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人生的完整,也许还在于我们一直不缺席他的成长,见证他的优点和缺点,目睹他的成功和失败,时时不忘父母的责任与担当,和他(她)共同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