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了凡四训》读书笔记4

《了凡四训》读书笔记4

作者: 浅艾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8-02 23:27 被阅读0次

书籍信息:

书名:《了凡四训》

作者:袁了凡。

阅读范围:第10页至11页

主要内容:

云谷禅师于是问了凡先生:“孔先生给你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我实话告诉了他。云谷禅师说:“你自己觉得你应该得到科考功名吗?应该有儿子吗?”我反省了自己过去的种种行为,认为这些都不应该得到。经过科考而得到功名利禄的人大多有福相,但我却浮薄,又没有去修行积德,以培植福报,加上不能忍受繁杂的事物,不能宽容别人,说话随意不加考虑。至此,了凡先生的命由天定的观念开始逐渐发生了转变。

了凡先生认为:“他好洁成癖, 脾气暴躁易发怒,因爱惜自己的名节而不能舍己救人,说话太多会耗费自己的精气,喜欢饮酒消损精神,喜欢整夜常坐而不知道保养元气,养育心神等等这些应该是没有儿子的重要原因。”其余的过失与恶行还有很多,无法详细列举出来。

所思所感:

云古禅师的启发使了凡先生通过反省认识到了自身的诸多缺陷。如:“不能积累功德善行,缺乏耐心,度量狭小,恃才傲物,言语刻薄,这些都是没有福田的表现。”

在反省了自己不能考取功名的原因之后,了凡先生又总结了无子嗣的6条缘由:过分喜欢干净;脾气暴躁好怒;爱惜名声节操;话多耗费精气;喜酒消损精神;熬夜消耗元气。从反省自身开始,了凡先生对自己的人生和命运逐渐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人要想改变自身的命运, 首先要有自我反省的勇气和能力。了凡先生能够在云谷禅师的启发下,坦诚地审视自己过往的种种不足。这种直面自身缺陷的勇气令人钦佩。

同时,也让我明白,我们常常将不如意之事归功于外部环境或"命运"不公。却很少有人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不足。了凡先生的经历如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要不断反省,修正自己。

结合自身: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以往的我总是把自己当成受害者的角色,常感叹命运造化弄人。实则不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的程度决定着成就的高度,德行的厚度孕育着福报的深度。”之所以能辍学,是由于自己不够优秀,努力的程度不够。可能也因自己积累的善行不够,福泽显化得比较晚。

举例说明: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如螃蟹老师,茉莉老师,兰林小主老师等等还有很多人,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比较明显的成就,这与他们的努力和德行是息息相关的。虽然成就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非常努力,肯坚持,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脚踏实地地下苦工夫。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拥有一颗善良利他之心,愿意无私且不求回报地为他人奉献温暖。长言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命运往往有着奇妙的安排,就在我们毫无所图之时,惊喜却如春日繁花,纷纷绽放在生命的旅途。

反观自身平平无奇,碌碌无为。究其原因,一是做事缺乏恒心,耐心,常常三分钟热度。二是由于自身能力局限,虽无害人之心,却也很少身体力行去帮助他人,很少为自己种下福田。如此种种,今日反省,来日必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凡四训》读书笔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ka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