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以可诉,述予文字。
很久没有更这个系列了,可能只能将其解释为,阶段性地需要汲取养分和素材,才能用大脑的机制予以加工和思考。
最近积累了一些好玩的经历,我想称之为是“镜子效应”的小实验。简单来讲,就是将描述对象作为评价目标,来畅所欲言地发表感想及言论,但是描述对象实则是在模仿这一主体行为的。就像一个人照镜子,可以通过镜子的反射来了解和认识镜子中的“自己”;而这样的“镜子效应”,照出的是一些行为、想法、认知。
首先,先罗列一条共识:同一件不太好的事,如果同样是两个人做出来的,那么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解释比较宽容,而对对方的描述比较可憎。
如果,你面对一个与自己认知差离很大,相处不是很愉悦的人时。试着将自己化身成为对方的“镜子”,尤其是镜面模仿对方与自己差离最大的那些言语和行为,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反馈到对方的感官接收系统,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对方很容易会暴跳如雷。
所以,可以简单地顺推一下,你身处的环境和面对的人,都会成为你在生活中可能看到的“镜子”。你对不同对象的不同反馈,自然就会成为对方对你的评价依据。比如说,你只是将同事当做同事和合作伙伴,那么对方大概率也会将你排序和安置在他朋友圈的外围层级。大抵不会突破对等效应。
自己也遇到过这么一茬:离职将近一年的前同事,在某社交平台po出了一大堆对我的“控诉”,还特别煞有其事地贴了很多标签,诸如【毫无教养】【怨天尤人】……之类的,然后从自己的目光中进行了ta逻辑自恰的评价。
刚无意看到时,觉得还有点生气,但是转念想了想,也是能够理解了。我不得不说可能ta的这番评价在她自己的逻辑里是完全没问题的,甚至我还是很赞同的。因为在我们直接或者间接的沟通和合作中,我似乎就是在以她对我的方式反馈给她的,其中当然不能排除有我主观的感官和喜恶因素在。但是我在充当“镜子”的这个过程中,心理映射基本上是按照和完全符合之前我们po出来的共识的。
就是这么一简短的分享,我称之为生活中的小插曲,也突发奇想的想要用小实验的角度来剖解和分析一下这件事。
一般情况下,并不太爱做tips分享的我,这次却有点想通过“有趣”的这个小经历来分享一下:
● 我个人不太提倡精致的利己主义,至少站在个人的角度和思维层面来讲,社会属性是前置于利己主义的,至少在我们身为个体公民的社会生活中来讲,在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之中的生活节奏才是基调。
● 通过“镜子”是很容易区分三观不同的,只要多关注自己的行为、在事件中所处的角色,在意义场中的合理解释,就会比较容易养成从“上帝视角”来解读自己的经历。
●至于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当然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过,前置基础肯定还得是以善待人,只不过不同三观的人会对同一行为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你可以选择用对方舒适的方式来相处,但是自己可能就会比较辛苦地切换行为和状态;也可以用自己一贯的行为风格来处事,大可以抱着“懂得都懂”的心态,同时也要接纳来自非—同类人的不理解甚至是抨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