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已亥杂诗

已亥杂诗

作者: 心若向阳何需悲伤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11:56 被阅读0次

己亥杂诗·其五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即:到。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花:比喻国家。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相关文章

  • 已亥杂诗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浩荡离...

  • 已亥杂诗

    己亥杂诗 2019年 七月,天义建此美女帅哥群,有太多多年未谋面的同学在此相逢。感怀无限,胡言以记之,博君一哂! ...

  • 已亥杂诗

    月落星沉沦黑暗,凌霄乌啼晦茫茫。 梧桐凋碧凤凰泣,沧海竭泽游龙哀。 奈何疮痍斥满目,可怜悲恨迫胸怀。 六朝如梦空余...

  • 已亥杂诗

    乙亥年秋日,余见甚人,皆黄肤而白心,其语甚劣而辱母邦,余甚恶之。适又中美战之以商,故吾作此七言绝句以借古事而讽今耳...

  • 已亥杂诗

    己亥杂诗 无戒 满怀憧憬做勤人,惊醒迷糊又早晨。 整备匆匆行去了,恍然碌碌换...

  • 已亥杂诗

    王家真好道, 一日炼数剑。 一剑斩万人, 一人出万剑

  • 已亥杂诗

    生活泪,命运苦,人生何如在世上。人生欲知何苦衷,望前途之漫,无处际遇流

  • 已亥杂诗

    活欲世上与苦度,混天黑地之埋汰。何处只人会我己,众星欲求我交矣。

  • 每天学诗两首 第21天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已亥杂诗5 龚自珍(清)

  • 20190826 已亥杂诗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已亥杂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la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