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看书?
爱看知乎不?
爱看公众号吗?
微博上的长文你没看过吗?
小时候读的阅读理解量也不少吧?
阅读速度慢吗?
从小到大看书少,主要是指闲书、课外书、小说之类的,越通俗越可以叫做闲书,比如网络小说,但是课本、辅导书等这些看的不少,甚至包括知乎很多帖子,好像下来也不少,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推荐看书,自己也尝试从自己喜欢的心理学科普看起。目前,知乎、电影、公开课已经都无法满足知识获取的需要了,读书成为一个不得不去尝试的途径了。
中学时代买过郑渊洁、哈利波特、散文集、明朝那些事、红楼梦,除了郑渊洁,好像都没看下去,如今不再买纸质书,之前开通某购物网站的vip年会员,赠送了电子书会员,快到期了才发现其方便,看了很多心理相关的科普读物。再后来,现在尝试去读一些工具书handbook,如何调节情绪这类,发现并不能读下去,最近在尝试看白夜行。
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和浅薄的心理学知识,简单说可能就是闲书读的少,那为什么闲书读的少就看不进去,因为同时读的课本和考试书太多了,一旦进入看书的状态就会不自然紧张起来,调动了考试看书的状态。要说对闲书的兴趣不大,小时候看郑渊洁看的很开心,最近看心理科普书也看的挺好。以最近看白夜行为例,发觉问题在于对于文字转化为思维或者说“画面”的能力较弱,看的时候比较吃力,以前考试读书强调的是逐字逐句的模式,现在看书很容易陷入这种状态,一旦没看清楚某些词句情绪就发生了波动,影响了接下来看书看下去的状态,然后就会失去兴趣。
读白夜行过程记录:
很多场景
解决方法:放松地去读书,形成一套自己的读书思维和状态。放松一定是自然的,我通常会产生一种依赖某种所谓的快速读书方法或者学习那些爱看书的人的阅读习惯。
其实读小说和生活非常接近,你再和同事朋友交流过程中有时候恨不得把对方的每个字都能搞懂,但是看书时,可能无法让自己进入书中的情景中,看的更多只是文字,而不是作者、人物的情绪,尝试一下让自己变成书中的人,去揣测琢磨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这么说。
延伸:很多时候都容易陷入这种怪圈,因为这个事情做的少,所以总想找到一个固定的模式,然后再去调整转化为自己的模式,缺乏一种创造性,往往很善于在一定基础上进行优化,不善于独创,这个过程很艰难。想到一个ted的演讲者提到,她看到一个销售人员很简单很自然地抱着很单纯卖给你东西的目的去和你交流时,这个销售人员是非常自然。
其实,有时候已经从小形成的思维模式,很难从中跳出来,自己的思维模式具有很多弊端,还是需要了解和学习其他人的模式,当然不排除完全建立自己的原有的思维模式下的方法,就比如同样一个软件在安卓和ios上的使用效率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就要考虑你是要达到完美的系统匹配还是牺牲一定效率呢。要么是有两个系统,要么是有一个非常好用的兼容的系统。
计划:想要打破原来的思维模式、并形成新的模式,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刻意练习。每天去看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不要注重看书的环境,但是要时刻保持一个状态,努力去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感觉,不同于以往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