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组闫嘉怡为我们讲故事,早晨,我来到教室便看见了他们组在认真的排练,板书,忙的不亦乐乎。
这一次,闫嘉怡是主讲人,冯家诺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刘栋是主人公的邻居,张墨涵与曹越当树。这个故事十分有趣,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找了许久都找不到。于是他怀疑是被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邻居儿子的一言一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22745/8df2393c6ea7af13.jpg)
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盗斧的贼;看那人的面部表情,像是盗斧的贼;再听那人的言谈说话,更像是盗斧的贼。他越看越像,就觉得那人无论干什么,都像盗斧的贼。
后来,这个人上山砍柴,斧子找到了。他才想起原来前几天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就把斧子失落在山谷里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22745/200d2e962a92ba55.jpg)
找到斧子的第二天,他又碰见邻居家的儿子。再留心看看,就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面部的表情、说话的声音等,一举一动,完全不像是偷斧子的贼了。
在讲完故事后,我给他们组提几个建议:(1)在讲故事时眼睛要看观众,不能只看演员。(2)生字读错,十分不应该。我们以后一起努力,希望我们以后可以变的更好。
《疑邻盗斧》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凭主观臆想而去做判断,一个人带着主观成见去看待事物时,一定会歪曲事实本来的面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