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上班出门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个老人在小区的院子里,旁若无人地疾步快走,锻炼身体。他只专注自己的行走,无论经过他身边的人给他投来怎样的目光,似乎都无暇且无意回看一眼。
尽管已经到了隆冬季节,天气寒冷,路过的人都穿上了毛衣或羽绒服,脖子缩进在高起的领子或帽子里,但他上身只穿着一个白色的背心,肩膀上搭着一条擦汗的白毛巾,下穿一条单薄的运动裤。此时,他显然已经运动了很长时间,脸上红扑扑的,热气腾腾,虽然额头上已经挂着晶莹的汗珠,脸上沁出一道道汗痕,他仍然不停地在院子里走着,也许他觉得今天的运动量还没有达到自己预设的标准吧。
不过,它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他走路时,每迈开一步,似乎都非常吃力,肩膀都有着明显的起伏,左高右低,双脚也是一样,每挪动一次,呈现的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步态,好像踩到了软绵绵的棉花上。
他是一个腿脚略有残疾的老人。
其实,不只是冬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无论风雨,无论寒暑,在院子不大的小广场上,他早晨锻炼的身影,就是这里一个永恒的风景。
我有点从心底里敬佩起这位老者来了。虽然他腿脚不是那么灵便,走起路来,样子也不能像健康的人那样灵动自如,甚至看起来似乎还有点滑稽。但他总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情,依然日复一日地坚持走自己的路,锻炼着那双并不怎么听话的腿脚。也许,他正在为自己心中的某一个目标而努力着,这个目标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虚幻的,可能会实现,也可能永远实现不了。
以前,我也曾因脚踝骨折,在家里呆过几个月的时间。那段日子,每走一步,脚都是都是钻心的疼,看着自己曾经可以自由活动的腿脚,突然竟敢不听自己的使唤,于是整个人心情变得很是糟糕,无端地发着没来由的脾气,反复地后悔于自己的不小心,迁怒于别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冷漠。走过那段充满阴霾的日子,费了我好大的精力。
虽然自己当年的脚伤,两三个月就已经痊愈,但却因此小小的意外而怨天尤人;这位老者,看起来他的残疾短期内不可能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但他却依然乐观地用行动描绘着未来的希望。
从院子里那位早练的老者身上,给了我这样的启迪:人活着,不能跟生活生气,不能跟天气生气,更不能跟自己的身体生气,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始终在自己的工位上忙活,要不和一个将死之人相比,又有什么不同。
不幸,给了这位老者残疾的腿脚;乐观,却给了他健康的心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