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寻祖之旅——山西省保德县义门镇刘家畔村刘氏家族探源

寻祖之旅——山西省保德县义门镇刘家畔村刘氏家族探源

作者: 启蒙时代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21:39 被阅读0次

    树有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水有源,才能汇成江河湖海。人有祖,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的使命是什么?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祖宗,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并不容易找到答案。

    本文,尝试揭开山西省保德县义门镇刘家畔村刘氏人口的身世之谜。

    一 拨开迷雾

    走进刘家畔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的古代戏台,再仔细一了解,全体村民好像商量过一样,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因为他们的姓名都叫刘忠某、刘凤某、刘培某,呈现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家族文化特征。

    村民口口相传,村里刘姓第一人叫刘登强,从故城村迁徙而来,自第四代开始,请字三十辈,字谱分别是“帮合安国朝,文士天应忠,凤培岐致永,毓靖振志栋,明善广才义,仁德成巨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唠叨一些虚无缥缈、无从考证的人和事。例如,清朝皇帝给刘家畔的先人御赐一件黄马褂,先人每年穿着黄马褂进京送鱼,村里的谁谁谁还见过黄马褂。故城是老大,府谷丰子山是老二,刘家畔是老三,这是骨肉相连的刘家三兄弟。每每提起这些,他们都激动不已,生怕人家不相信。

    2016年,保德县政协编写了一本《保德村庄》,在记载刘家畔村时说“传说,本县杨家湾故城村有个名叫刘登强的人,来到此地买地置田安家落户,将村子取名为刘家畔”。但在记载故城村时又说“居民陈刘两姓,刘姓居多。传说,刘姓从刘家畔迁来”。关于刘家畔村和故城村刘姓的起源,两部分记载互相矛盾。这让刘家畔村民身世之谜更加神秘,更加扑朔迷离。

    家族字谱有两个功能,一是取名,本族人取名,一般把所属谱字用在中间一个字上,防止乱了辈份。例如,我本人姓名的第二个字“培”,就是从家谱里取的字;二是认亲,凡相同字辈的都是毫无疑问的兄弟姐妹,根据字谱很快能确定是否同族人,是长辈还是晚辈。

    那些传说是否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又是怎样的来龙去脉?三十字的家族字谱至今保存完整,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玄机?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2018年的春节,我的父亲传给我一本古老的礼薄,让一直以来百思不解的的这个问题柳暗花明。

    这是一本家传礼薄,毛笔字写在麻纸上,共15页,字迹清晰地记录了民国元年(1912年),我爷爷的爷爷刘天道去世时的葬礼全程,及三代尊亲的姓名,礼薄以刘天道为中心,记录他的胞弟刘天富,父亲刘士恭、祖父刘文华、曾祖刘培。准确记载:刘天道“寿五十七岁,生于咸丰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午时建生,大限于民国元年八月二十告终”,“天”字辈刘天道的出生时间是1856年5月25日。

    既然历史以时间为刻度而存在,何不利用这把钥匙来解密尘封的历史呢。以刘天道生于1856年为观察点,按20年一辈向后推。减七辈140年,得出,第一辈“帮”字辈出生于1716年。“帮”字辈为刘登强后的第四辈,再向后推三辈,减60年,得出,刘登强的出生年份大约是1656年,距今362年。

    这个推断合理不合理呢?2018年的春节,我返乡祭祖时得到一些资料。一是刘凤平家里找到一些地契,其中一份地契标明:道光十三年(1833年)正月二十七日,刘士顺卖地给刘文凤,中间人是刘培、刘禄。朝、文、士三代,同时生活在1833年,与推断基本吻合。二是刘俊青家里借到一本《保德县故城刘氏胶泥圪垯支系家谱》,记载通过一张地契揭开胶泥圪垯村的来历,即: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正月十六日,陈世发卖地给刘士英,证人陈世有、刘士保。士字辈生活在1845年,与推断基本吻合。三是《保德县故城刘氏胶泥圪垯支系家谱》记载,故城村“安”字辈刘维世在记碑上落款1762年,这与推断基本吻合。据此,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刘登强约出生于1656年,即清朝顺治年间。

    顺治年间的保德州是什么样子呢?清军入关后,实行“留头不留发”的暴政,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一日,大同一户有身份的人家办喜事,一群汉人护送着一顶花轿,小心翼翼地从街上穿过,大气不敢出,唢呐不敢吹。谁料,一伙清兵大喝一声,硬生生地把新娘给抢走了。清兵把新娘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爱新觉罗·阿济格。大同总兵姜瓖得知这件事后恨得咬牙切齿,他气愤地来到阿济格府上要人。但清兵入关后干这种事,早已是家常便饭,姜瓖被狼狈地撵打出来(记载在《鞑靼战纪》)。姜瓖本是明朝名将,因投降有功,被任命为大同总兵。顺治五年冬,即1649年1月,忍无可忍的姜瓖毅然举旗反清,史称“戊子之变”。随后,保德州守将牛化麟杀死知州徐效奇,举旗响应。3月,府谷守将王永强攻克延安府,举旗响应。

    大同、保德、府谷同时反叛,令清朝统治者惊恐万分。多尔衮亲自带兵围剿大同,派吴三桂围攻保德、府谷。这三场战役打得不仅血腥,而且是惨绝人寰。

    大同战场,1649年8月,姜瓖被部将杨振威谋杀,杨振威献城投降。阿济格下令屠城,全城官兵被杀,百姓死伤不计其数,史称“大同之屠”。

    保德战场,1650年5月,保德州牛化麟被部下崔耀等谋害,崔耀献城投降。《清世祖实录》记载,吴三桂将保德州217名官员处死。

    府谷战场,吴三桂攻下保德后,集中兵力攻打府谷。当时王永强已战死,孤立无援的守将高有才拒死抵抗,1650年11月,在清兵炮击下城破,高有才投河自尽(陕西人民出版社《府谷县志》1994年版)。

    三场反清大战,是黄土高坡的西北人民,面对清朝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不屈不挠、奋起反抗的义举。其中,以保德一战打得最为激烈。清军统帅吴三桂,是明清史上赫赫有名的打仗明星,明末为辽东总兵,镇守三海关,1644年献关降清,曾经大败李自成、诛杀南明永历帝,为清朝屡立战功。但保德一战,他以兵力优势,呈围攻之势,却历经一年之多,可见打得十分艰难。其一,保德牛化麟与府谷高有才互成犄角之势,府谷友军多次在外围接应,一再击退清军的铁骑和大炮。所以保府人民的感情,是战场上的亲兄弟,从古延续至今;其二,保德县南刘家墕村竟然留下一座吴三桂疑冢(网易山西忻州频道转发忻州日报《我的家乡在保德》2016.7.3),难道是吴三桂为迷惑牛化麟而诈死?有可能,不得而知;其三,吴三桂最终取胜,不是正面获胜,而是牛化麟被奸人暗算,叛徒献城投降。

    可见,顺治年间的保德州一点都不太平,到处都是骑着马、拿着刀、提着枪的清兵,稍有不注意,财物和女人就会被清兵抢走。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命,过着“离乱人不及太平犬”的苦日子。无论是当时的刘家畔,还是故城,都没好日子过。

    刘登强,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

    二 逃难少年

    故城,又名古城,始建于宋朝淳化年间(公元990-994年),历史十分悠久,村里现存历史古迹有:钓鱼台、魁星阁、关帝庙、河神庙、龙王庙、下殿庙、王道庙、大仙庙,从丰富的文化遗产就可以看出,灿灿有名的古城,是宋、元、明、清近千年的保德州繁华之地。可见,故城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刘家畔的刘姓从故城迁来,符合逻辑。《保德村庄》还指出,故城本名古城,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工作人员笔误把古城错误登记成故城,其实,在清代“故城”和“古故”通用,《保德州志》(乾隆年间版本,姜廷铭著,下同)记载,“城西二十里,故城”,钓鱼台“处保郡西,在古城村下,距城廿五里而遥”。

    如果说刘家畔的刘姓是从故城迁徙而来,那么就存在可能,故城的刘姓同时还迁到了其他地方。这种推测是否能找到蛛丝马迹来印证呢?明清时期,户籍管理实行都甲制,州县下设都,相当于乡镇,都下设甲,相当于村。封建社会的村落都是以家族为纽带形成的,同都同甲同姓,就基本确定是血亲。按照这个方法,查阅《保德州志》,发现清朝的保德州下辖宜化坊、长乐都、静乐者、义合都、义门都,故城村属义合都三甲,同都同甲的有:郭家沟(今无)、韦树脚(今无)、桑园儿(今有)、赵家庄(今有)、王家沟(今有)、花园寨赤泥村(今有花园村)。再查阅《保德村庄》,只有王家沟和花园村有刘姓人口,且有明确文字记录,花园村的刘姓人口是从刘家畔、故城分别迁徙而来。按照同都同甲同姓继续推演,还有保德县刘家沟、刘家洼、姚家墕可能与故城村有渊源,这进一步佐证了故城作为刘家畔刘姓源头这一推论的合理性。

    适逢乱世,越是繁荣的地方,越容易遭到破坏。故城理所当然地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清军轮番扫荡的地方。到顺治之时,故城早已破败不堪,村民四处逃亡。所以,《保德村庄》所述,故城村有一个大户刘登强到刘家畔一带买田置业的说法不可靠。当时的故城村只有流民,没有大户。即使有大户,也被清兵洗劫一空。《保德州志》记载“国朝顺治年,飞蝗二次,禾伤亦甚”“国朝顺治间,瘟疫,州民王虎山家数十余口尽死,城外霍家塔诸村亦多死者”。而且,当时的刘家畔,是名副其实的“干石畔”,村民需要每天肩挑扁担,下到黄河边上的黄岩里取水,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并无良田,实在不是买田置业的好地方。

    乾隆年间版本的《保德州志》,大约成书于1765年,记载“三十里刘家畔,十甲,俱属陈家寨”,这是目前发现关于刘家畔村最早的官方文字记录。按前文提到的字谱推导,1765年时“安”字辈已出生,刘登强已传到第六代,说明乾隆年间刘家畔的刘姓人口已成规模,与史料吻合。陈家寨是什么地方呢?《保德州志》又记载,“陈家寨 在城东十里义合都五甲。明季设盏口炮二位、快枪六杆、钩头铳十杆、手把铳一十二杆、铁子一千五百个,今俱废”。陈家寨这个地名现在已不复存在,据说演变成了今天的陈家梁,陈家梁村与刘家畔村相距10公里,也不是太远。这说明,陈家寨是明朝的一个军事基地,是乾隆年间的一个行政村,随着刘家畔刘姓人口不断增加,刘家畔成为隶属于陈家寨的一个自然村。

    再从人口上看,《保德村庄》记载,截止2012年,刘家畔村180户562人,刘姓占绝对多数,故城村150户545人,刘姓居多,刘家畔的刘姓人口远多于故城。说明,故城人口大量外迁。

    再从地名上看,刘家畔村目前仍然保留着“韩家沟”的地名,据说,村里现存的重点保护文物古戏台,就是当年的韩姓人修建。说明,刘家畔的前身是韩家沟。

    再从文化上看,故城村刘姓现在使用的家谱和刘家畔村刘姓相同,“忠、凤、培”字辈人口较多。说明,故城与刘家畔同出一脉。

    因此,综合来看,极有可能的是:顺治年间,保德州故城村有一个逃难的少年叫刘登强,在逃亡途中与家人失散,逃到韩家沟时已奄奄一息,被韩姓村民收留,侥幸保全性命。很多年后,存活下来的刘登强思念故土,与故城的宗亲保持着联系。刘登强的日子越来越好,子孙满堂、人丁兴旺,到第四代开始请字修谱,并带回故城传承。故城的刘姓因逃荒而锐减,刘家畔的刘姓因刘登强而昌盛。直到今天,刘登强在刘家畔村已传承到第17代。

    2011年,府谷县峰山村编写《刘氏族谱》。经考证,府谷县峰山村这支刘姓,与故城、刘家畔同出一源。

    三 逆境求生

    清军入关后,中国近一亿人口死于战乱,全国人口从明末的1.5亿锐减至0.6亿。保德州常年兵荒马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可谓民不聊生、水深火热。清朝初期开始,刘家畔村周边的其他刘姓聚居村庄,已经开始走向衰落。例如,相距仅6公里的刘家峁村,虽为刘姓人始建,但刘姓衰败,子孙断代,周边的杨、赵、陈、贾、雷、王外姓迁入,到现在竟无一人姓刘;周边的刘家坡村,同样是刘姓人始建,但家族凋敝,日落西山,现在村里只有姓张的村民。

    在这种情况下,小小年纪就逃难的刘登强在韩家沟被人收留后,经历了怎样的传奇人生,实现了命运逆转,使家族兴盛起来呢。

    少年时期的刘登强,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智慧。同样是逃难,别人逃难都是惊慌失措,方寸大乱,六神无主,无头苍蝇四处乱撞,跑哪就是哪。例如,保德人走西口步行到杀虎口,面对茫茫大草原,不知道朝哪个方向走,一般的做法是把鞋一脱,朝天一扔,两眼一闭,落地后鞋头指向哪就朝哪个方向走,意思是命由天定、听天由命。但刘登强不是这样的人,他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逃亡路线很讲究,他始终沿着黄河的源头走,他的目的很明确,只有这样走才不会迷路。如果因为迷路走到韩家沟,那就断了后来与故城的联系。在地图上,可以清晰地发现,故城村和刘家畔村都是紧靠黄河边的两个村庄,刘家畔在上游,故城在下游。

    一个异乡人,寄人篱下、举目无亲,必然看人脸色、惶恐度日。所以少年时期的刘登强是孤独、内向的。虽然韩家人待他也不错,但他铭刻于心的,仍然是那故城一别、骨肉分离的凄惨记忆。这么多年了过去了,父母可好,兄弟姊妹可好,小时一起玩耍的伙伴可好。面对现实,他无能为力。他能选择的,只是用努力的劳动,来掩饰内心的不安。直到有一天,一个韩家妹子闯进他的世界。

    在人口不多的农村里,突然来了一个英俊又勤快的少年,怎能不引起韩家沟姑娘们的亲睐呢。黄土高坡上的汉子,就像火红的高梁,透着诱人的成熟,就像数不尽的黄沙,把大地渲染成丰收的模样。在那田间地头、沟下梁上,在那挑水擦汗、挥舞锄头的瞬间,一个外乡英俊的少年,一个本村可爱的姑娘,不分彼此,互相倾慕。不经意之间的抬头一望、四目相对,又各自害羞地低下了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韩家沟的两个圪梁上,刘登强在这头,韩家妹子在那头,这头招手,那头也招手。恰在这时,不知道哪个放羊老汉唱起一曲《那是个谁》(保德民歌代表作,作者不详),嘹亮的歌声在云霄中飘荡。

    对坝坝的那个圪梁梁上

    那是一个呀谁

    那就是我那要命的二妹妹

    那山上那个长着呀十样样这草

    十样样的那个看见妹子你九样样好

    白灵灵的那个衫衫

    穿在妹妹的身

    圪圪梁那个俺想你

    见也见不上个人

    哥哥我站这圪梁上呀

    那妹子你在那沟

    看中了那个哥哥

    妹妹你就摆摆手

    看中了那个哥哥

    妹妹你就摆摆手

    爱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起初,韩家妹子的父母坚决反对,理由是刘登强太穷,出不起彩礼,隔壁老王,家庭条件好,人也不赖,婚姻大事可不能晚辈做主。后来,韩家妹子以死相抗,父母只好作罢。极其简单的结婚,没有一个像样的婚礼,甚至没有太多的祝福。但爱情依旧甜蜜,苦难的日子从此平添了几分安慰。新婚不久,刘登强就对妻子说“我想回故城看看,过一阵子再回来”,本来,刘登强本意是一方面回去寻亲,另一方面看看外面有什么挣钱的机会。韩家妹子也没在意,把这事和父母一聊,父母却拨来一瓢凉水,“翅膀硬了,要飞了”。韩家妹子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试图劝他不要离开,但刘登强心意已决,执意要走。既然不理解,又不能挽留,那就为心上人送别吧。为他打包好行李,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扶着大门口的一棵白杨树,韩家妹子轻轻地唱起一首《出门的人儿谁心疼》(晋陕民歌,作者不详)。没有人听见,但她相信他听见了。

    太阳出来一点点红呀,

    出门的人儿谁心疼。

    月牙出来一点点明呀,

    出门的人儿谁照应。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兰,

    出门的人儿回家呦难。

    一难没有买冰糖的钱,

    二难没有好衣呦衫。

    天上的星星三颗颗亮,

    出门的人儿谁照呦应。

    天上的星星三颗颗亮,

    出门的人儿好凄呦慌。

    出门的人儿好凄呦慌。

    好凄慌哎。

    这一别,就是两年。这头,韩家妹子每天扶着大门口的白杨树瞭望,又每天失望而归,不禁忧心忡忡。期间,韩姓一村人听说外乡有良田沃土,纷纷举家搬迁,家家户户都是喜迁新居的热闹场面,只有韩家妹子一人闭门不出。那头,刘登强循着黄河的方向,凭着小时候模糊的记忆,终于回到了曾经的故城村,但物是人非,早已不见亲人的踪迹。故城村有一个黄河古渡,那里鱼儿成群,前辈曾在此筑起“钓鱼台”,如今,钓鱼台依旧,故人不存。在故城渡口,刘登强造访打鱼能人,拜师学艺,学得一手出神入化的打鱼本领,学成后拜别师父。

    回到刘家畔后,刘登强夫妻以渔猎、种田为生。他把捕到的鱼拿到集市上卖,很受人们欢迎。他从不捉小鱼、产卵的鱼,所以经常有价无市、供不应求。得益于刘家畔村水产丰富,石花鲤鱼肉质鲜美,买鱼的人络绎不绝,刘登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而且一传十,十传百,打鱼能人刘登强的名号也远近闻名。后来,刘登强夫妻生子一双,取名刘万全、刘万有,寄托了夫妻二人对家庭和子孙万全之好、万有之福的期冀。

    本部分情节虽为虚构,但人事、时间与可考的历史吻合。乾隆年间修订的保德州志里,已经找不到韩家沟的地名,但韩家沟三个字却被刘家畔人使用至今。这很可能是刘登强为报答韩家人的救命之恩,嘱咐子孙世代相传。如果有证可考,刘登强的夫人极有可能姓韩。陈奇瑜将军(保德人,明朝大官,曾弹劾魏忠贤、围剿李自成,因坚决不剃发被清兵杀)为躲避战乱,1644年在故城渡口修筑“钓鱼台”,刘登强1656年出生于故城, 时间上无出入。

    四 天子奇缘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率大军从北京出发,途经大同、朔州、宁武、岢岚、河曲,2月27日到保德州,2月29日离开,从府谷继续往宁夏进军。接到朝廷密令的保德州知州唐文德吓了一跳,他自康熙三十二年任保德知州,已四年有余,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害怕。他掐指一算,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大禹治水经过保德、秦始皇巡狩经过保德、西汉薄太后赏花经过保德,再没有了,而且这些都是传说,现在当朝天子真的要来保德,而且是前后停留三天时间,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这可如何是好。干得好,这是立功的好机会,干不好,这就是掉脑袋、灭九族的事。他摸一摸乌纱帽,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好在准备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

    唐文德来不及多虑,连夜召集会议研究安保方案。经过缜密思考,作出以下部署:一是在年延村(今属腰庄乡)增设一路驿站,作为腰站,安排驿马20匹。这样,保德州的驿站就有3个,分别是正站东关30匹马、腰站铁匠铺20匹马、腰站年延村20匹马。二是路线规划为2月27日到第一站年延村,2月28日到第二站铁匠铺,2月29日到第三站东关,在东关沙河口官渡上船过黄河,在府谷刘家川渡口下船,确保无缝对接圣上从河曲来、往府谷去的时间和地点。三是迎接圣上的地点选在第二站铁匠铺,出于三点考虑(1)年延村作为前站,安排内线提前掌握圣上的随从人员、心情喜好,以便针对性调整安排。(2)圣上勤勉好学,一定喜欢有才学的年轻人,铁匠铺有一科举考生,2月28日就安排住他家里。(3)黄河鲤鱼是保德州的招牌,在铁匠铺安排一个现场打鱼的节目,既好玩、又好吃,圣上一定喜欢。(4)圣上带兵过境,安全问题不需多虑。

    作了如此天衣无缝的安排,唐知州终于松了一口气。2月27日,康熙皇帝一行如期从河曲县李家沟村来到保德州年延村。内线报告,圣上的随从有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时年25岁)、鸿泸寺(掌管礼制的官),经过李家沟和年延村时,一路爬坡过沟,又遇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圣上很劳累,心情很不好。据此,唐知州马上调整接待安排:一是安排梨园戏班,让圣上放松一下;二是安排祭河之礼,让鸿泸寺表现一下;三是彩排黄河打鱼,让皇长子开心一下。

    一切准备就绪,按计划进行。没想到,黄河打鱼节目彩排时出了意外。原来,2月19日才过大寒,此刻铁匠铺的黄河冰冻三尺,根本无法下水打鱼。听到这个消息,唐知州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时,有人举荐,刘家畔村的刘登强是打鱼奇人,距离铁匠铺也不远,或许他有办法。随即,刘登强进见唐知州,报告了他的解决方案。唐知州大喜,就这么定了。

    康熙皇帝在年延村住了一晚,看到民生凋敝、一片萧条,心里很难受,加上奔波劳顿,人困马乏,心情很不爽。2月28日一大早就启程,上午来到铁匠铺村。这时,知州唐文德率全州所有退休老干部、所有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数百人在铁匠铺迎接。看到这么大的阵势,康熙很吃惊,听唐知州逐一介绍,康熙十分高兴,心想终于看到正能量了。一进房间,康知州继续介绍,这是本村正在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陈士宣,特别爱学习,是个栋梁之才。随后,安排人把保德州特产油枣、海红果、麻叶子、麻花子、炒倭瓜子、炒葵花子等进贡上来,梨园戏班闪亮登场。康熙和皇长子们边吃边看、有说有笑,十分开心。

    中午用餐的时候,炕上铺着羊毛毡子,毡子上摆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红油漆桌子,桌子上摆满玲琅满目的菜肴,有红烧石花鲤鱼、猪肉烩菜、油碰圪泡儿、炖羊肉、煎山野、猪头肉、羊头肉、洋蛮劲、凉拌绿豆豆芽、凉拌黄豆豆芽、胡麻油凉拌腌苦菜、猪皮凉冻儿、油糕粉汤、白面疙瘩、羊杂碎、碗托、扁食、莜面。康熙盘腿坐在最里头,边吃边说,这个鱼做的不错,朕一路旱路走来,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鱼。见皇帝很开心,唐知州继续说,本地有一个打鱼高手,本事十分了得,皇上要不要去体验一下打鱼的乐趣。康熙一听,马上应允,并要求皇长子胤禔也一起去看看。后来清朝灭亡后,今人发现康熙当年写给心腹太监的一份亲笔信“二十八日,到保德州,黄河边上,朕乘小船打鱼,河内全是石花鱼,其味鲜美,书不能尽”,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在此,需要说明一下“石花鲤鱼”和“开河鱼”两个概念。黄河之水,在流经河曲县时弯弯曲曲绕了很多个S形,河曲的地名就是这么来的,“河”就是黄河,“曲”就是弯曲。黄河水从河曲自北向南流到保德,第一站直奔天桥村,第二站在刘家畔村打了一个弯。经过上游几道弯的过滤,刘家畔村的黄河水特别清澈,水里营养物质特别多,是得天独厚的养鱼宝地。这里还野产一种附着于石畔上的“石花”草,是鱼虾水产的主要食物。《山西中药志》记载,石花具有“清膈热,利小便,化痰消瘿,补血明目,益肾增髓”的功效。所以,刘家畔村产的鲤鱼,是黄河鲤鱼中的绝品,又称“石花鲤鱼”。石花鲤鱼的产地仅限于刘家畔村、天桥村一段,产量很少,其特点是赤眼、金鳞、十片大甲,脊梁上横贯一道十分显眼的红线。每年冬天,黄河冰封,阳春三月,开河打鱼。鱼儿在水下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不吃不动,净化了五脏,转化了营养,与平时相比,肉质更细腻,味道极鲜美,民间有流传“开河鱼,赛人参,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说法。

    康熙皇帝明确说他在黄河里捕的是“石花鱼”,如果是铁匠铺所产,并非纯正石花鱼。而且,当时黄河表面被冰覆盖,小船又怎么可能在黄河冰面上打鱼?称奇的是,刘家畔村的黄河畔上,即使是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在萧瑟的北方寒冬里,仍然有水草嫩绿如盛夏。这是因为,潺潺流水源源不断地从黄河边上的石畔里流出,这些如温泉般的流水,滋养了逆季节生长的水草,汇成一条条被当地村民称为“里壕”的内河。这一奇观,让康熙皇帝在冰封的黄河上打鱼成为现实。

    大清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697年1月25日),万里晴空、春寒料峭,中国历史上一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大清帝国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此刻,矗立在保德州刘家畔村黄河内河“里壕”岸上,极目远眺,只见连绵不绝的群山望不到边,一条大河横贯而过,不见大浪涛涛,只见冰封千里。他不禁感叹江山如画、山河壮丽,岁月易老、人生如梦。这时,知州唐文德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作揖道:“皇上,船已备好”,“走,上船!” 玄烨转身踏上一条小船。转眼功夫,皇长子胤禔已经手捧两尾活蹦乱跳的石花鲤鱼。玄烨喜出望外,不禁对掌舵的渔夫刮目相看,问道:“朕听说你是本地刘家畔村人氏,可否愿意为朝廷效力?”,刘登强一惊,不知皇上要给他安排什么差事,慌乱回答:“草民世代耕种渔猎,不懂文韬武略,难以为皇上分忧”。玄烨又道:“朕赐你黄马褂一件,你可自由出入京城,命你每年运送石花鱼到御膳坊”。刘登强又是一惊,赶紧回应“草民遵旨”。

    自那以后,黄马褂成为刘家畔村刘姓人家的传家宝。刘登强和他的子孙们世代谨遵康熙皇帝的圣旨,每年向朝廷进贡石花鲤鱼,一直到清朝灭亡。受赐黄马褂时,刘登强约41岁,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有了黄马褂,多了一份压力,也多了一份希望。此后,就算天灾人祸,就算有再大的困难,有黄马褂庇护,没有过不去的坎。因此,刘登强一脉至今在刘家畔村得以繁衍350多年,家族昌盛,常盛不衰。遗憾的是,民国年间,有一个南方人假传圣旨,把黄马褂骗走,至今已不知去向。

    五 是是非非

    2月29日一大早,在随行鸿泸寺的主持下,康熙皇帝在铁匠铺村举行盛大的祭河之礼。上午9时,礼毕,从东关站渡黄河离开。

    唐文德精心准备、周密安排的接待方案,是否博得了康熙皇帝的满意呢,《保德州志》记载:

    唐文德,字敬亭,江南宣城荫生。康熙三十二年任。至三十六年,圣驾西巡,行幸保德,驻跸三日。公调度得宜,上心甚喜。赐御书一幅,公悬于大堂公座上。后升户部员外郎,现任浙江金华府知府。

    三十六年二月,圣驾西巡,临幸太原府属:岢岚、河曲、保德三州县地方,奉旨照大同府,一体蠲免现年钱粮。

    可见,唐文德因调度得当、接待有功,得到康熙皇帝御赐书画作品一幅,后来被提拔为浙江金华府知府,保德州当年赋税全免。

    康熙皇帝亲临保德州,是保德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史学研究,本着去伪存真的原则,在此,有必要就几个问题作专门说明:

    一、康熙渡黄河的地点在哪?互联网上多个版本,描述康熙皇帝离开保德时在冯家川渡过黄河,在冯家川品尝油枣后,还留下“一穷二白保德州,唯有鲤鱼大油枣”的诗句。《保德村庄》记载“传说康熙皇帝西征葛尔丹时路过冯家川,正是枣子成熟的季节,命太监摘来几颗品尝,称赞真乃油枣也”。首先,时间上不符,康熙来时是二月,与红枣成熟的季节相差很远。其次,康熙带着大军,为节省时间,防止意外,路线都提前规划好了,不设驿站一般是不会停留的。冯家川地处三个驿站以南,用百度地图测距,冯家川距离最近的东关站仍有40多公里。年延村距铁匠铺16公里,铁匠铺距刘家畔6公里,铁匠铺距东关5公里。所以,冯家川距离太远,途径和观光的可能性都很小。“冯家川”与“刘家川”相似,可能是刘家川被误传成冯家川。府谷刘家川渡口对岸恰好是东关沙河口官渡。《保德州县》记载“自沙河口起,一直往东铁匠铺,陆路十里。自铁匠铺至年延,陆路二十里”,不仅里程数吻合,而且有力印证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再次,康熙文采极高,不太可能写如此打油诗。另一说,康熙皇帝在保德留下“山高露石头,黄河向西流,富贵无三辈,清官也难留”的诗句,同样不可信。例如《府谷县志》记载,康熙渡黄河后作诗一首《晓寒念将士》:

    长河冻结朔风攒,带甲横戈未即安。

    每见霜华侵晓月,最怜将士不胜寒。

    二、唐文德迎接康熙的地点在哪?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保德州志》记载:

    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上出京,自大同由河保一路至宁夏,亲督师征噶尔丹。二十八日,临幸保德。知州唐文德,率合州绅衿耆老迎銮于郭家滩五里铺。是日,车驾由东门入城,驻跸于生员陈士宣家。

    地点标明为“郭家滩五里铺”。但郭家滩并不设驿站,而且“五里铺”已无此地名。从地名上看,“五里铺”归属于铁匠铺更适合。铁匠铺的历史文化比郭家滩要悠久、丰富的多。相传,大唐女将樊梨花奉命西征途经此地,发现此地煤、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宜打造兵器,于是派铁匠在此锻造兵器,为前线供应,后来形成铁匠铺村。而郭家滩树是黄河千年冲刷形成的一个滩涂。康熙皇帝领兵而来,剑锋直指叛军葛尔丹,看到这里居然有可以锻造兵器的能工巧匠,心里一点很高兴。所以,从历史文化和接待规矩上看,铁匠铺的可能性更大。

    三、康熙乘船打鱼的地点在哪?《保德州志》接着前一段,继续记载:

    二十九日,上御龙船,由铁匠铺同皇长子临河捕鱼,随获金色鲤二尾。知州唐文德又进活鱼,上命收。并进梨园,允令供奉。初一日黎明,命兵部同鸿胪寺祭河,巳刻启行。赐陈士宣白金十两,知州唐文德御书一幅。由南关出,至康家滩渡河,合州官民送至河滨。儿童争挽上船,上大悦,各踢银有差,少顷过河,结营府谷。士庶犹赡仰御幄,踊跃高呼,称亘古未有云。

    这里有几处明显错误:第一,时间错误。康熙写给心腹太监的17封信,时间记录很很详细。当时,康熙还带着掌握礼制的鸿泸寺,不可能犯记错日期的低级错误。而且,《府谷县志》记载,康熙皇帝二月二十九日到刘家川渡口。所以《保德州志》关于二月二十九日捕鱼、三月初一祭河的时间记录是错误的。第二,虽然康家滩和东关白沙河渡口距离很近,但作为权威的地方州志,“至康家滩渡河”的说法也不准确、不规范。第三,“赐银”错写成“踢银”。关于打鱼的地点为何推断为刘家畔村,前文已从天气、行程、人文等多方面作了说明,不再赘述。

    需要补充的是,《保德州志》还记载,“天桥黄河石峡中,鱼多汇聚。人因渔之浪中。石上刻字云:食我不肥,卖我不富,波涛落时,字迹宛然,岁久不磨”“万历十四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严禁送鱼。移文会同巡抚、总兵,通行禁约”。说明,历代统治者多有禁渔的明令。直至今日,保护环境应更加高度重视,切不可过度开发,更不可涸泽而渔、杀鸡取卵,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

    四、御赐黄马褂是否确有其事?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只有传说,没有任何实证。《保德州志》无记载,黄马褂本身又被人骗走,书证、物证俱无。但刘家畔村里人都在传说,《保德村庄》也作了记录,我小时候也经常听家里人提起,难道会是空穴来风?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获得御赐黄马褂,对哪些人可以御赐黄马褂,康熙曾经过御赐过几个黄马褂。在这一思路导引下,经查询相关资料,穿黄马褂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宫里的侍卫,穿黄马褂表示皇帝的尊严,黄马褂类似于他们的工作服。另一种则是功勋卓著的官员,要么是战功赫赫,要么有其他的特殊贡献。

    《康熙和托克托》(人民网转《呼和浩特晚报》2014.4)提供了一条线索:康熙亲征葛尔丹时两次经过托克托,都是在托克托天气寒冷的时候。有一次,正值黄河流凌,黄河里冰块相撞、险象环生,船夫们挥汗如雨、奋力划船,康熙看到这样的场面十分感动,命人取来黄马褂和银子赏给船工,一名姓黄的员工得到黄马褂赏赐。之后黄马褂一直被黄家人像宝贝一样珍藏着。抗日战争时期,黄家人担心家里的黄马褂有所闪失,便将其藏在了一座叫广宁寺的寺院里,后来寺院发生火灾,黄马褂未能幸免。

    这一记载,说明康熙皇帝远征葛尔丹时是带了很多黄马褂的,目的就是要随时奖励有功之人,以奖罚分明、激励士气。虽然黄马褂不轻易奖励,但毕竟是战时,特殊时期用特殊政策,符合惯例。所以,刘家畔黄马褂一事,真实性较大。

    五、保德贡枣是否确有其事?保德油枣以冯家川产最有名,富含黄酮、钙、富硒,具有抗癌、抗衰老、排毒、养颜等效果。近年,冯家川根据康熙途经德州的历史,打造“康熙枣园”项目(人民网山西频道《保德“康熙枣园”:小红枣做成大文章》2014.11)。既然康熙没经过冯家川,那他吃过冯家川的油枣吗?当时是二月,新鲜的枣储藏不了太久的。我小时候,家里也有不少枣树,通常的做法是,中秋节前后,找几个空罐子洗干净,把新鲜的枣放进去,浇上白酒,盖紧盖子,再用黄泥密封,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拿出来吃,色香味俱在,叫做“醉枣”。康熙到保德,地方官进贡本地特产是必不可少的,那他就一定吃过冯家川红枣。康熙写给心腹太监的17封信第三封中透露了一些信息。原文如下:

    二十七日到碾坞村(年延村)。五十六里皆高山大岭,连亘不断。朕从未走过这样不好山。若不是地方民一闻朕来,争先收拾,万万走不得。头一日下雪,风括(刮)的在道旁一堆一堆堆起来,推车的,走道的,甚得便宜。营前一里之地,又得一小河,水清味佳。此二日,凡随侍官员、军民,无不睹其事。朕说不过偶尔如此,不足为奇。二十八日,到保德州,黄河边上,朕乘小船打鱼,河内全是石花鱼,其味鲜美,书不能尽。吃食皆有,惟白面最好。此皆细事,书报不曾写得,惟叫里边知道。特谕。二月二十八日

    可见,康熙专门为黄河石花鱼点赞“其味鲜美,书不能尽”,另一句“吃食皆有”证明康熙皇帝吃过冯家川油枣。

    六 分分合合

    保德、河曲一带,以“刘家”打头命名的村庄不在少数,如刘家塔村、刘家山村、刘家梁村、刘家坡村、刘家墕村、刘家峁村,等等。但这些村庄的刘姓与刘家畔的刘姓是否同出一脉?

    打开百度地图,输入关键字“刘家”,全国搜索结果有上万个。输入关键字“刘家畔村”,全国搜索结果有4个,分别是,山西省保德县义门镇刘家畔村,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刘家畔村,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延水关镇刘家畔村,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王咀子乡刘家畔村。

    在百度地图上,以保德县刘家畔村为中心,选几个点来观察。第一点,刘家峁村,相距6公里;第二点,刘家墕村,相距19公里;第三点,刘家山村,相距20公里;第四点,故城村,相距23公里;第五点,刘家塔村,相距46公里;第六点,刘家梁村,相距49公里;第七点,刘家坡村,相距57公里。

    可见,刘家畔周边的刘姓聚居村落不在少数,如果彼此之间有血脉关联,又何必舍近而求远,到故城认亲呢。所以,刘家畔的刘姓与周边的刘姓不出于一脉。

    这种现象说明,刘姓人口的聚居,有一种不约而同、约定俗成的习惯。这是否意味着存在某种清代以前、更深更远的渊源呢?《保德村庄》记载,保德县林遮峪乡刘家梁村,是明朝初期大槐树移民;保德县南河沟乡南刘家墕村,也是明朝初期大槐树移民。《刘家山村志》(刘虎林、张来元编,2011.9)记载,河曲县刘家山村,是明朝洪武二年,由朔州马邑县圪针沟移民。由此,不妨大胆地推断,保德州的众多刘姓村庄,在清朝虽不出于一脉,但存在着同源的可能。这种同源,即源于明朝初年起源于山西、影响到全国的两次重大移民事件,一次是洪洞大槐树移民,一次是朔州烟墩村圪针沟移民。

    先说大槐树移民。元朝灭宋后,蒙古贵族内部争权夺势,对待百姓横征暴敛,加上连年天灾,民间出现了卖儿卖女、人吃人的惨状,红巾军揭竿起义。在元军主力和红巾军艰苦斗争的时候,朱元璋独树一帜,消灭其他农民起义军、击溃元军残余势力,建立明朝,统一中国。经过战争的屠杀,加之饥荒、瘟疫,全国人口锐减,很多地方大片土地、空无一人。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朱元璋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从人口相对稠密的晋南洪洞等地,向外移民。

    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古槐树,好几个人围着树干才能抱一圈,树叶遮云蔽日,树枝上“野雀”(老鸹)搭的窝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政府官员贴出移民告示,并下了任务“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移民人员统一到大槐树下办理手续,登记并领取政府补助。然而,有谁会愿意背井离乡、抛家别里呢?所以,这项政策起初无人响应。

    官府着急了,这可是皇帝的圣旨,交不了差就得交命。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官府于是重新贴出告示,凡不愿移民的,统一到大愧树下登记。这日,老的、少的、男的、女的、拖家带口、携亲带友的,密密麻麻的老百姓都来到大槐树下登记。大槐树的外围,是手执长矛、弓箭上弦的军队。随着一声令下,所有百姓用一根绳子串起来,就地启程,强制移民。

    大槐树下哭声震天、泪流成河。人们揪心断肠,不忍离去,三步一转身,五步一回头,再回首,看一看大槐树,再回首,望一望“野雀”窝。这一别,生死两茫茫,这一别,后会再无期。记得我小时候,家里门前有一棵枣树,一旦有“野雀”停在枝头,我奶奶就说“野雀子哇()哇哇,今天要来亲人了”。这种民俗,或许与大槐树移民有关。

    很多年后,移民在外的人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对巩固边防、繁荣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的思乡之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却更加浓郁。“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一民谣,在全国各地祖辈相传,家喻户晓。

    这里有必要说明三个概念,防止犯常识性错误,即:老鸹(guā)、乌鸦、喜雀。因读音问题,网上很多资料把老鸹写成老鹳(guàn),这是明显性错误,鹳也是一种羽毛黑白相间的鸟雀,如《登鹳雀楼》提到的“鹳雀”,但它是水鸟,只生活在水边。老鸹、乌鸦、喜雀是三种不同的鸟,互联网上有一篇《“乌鸦、老鸹、喜鹊”辨》的文章(新浪网赵贵辰博客),详细分辨了三种鸟的外观特点、生活习性,确认老鸹又称“野雀”,不是乌鸦,不是喜雀,喜欢在平原的树上筑巢,叫声“哇哇哇”(喜雀叫声“喳喳喳”,乌鸦叫声“啊啊啊”)。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等史料的记载,大槐树移民的范围极广,涉及800多个姓氏,分布在18个省、500多个县。如此分散的分布,如何认祖归宗呢?传说,只要同时符合以下三个特征,就是大槐树移民。

    第一,走路喜欢双手背在后面。第二,上厕所叫“解手”。第三,双脚小指头的指甲分两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年大槐树移民的时候,官兵怕他们逃跑,把大家双手反绑在背后,连成一串,时间久了就形成这种背手走路的习惯。由于手被绑着,大小便的时候,就需要打报告“官爷,我要大小便,请解手”,喊的次数多了,就直接喊“官爷,我要解手”。有的人忍受不了长途跋涉,一有机会就逃跑,抓回来后,为防止再逃跑,官兵在他的双脚小指指甲上划一刀,作为记号,既不影响赶路,又不影响劳动。为了方便管理,每人双脚小指甲上都划一刀,伤好了就再划一刀,作为大槐树移民的记号,伤痕遗传至今。

    再说圪针沟移民。山西朔州马邑县圪针沟,是继洪洞大槐树之后的又一著名移民输出地。《马邑县志》记载,烟墩村东北角有烽火墩,以狼烟报警,所以得名。烟墩村西南角有一条大沟,杂草丛生、圪针满沟,故名圪针沟。

    圪针沟移民的迁入地有三处:一是北京,北平为元朝故都,经过元末战争,几乎成为一座空城。二是南京,淮河是元末农民起义的重要战场,人口损失非常严重。三是忻州,公元1212年,蒙古军曾攻占忻州进行屠城,1368年明朝大将徐达、常遇春追击元丞相至忻州。传说常遇春见人就杀,不留活口。为了把人杀尽,他故意在路上摆放一些财宝,如果有人来捡,说明还有活口,就继续屠杀。当时忻州已十室九空,人烟稀少。

    从语言习惯上看,刘家畔村也常使用“圪”发音,如“圪针”(利刺)、“圪梁”(陡坡)、“圪辣”(宽缝)、“圪塔”(聊天)、“屹颤”(撒娇)、“屹楚”(委屈)、“圪抛”(骂人)等,烟囱也叫“烟洞”。保德方言与朔州方言相比,相同的地方非常多,如称麻雀为“雀儿”,啃骨头为“捆骨头”。互联网有一段朔州方言版“大话西游”,和保德方言基本相同:“耐会儿有个女女,个躺在囊面前,囊宁是没朝理她,等到知道再没谷别的女女,才想起她也不赖,要是老天能再给囊一次机会,囊会跟那谷女女说:你跟囊个混个混挖”。保德县东关镇有一个村庄名叫“大烟墩村”,从名字上看,或许与圪针沟移民有关。

    大槐树和圪针沟这两支移民队伍,都包含不少刘姓人口。刘家畔的刘姓源于其中哪一支,不好下定论。是否必然属于其中的一支,也不好下定论,因为黄河是华夏母亲河,黄河两岸的人类文明史源远流长。即使是保德州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宋朝。《保德州志》记载,宋淳化四年(993年),保德从岢岚州分出,驻扎定羌军,宋景德二年(1005年)改为保德军(意即“民保于城,城保于德”),景德四年(1007年)正式设立保德州。刘家畔的刘姓或许是定羌军的后代,也存在可能性。如果一定要说出源头,不如用概率表示,那么,大槐树的可能占30%,圪针沟的可能占30%,定羌军的可能占10%,其他可能占10%。

    七 帝胄皇亲

    从全国范围看,各种资料普遍认为,刘姓有三个出处,分别是:

    一、出自祁姓,为尧帝“伊祁放勋”之后。约公元前2220年,尧最小的儿子源明公被封刘国,以封地为姓,源明公史称刘源明,成为祁姓刘氏的始祖。

    二、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之后。公元前559年,东周周定王赐封其弟姬季子于刘邑,建立起姬姓的刘子国,以封地为姓,姬季子史称刘康公,为姬姓刘氏的始祖。

    三、出自外姓,改姓,或赐姓刘。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解除后,西汉与匈奴和亲,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姓刘。此外,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姓刘。

    第三支为外姓,在此不论。第二支由于继承周王室的血脉,一度掌握东周王朝实权,显赫一时,期间经历了刘康公->刘定公->刘献公->刘文公->刘恒公。刘恒公时期,刘氏家族在王室斗争中失利,家族衰落,领地刘子国也被王室灭掉。之后,这支活跃于春秋时期130多年的姬姓刘氏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

    第一支出现最早,为现存正统刘姓的源头。民国石印本《刘氏族谱》记载:从盘古开天地以来,刘氏先祖经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到了尧。

    尧有九个儿子,但他没有将王位继续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尧的第九个儿子,叫源明公,因治水有功,被禹分封到刘国,源明公这一支从此姓刘。刘源明生一子叫刘永河,以长子为世系的图谱是:刘源明->刘永河->刘济乐->刘岁纪->刘正坤->刘长历->刘德尧->刘仁宏->刘廷光->刘爵南->刘行矩->刘复旺->刘茂清->刘孔阳->刘日永->刘德荣->刘聚义->刘累(摘自百度百科“刘渊明”词条)。

    刘源明传到第十八代,出了一个奇人叫刘累。历史上有“孔甲养龙”的典故与他有关,见于《左传》等史料。

    刘的繁体是“劉”,拆开是“卯金刀”,在还没有发明刀剑的时候,刘是唯一最有杀伤力的武器。刘作为名词使用,是指形状像巨斧一样的兵器,如“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作为动词使用,指杀戮,如“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逸周书·世俘》)。

    传说,尧帝的后代中有一人天生异禀,出生时双手握拳,三年后双手张开,掌纹上呈现“劉纍”两个字,简体字即刘累,“累”在古代指绳子,家人认为是吉象,于是以此给他命名。他出生后向高人学得养“龙”的方法。有一天,天降一雄一雌两条龙于朝廷之上,群臣大惊,夏王孔甲命刘累御此二龙。刘累勇敢上前,一手执刘,一手执绳,果然将两龙驯服。夏王孔甲大喜,封他为“御龙氏”。七年后,一条雌龙死。刘累把龙肉做成美食献给孔甲。孔甲认为味道鲜美,还要再吃。刘累担心孔甲怪罪,只好潜逃。他逃到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避祸,在那里开荒渔猎、繁衍子孙,他的后人都姓刘。如今,河南省鲁山县仍有刘累墓遗迹。

    因为刘累御龙的传说,所以很多地方的刘氏族谱以刘累为始祖,有断章取义之嫌。

    刘源明传到第七十五代,出了一个影响中国历史的伟人刘邦,他不仅创建了汉朝,而且创造了汉族,建立了开天辟地的丰功伟业。刘邦称帝后,为巩固政权,避免重蹈秦朝覆辙,逐一铲除异姓诸侯王,封自家人为王,形成了刘家天下的格局。从此,“张王李赵遍地刘”,刘姓遍布五湖四海。2018年1月,互联网巨头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公开寻祖,经寻本溯源,他很可能就是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后裔。

    刘家畔村的刘姓,是否出自刘渊明、刘累、刘邦这一支?再从遗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从遗传基因来说,相貌即使有母系基因的改良,但父亲相貌的主要特征通常会稳定地世代相传,尤其是鼻子、眼睛、下巴等是显性遗传,极大可能遗传父亲。《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隆准而龙颜,美须髯”,说明刘邦高鼻梁、胡子很漂亮。《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说明刘秀也是高鼻梁、胡子很漂亮。既然西汉和东汉两个刘姓开国皇帝都具备这样的特征,那么正统的刘姓后裔是否仍然保留着这些特征呢。在我的印象里,刘家畔村的刘姓男子,都有这两个特征。当然,遗传学存在概率,没有必然性,权且作为参考。综合来看,刘家畔村的刘姓,极有可能出自刘渊明这一支。

    据互联网报道,目前全国刘姓人口达7000万,全世界刘姓人口达9000万。每一名刘姓儿女,都是华夏民族的一员,身体里都流淌着祖先的血液,都是祖辈历经千辛万苦才播种下的一粒种子,理应立于天地之间,仰不愧于祖宗,俯不亏于后代,不负芳华、建功立业、兴我中华。

    最后,引用一首《天下一刘》(作者刘书彰)共勉。

    高祖定汉已千秋,

    华夏子孙一脉刘!

    卯金刀,字体秀,

    刘姓儿女满神州。

    数典不忘祖,

    有方才远游;

    心存汉社稷,

    足迹踏全球。

    不论出身和成就,

    不图享乐不惧忧,

    人生何处不相遇,

    走遍天下咱姓刘!

    作者:刘培富

    2018年2月18日作于中国上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祖之旅——山西省保德县义门镇刘家畔村刘氏家族探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qv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