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看到这段文字,你是不是也不自觉得哼出来了?在我们记忆深处,这些旋律不会被轻易翻出来,但只要响起,我们总能会心一笑,因为听到了歌曲背后的快乐童年。
而这次,麻麻説跨越了太平洋,找到了专业创作儿童音乐的妈妈,和她一起,以不一样的身份去感受儿童歌曲的快乐。
投资天赋,不如投资快乐
欣芷在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音乐了,但当时学音乐对年龄要求是必须要满五岁。由于欣芷的年纪太小,她的母亲特别拜托认识的老师,才得以让欣芷在三岁就进入学习音乐的大门。而那时的她却展示出了与年龄不符的音乐表现能力,于是老师对她妈妈讲:“您女儿真有天赋!”
而欣芷的母亲也是一名从事资优教育的老师,当然得牢牢抓住孩子的天赋。于是她在钢琴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小提琴,并且顺利进入国小的音乐班进行专业的学习。
这个“天赋”的光环从此一直伴随她度过整个童年,会弹钢琴又会拉小提琴的她,总能成为学校的焦点。
“当时我们学校的音乐班里只有20个学生,每一个都非常优秀,学校也非常关注和喜爱我们。每当有外宾来参观学校的时候,我们这帮孩子就会在全校面前演奏,是非常让人骄傲的事。但每次学校需要我们代表参加这些演奏活动的时候,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每次都有机会的,可这里面每次一定会是有我。”
然而这样的小骄傲却致使她遇到人生中第一个大挫折。
“在我参加升国中考试的时候,当时考场室内的冷气很足,和室外的温度相差比较大,但我并没有进行调音,拿起来就开始拉,结果当场老师听到脸都绿了。那由于第一天的考试成绩又影响到了我第二天的钢琴考试的心态,最终成绩没能让我进入理想的国中。”
欣芷说,在那次考试失败之后的一年时间里,她都没有办法接受这个现实,在那一年里完全拒绝碰琴,也拒绝了她最爱的音乐梦。
消沉之下,欣芷进入了一所普通的国中,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该有的文化知识。就在欣芷面对学得一塌糊涂的数学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很重要的人物,让她迎来了挫折后的转机。
“当时我们班来了一位从美国回来的音乐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想帮我走出困境。但她不是直接说让我继续学音乐之类的,而是有一次学校表演需要,她借着表演的事问我能不能帮下忙,说合唱团刚好缺一个钢琴伴奏,问我要不要试试看。在那之后,我才发现音乐带给我的不是别的,是快乐。”
此后,欣芷便奋不顾身地朝音乐一路狂奔,一直攻读到音乐教育的博士。
欣芷现在回想起过去那些经历,觉得孩子就该经历些挫折,一帆风顺的路程太容易让孩子迷失在所谓的“天赋”里。
“天赋”二字是我们经常期待的一个词,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孩子可以少一点努力,多了一点幸运的眷顾。
“天赋,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恐怕没有吧。更何况这个世界能出几个因天赋而发展成天才的?与其像个投资人一样挖掘孩子的天赋,以期待未来的天才,不如去挖掘他们真正快乐的源泉。”欣芷说。
经常也会有麻迷问麻麻説的的团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又该如何挖掘孩子的天赋?其实,如此费劲心思的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兴趣二字?什么叫兴趣,即高兴和有趣。如此,看孩子的表现就该知道如何做选择了吧。
关于儿童音乐的那些误区
专攻某类乐器的孩子,一般不太重视对唱歌的学习,欣芷也是如此。但在她攻读音乐教育博士的时候,她的导师让她突然领悟到唱歌对孩子学音乐的感受力以及音感节奏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于是欣芷开始给她的学生教唱歌。
“我会教他们中文和英文歌,但在我去找中文的童谣教材时,却发现教材里的歌为什么还是我小时候唱的歌啊,而英文的童谣都是比较新的,才知道国内真的没有什么人在帮小孩写歌唉。”欣芷说道。
此后,欣芷一直怀揣着为中国儿童歌曲的发展做些事情的心愿。直到遇上同是心系儿童音乐的歌手黄静雅,这个契机让她能真正开始在儿童歌曲上发力。
在2010年的时候,全世界都在疯狂的学中文,而欣芷和她的团队也有了成功发行台湾童谣专辑的经验,于是她开始制作中文童谣的专辑,这样全世界的小朋友就可以通过歌曲来学习中文,第一张中文童谣应运而生---《幸福的孩子爱唱歌》。
那儿童歌曲与我们成人所听的流行音乐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儿童歌曲的歌词一定要干净且容易让他们理解。第二,要让孩子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共鸣,所以很多歌曲都能呈现生活的场景。”
但与大多数注重儿童音乐的麻迷们所预想的不太一样的是,欣芷并不会太期待孩子可以从这些歌曲里学习到多么专业的音乐素养。
“虽然在我的每一首歌曲创作的时候,我确实会放进一些音乐教育的元素,比如在《 走吧,唱歌旅行去》那张专辑里,有一首歌叫《找一找》,那这首歌就会配合身体拍击节奏,可以让小朋友练习音乐的节奏感。但一首歌的目的不仅是训练音乐素养,还可以传达我们对待生活的理念。例如《幸福的孩子爱唱歌》里面的歌词是‘忽然明白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像是一首歌 大声的唱歌怡然自得 心情就变得好快乐..’。”
只要爱唱歌,至少能收获一份快乐。
“在创作儿童音乐的时候,还要考虑的是孩子唱歌音域,因为有些音层是他们根本唱不上去的。还有一个是音调的考量,比如说一句‘你今天好吗’就可以有两种音调。一个是‘你今天好吗(好吗两个字的音往下降↘)’,一个是‘好吗↗往上扬’。”
而在我们谈到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只听属于他们年龄段的歌曲,欣芷又一次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很多很小的孩子在听了流行音乐几遍之后,也可以学会唱出来,虽然不知道歌词的意思,这个过程就好比孩子模仿说话一样,这对他语言锻炼也是很好的。大人喜欢听的,那为什么不能给小孩听,但是要注意歌词是否干净。还有就是如果父母喜欢听重金属,那也要注意小baby的耳膜,容易受伤,所以小宝贝的话听古典乐最合适,因为古典乐最温柔了。那一岁左右开始学习语言了,那就可以听我们所说的童谣,因为歌词通常比较简短,有押韵,容易跟唱和模仿。”
那胎教音乐真的有用吗?
“其实如果是普通外放音乐的话,宝宝隔着肚皮和羊水是听不清楚的,需要借助工具才可以,那宝宝听得最清楚的是羊水的流动声,妈妈的心跳声还有妈妈的说话声。所以,放胎教音乐,不如又妈妈哼唱出来更好。”
不花钱的教育
欣芷现在有个五岁的儿子叫小花生,她常常以“小花生的娘”和别人介绍自己。而就在她的养育小花生的每个阶段中,她都会将自己亲身的经历融入到儿童音乐的创作中,不仅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也是满足妈妈自己的需求。
“小宝宝的肠胃比较短,妈妈在喂奶之后,宝宝会容易胀气而难受,此时妈妈需要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但很多妈妈会因为要拍很久而心烦,那妈妈心情的变化是会很容易被孩子感知到的,于是我就写了一首歌帮助妈妈一边哼唱着歌儿,然后顺利完成这项任务,那首歌的歌词就会像这样:‘妈妈拍一拍,空气出来了,妈妈拍一拍...’。”
欣芷此刻又给我们唱了起来,仿佛我们就是她正在轻轻拍打的小宝贝,轻松和愉悦,而妈妈因为在唱歌也变得快乐起来,舒缓了自己焦躁的情绪。她说基本上一首曲子唱完,宝宝的嗝也就拍出来了。
小朋友会不会有自己的音乐偏好?欣芷认为会有的。正如她的孩子小花生,跟着这个懂音乐的妈听了不少的歌曲,有时甚至会和欣芷说:“妈妈,我觉得刚刚那首歌不太好听。”
但对音乐的喜好其实并没有那么的重要。欣芷认为,当一首曲子放出来,看看孩子会不会很开心跟着手舞足蹈就好了,因为这是人最本能的直接反应。
不花钱的教育也是可以是好教育。
我们常常会绞尽脑汁去想着怎么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比如挑选音乐类型,又或者要看看是不是世界经典名曲之类的。但其实唱歌就是最好的音乐启蒙,而这个却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因为和孩子一起唱歌不花钱!
在现在的教育市场中,百花齐放的教育,我们往往会把教育的质量直接和金钱挂钩,我们似乎找不到更好评判标准。“物稀为贵”,但教育的质量以及是否适合,并不能以贵为标准。
生活中还存在很多这种不花钱也值得践行的好教育。例如,欣芷还爱给孩子讲故事,而这些故事都从日常的生活中来。
欣芷讲故事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写出来的,一种是嘴巴讲出来的,还有一种是唱出来的。
那针对第三种方式,欣芷的家里可谓每天都能上演一出又一出美妙的音乐剧,而她五岁的小孩也喜欢用唱的方式表达自己,可想这是一个多么欢乐的场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
而在欣芷的童年,也是充满故事的童年。但她所知道的故事大多是来源于书本的阅读,因为在她很小的时候,在她母亲的引导下形成了阅读习惯,一直到现在,她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
“我的阅读范围会比较广,比如漫画、侦探类小说、教育类、音乐类还有武侠小说、文学散文,还有旅行类书籍。旅行类书籍是我讲故事的比较重要灵感来源,很多有趣的故事都会生在路上。”
关于阅读习惯的养成,往往也不是一个教育机构能给到的,而是家庭给的,同时这也是是一个不花钱的教育。但和唱歌一样,和讲故事一样,得父母自己喜欢做这些事,并且长期作为榜样带领孩子一起尝试,久而久之,才能做到既不花钱,又能给到孩子一项高水准的教育。
而在教育的路上,我们都在不断探索。今天欣芷给我们看到一个被我们忽视的好方式--唱歌,那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被我们所忽视的的好教育,希望在未来的路上,能不断有像欣芷这样的妈妈帮我们拨开云雾,挖掘那些藏在日常生活里的智慧。
-------------
本文由「麻麻説Mumtalks」账号发布,2017年6月1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