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然后觉得别人应该与我们一样。然而,现实生活中,虽然有很多普遍认知大家可能是一样的,但是也总会有人有差异。
像普通的方便面,一袋里面有一个面饼,里面的调料不管有几包,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份。但是现在有一些的多份装的速食面,面是几份一起放一个袋子里的,酱料也是几份混在一起放的,并没有按单份独立包装,这时候有些人就不知道到底是多少份了。不看包装写的份数的话,通常我会从面的扎数、同样酱料的包份数来判断。一般一扎面就是一份,酱料包也是每种配一份的,所以从5扎面或者同种酱料包有5袋很容易判断是5份的量。我以为,大家的逻辑应该都是这样的。却没有想到,有人会不觉得面一扎就是一份的量,只是觉得就是这样包而已,到底一共是多少份,不管是从面还是酱料包都完全无法判断份数,于是就自己随便配。
虽然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对面的份数认知上,逻辑和我是一样的,但是显然,我就遇到了一个例外的人。再说一个例子。
现在很多人相亲,介绍的朋友可能就和双方大概说了一下情况,然后让两人在网上先聊聊看合不合得来,再确定要不要见面。有的人会觉得,通过朋友已经介绍过了,于是一加上v就像认识的人一样说话,但是网络对面的人可能觉得你只是个陌生人,这样说话就会让人觉得很尴尬,于是没两下这天就聊死了。
通常,我们都会遵循大众的共识,比如和人说话,先打招呼,这是礼貌。好的开场也能起到破冰效果,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刚认识的人,第一印象很重要,也决定着后面聊天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可能就不一定遵循这样的逻辑了。
不管是熟悉还是不熟悉的人,其实都有可能在某件事情上的认知逻辑出乎你的意料。所以,当你不知道对方的逻辑和你是否一样时,最好遵循大众标准。如果你的习惯就是和大众标准不一样的,那就更不要轻易觉得对方应该和你的逻辑是一样的了,不然很容易让大家都陷入尴尬的囧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