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的进化缺陷:“硬盘”空间很大,但是“内存”却很小
要说人类目前发明的任何一台超级计算机,比起复杂程度来说,都比不过我们人类的大脑。我们人类的大脑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其中储存人类记忆的神经元,就像是电脑主机中,硬盘里储存文件的介质。但是我们人类的大脑,在几百万年的进化当中,却存在了一个缺陷:人脑的“硬盘”空间很大,但是“内存”却很小。
这句话的意思换种说法,就是能够储存在人类记忆当中的东西有很多,但是人脑能够同时处理的事情却很少。就好比说电脑的硬盘有几十TB甚至上百TB,能够储存N多部小电影,但是这台电脑的内存却只有1G或者2G,能同时播放的电影是很少的。那么人类的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是如何产生了这种“缺陷”的呢?
其实这和人类大脑进化时候的“环境”有关,也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因为人类的大脑在进化时的方向,需要的是为了完成基础的捕猎、采摘等等,能够维持人类生存繁衍的活动。而人类目前想要发展文明,需要的则是能够理解复杂的理论和公式,这和人类大脑最初的进化方向是不太符合的。同时人类的基础科学遇到“瓶颈”,其实也和人类大脑的这种进化缺陷有关。
比如我们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的基础知识通常人类几分钟,几小时就能够理解掌握;但是如果说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人类需要学习理解的时间就会长一些;至于在量子物理当中的许多知识,人类通常却要花上数十年的功夫,才能有所理解,至于能不能有所突破,那还要看“机缘巧合”。所以也正因如此,人类在对于许多高深的数学/物理知识的时候,往往需要复杂的公式来进行推理。
大脑的内存不够用,我们可以加一个外部缓存——可视化思维方法。可视化思维是将各种信息(包括任务的原始信息,推演出的临时信息,大脑中已有的信息)以看得见的形式集中存储在某个平面上——纸张、黑板、电脑屏幕等,储存的信息往往是文字和图形的混合体。
可视化思维方法带来的好处:更大、更稳定的外部缓存和更全局、更宏观的视觉。每个人都可以开拓自己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只要符合人类的思维规律,能够提供外部缓存、促进全局思考就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