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风筝的我们

追风筝的我们

作者: sway薄荷 | 来源:发表于2017-09-07 11:19 被阅读0次

    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街头盛开,音乐再次在茶屋响起,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

    我梦到有朝一日,你会回到喀布尔,重访这片我们儿时的土地。

    如果你回来,你会发现有个忠诚的老朋友在等着你。

    人为什么要看悲剧,且好的著作大多悲剧,大概是看过人性最恶的一面后能够坦然地面对真实生活。

    当罪恶被施以温柔的文字,轻描淡写,却给我们致命一击。近来终于在学生的驱动下,读完了一本长期以来的热门书籍《追风筝的人》,心头就有如此感受。在这之前,从没有读过关于描写阿富汗的书籍,印象中的阿富汗只有无尽的硝烟以及宽松的长袍。

    推荐十二三岁的孩子看这本书,对他们绝大多数来说书中内容有些难以理解,以至于我在引导他们写读后感时很遗憾,介入的仅仅只有离他们最近的友谊。或者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向涉世未深的少年解释成人世界的一些潜规则。就算他们写被书中的友谊打动了,这更多的来自于无私的哈桑,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哈桑一样的朋友,但书中的哈桑和阿米尔之间是真的有友谊吗?孩童时期,阿米尔少爷会故意用晦涩的词汇嘲笑哈桑的无知,但哈桑依旧不露声色地微笑着。甚至背叛和羞辱并没有让哈桑真正的心灰意冷,当战火烧到喀布尔,哈桑带着妻儿仍然抛下安稳的生活回喀布尔照料以前生活的房子,直到在一次与塔利班的冲突中被射杀。

    虽有感动,但更多的是一声叹息。

    哈桑一家无疑是战争的受害者,但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仅仅只有战争吗?穆斯林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意识形态从一出生就被定格,哈桑如此付出,是真的认为阿米尔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生来就应该保护的人?

    从阿米尔身上,我看到了不管是孩童还是成人,人性的自私都暴露无遗,这样的恶竟有些与生俱来的意思,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看到被隐藏的自己。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宁阿米尔决定重返阿富汗,在看到哈桑留给他的信时,他内心应该是复杂的,面对拉辛汗请求他寻找孤儿拉索博时,阿米尔的第一反应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勇敢。我看到了怯懦和自私,同时,也看到了自己。这不禁让我想起电影《驴得水》中的科学老师周铁男,平时脾气火爆,看见了张一曼被人凌辱时挺身而出,但枪真正顶在头上的时刻,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他选择了懦弱,所以我们许多人都像阿米尔的父亲一样,在寻找一种人生的能量守恒,寄希望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补偿以前犯下的错误。

    灵魂怎样才能得到救赎,本书并没有因为拉索博来到美国生活而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是我认为比较精彩的一处。仿佛宿命轮回,阿米尔成为了那个捡风筝的人,对拉索博说出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时,仿佛释放出他身体里的魔咒,尽管未来道阻且长,但至少他不是割断风筝线的人,他已经在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风筝的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i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