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清弦
走,向前走。今天看了一则故事,是一个履历闪耀的高学历女孩从北京大厂辞职回到小城市,选择在书店平淡生活。故事很美好,是会打动疲于奔命的年轻人的故事,告别快节奏的生活,回到家乡所在的小城市,不被大多数理解,但却有一种追求自我的勇气。在慨叹主人公潇洒的同时,也激起了我对生活有一些思考。
六月底和忙碌的公司告别,那时正值毕业季的尾声,学校里空荡荡的,刺眼的眼光,行李箱的轮子碾过栾树大道的声音,无尽的蝉鸣。那会心里最大的念头是:好久没有这样慢悠悠地走在路上了。我是一个做决定很快的人,工作的半年这种特性愈加明显,辞职到考研是在公交车上做的决定,在摇摇晃晃的930上,听从了内心的声音。辞职考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顺利,和好友一拍即合,当天下午就在母校边租了房子,七月就开始竖起了考研的战旗,加入了考研大军。生活重心从公司转移到了学校,学习的日子很枯燥,重复的两点一线,食堂里零星的窗口,吃到卖凉皮的、卖米饭的、卖渔粉的阿姨们都认识了我。一切都心甘情愿,心里那一团火随着十二月的临近烧得越来越旺,指引着我走向那个地方,走向那群做梦都想见到的笑脸。
学习的时候总是会不住地想到缥缈但又好像洒满明媚阳光的未来,想到复试时老师会问的问题,从德语到文学,我在这其间如何挣扎,如何自处,如何抉择又如何奔赴。
童稚时,想要长大后做一名兽医,做花店里包花的女郎,做一间书店的店员,做环游世界的航海员,那时觉得自己一定要做世界上顶浪漫的工作。随着年岁渐长,才发现,所有看似浪漫的工作背后都有繁琐世俗的那面,兽医要机械地为小猫小狗做着绝育,包花女郎的眼里会只剩下订单,书店要不断地将书整理摆放,航海员在海上也会有生活的不便。现在才觉得,看事物不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面,生活就是这样,给你糖果的时候,也会给你冰霜。
我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呢,好像这是人生一个永恒的议题。
今天得到了答案的冰山一角:
有些日子,有些事,只有自己真的亲身度过了,才会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不是此刻的我,我不是过去的我,我不是未来里的我,我是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组成的我。
感谢这二十二年的经历,感谢20年的选择,21年努力的自己,不论是在公司还是现在坐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这一路走来,会迷茫,会懈怠,会斗志满满,也会垂头丧气,但始终是坚定地再往前走的,用自己的意志在和懒惰殊死抵抗。杀不死我的,都会让我更强大,很老套的一句话,但也是真的有力量。
对人生总是要抱有思考,不想变成机器,变成淤塞的导管,要始终用善良而又深沉的目光去打量这个世界,那些看似合理背后的不合理,是一定要去破除的。
我在铸一把自己的刀,拥抱世界的同时也要和它的阴影顽抗。
写于空荡荡的图书馆
2021/9/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