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为我国重大传统节日之一,一直以来备受重视。
仲夏端午,划龙舟、挂艾草、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这些活动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展现了华夏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中,食粽子和挂艾草作为重要的端午活动,清晰的展现着劳动人民的养生智慧。
红豆糯米粽,红豆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是夏日清利湿热不可多得的良药;可以降低血脂,使血管恢复弹性。
红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习惯性便秘;含有一定量的铁元素,而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成分,对于贫血、轻微头晕的可以作为食疗。
湿来源于脾,湿重则脾虚,红豆有利湿作用,能够健脾而提高免疫力。
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一般人群都能食用。
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宜煮稀薄粥服食,不仅营养滋补,且极易消化吸收。糯米适宜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血虚、头晕眼花、脾虚腹泻之人食用;适宜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产后之人食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
但是由于糯米极柔黏,难以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也要慎用;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
艾草在端午不可或缺的,既可作为食材,也可作为治病良药。
艾叶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本草纲目》记载:“凡用艾叶需用陈灸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陈艾放时间应大于一年以上,三年为佳,故《孟子·离娄》早有“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陈艾叶,含挥发油比较少,燃烧比较慢,火力温和,燃着烟少,因艾油大量挥发,含量低故气味纯净温和,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渗透力好,艾灰不易脱落;
而新艾味辛烈、含挥发油比较多,燃烧比较快,火力比较强,燃着烟大,艾灰易脱落,容易伤及皮肤和血脉,故临床上多采用陈艾而不用新艾。
艾灸的方式与方法多种多样,能够治疗各种疾病,其治疗效果也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
艾灸疗法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防病保健,调整脏腑组织功能、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能改善全身微循环,艾灸前身体内的微循环流速很慢,尤其是高血压、哮喘、肥胖、体弱者,艾灸后微循环中的红细胞气流加快,全身皮肤变红,细腻光泽,面色红润。
艾灸治疗妇科病常用穴位有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这些穴位几乎可以涵盖治疗妇科的所有疾病,而且对女子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中国还有句俗语:“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对亚健康人群而言,足三里是一个非常好的医疗和保健穴位。现代医学对足三里穴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艾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并可调节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