覅
这是我妈在问我要不要的时候,我几乎是脱口而出的话。
现在在回想起来的时候,感觉就是应正了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准备回程的时候,总是要准备收拾东西的,我妈说,带上这个吧,路上带上这个,这个带去做做什么…
而我在看过了《断舍离》之后,我隐隐约约的有了自己的“选择力”。对,这是一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能力,去判断自己需要还是不需要的能力。在我看来,我妈说的这些都是我不需要的,那不需要的东西当然要表示拒绝。
说起这件事,其实还是想说,我只是想要有一个选择权而已。那样会让自己拥有主动的感觉,就像是学生时代,我最喜欢做的还是选择题,而不是简答题啊。
是的,哪怕是二选一,也比直接被命令来的好。
在我的潜意识中,我所追求的目标好像已经和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的想法有所差别了。
现在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他们给出的答案,我一个都不选。
因为理念不同。
当我面临的机会都是属于进步的时候,我会选择“进步”的目标,“进取”型目标。
我的父母他们在他们这个年纪,往往会喜欢做比较,而且是和他人进行比较,在饭桌上,总是喜欢说谁家的谁怎么怎么样,这种看重的就是个人的“表现”。我们知道,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表现的时候,就会和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联系在一起,而这简单的等号就会限制个人的成长,因为一旦发现比不上,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羞耻的感觉,会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使得成长停滞不前。
这种失败的危险,会让大脑释放出一种信号,让我们的潜意识选择“防御”机制。
我想他们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已经饱受社会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所以会在潜意识中自动选择“防御”机制,所以才会在看到我选择来帝都感到非常不理解。
这也是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他们身边的具有影响力的一些人,好像离他们都很远。而我现在每天所接触的环境可不一样,到处都是机会,学习的机会,成长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又怎么会表现的想要选择“防御”机制呢?
在一开始来到帝都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是我仍然没有选择回家。渐渐地,去学会提前制定计划,安排学习工作和照顾自己的时间。
我发现坚持就是胜利,两百多天下来,工作上不断地进行自我突破,生活也变得有条不紊。虽然有时候压力还是很大,但我明白这是每个做出这种选择的必经之路,心中已经想明白,只要不断尝试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英雄之旅,总是要充满了危险,才会有期待,不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