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个小院的房间里,这时正靠窗坐着一位老奶奶。她头发花白,脊背佝偻,披着一件掩襟的褂子,盘腿卧脚地在抽针引线,缝补着一只张了鲇鱼嘴的夹鞋。她蹙着一双老眼,眉头上攒起两个疙瘩,豆粒大的汗珠儿,就在那皱纹重叠的额上排起队来。天是闷热的,可是,她一点儿都不觉得,像是一颗心化在那只鞋上了。
—— 以上为《小兵张嘎》原文段落 ——
分析:人物描写要符合人物形象,老奶奶是头发花白,佝偻着身躯的,此时正做在炕上,费力地缝补着鞋子。为描写此时的专注情形,作者描述了此时老奶奶的动作、神情和心情。老奶奶怕看不清缝补的地方,眯着双眼,皱起了眉毛,燥热地天气下,甚至冒出了汗珠也浑然不觉。这些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但只是寥寥几笔的勾勒,整个人物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呱唧、呱唧、呱唧……”由远而近传来一路子急跑声。老奶奶吃了一惊,一针扎在手上。只见单布门帘往里一鼓,从底下冒出个孩子的头来:“奶奶!奶奶!一条长虫转砖堆,转了砖堆钻砖堆。——你说说,你说得上来吗?”
真叫人哭笑不得。老奶奶一面瞪着他,一面揉着胸口,好半晌,才喘口气说:“小祖宗,你把奶奶给吓煞了;越说不叫你跑,怎么更跑欢了?”一句话提醒了那个小家伙,身子往下一蹲,脑袋歪在炕沿上,恍若犯了大错似的,咪嘻咪嘻地笑了起来。在那月牙儿似的一对小眼里,两道挺逗人的光芒闪跳着。
这就是老奶奶心上的红灯,眼里的明珠,她的全部希望和宝贝,她的孙子——张嘎子。眼下,他的年纪才只十三岁。
—— 以上为《小兵张嘎》原文段落 ——
分析:这是张嘎的初次登场,一个有些冒失地追风少年,就这样登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在此时隐约浮现,喜欢乱跑玩闹,但也古灵精怪,认识到错误便嘿嘿笑了起来。
作业
通过阅读了小兵张嘎的原文,人物的形象与性格是不是已经在你心里留下了印象呢。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如果你读懂了上面的原文的话,请你描述一段刚刚回到家里,遇见妈妈时的场景,要求能够突出“你”与妈妈的特征。
【举例】
“蹬蹬蹬”一阵急促地脚步声传来。
今年9岁的小雪,已经三年级的学生了。
刚刚下了学,小雪便急不可待地往家里赶。三步两步地就爬上了楼梯,来到了三楼的一户人家前。手臂一挣,便把书包拿了下来,翻找出了钥匙,对着钥匙孔,一插、一拧,门开了。
“妈妈,妈妈。我回来啦~”
人还未到,先闻其声。
刚推开房门,还没等人迈过了门槛,小雪的声音就钻了进去。
“妈妈,你在么?”
关上了门,小雪又大声问了一句,说着还往卧室瞧了瞧。
没人。
没看到想要见的人,小雪将书包顺手扔到了沙发上。
“妈妈?”小雪的声音有些疑惑。
小雪又往书屋跑去,还是没有看到人,头上的两个小辫子一晃一晃地,仿佛也在询问着什么。
正想着妈妈今天在家,不知道去哪里了?
突然一个熟悉地声音传来
“诶~~妈妈在这儿呢”
妈妈的声音终于传了出来。
“妈妈你在这儿啊”小雪蹦蹦跳跳地跑到厨房,打开了隔音的木门。
原来小雪的妈妈正在做晚饭,炒菜的声音盖过了女儿的叫喊声,竟一时没有听到。
小雪妈妈带着围裙,一只手拿着铲子炒菜,一只手不时的掂着炒锅。
“妈妈在做什么呢”小雪露出了扎着小辫儿的小脑袋,好奇地向厨房内探视到。
“妈妈在给你做你爱吃的青椒炒肉呢”妈妈笑着回应道。
厨房里冒着白烟,虽然抽风机还在呜呜地工作着,但还是微微有些刺鼻。
“咳咳”小雪有些不太适应,“妈妈最好了,我要吃大餐,我要吃炒肉,今天可饿坏我了”
“好,今天吃大餐。乖,你先在外面等会儿,一会儿就做好了,马上就能吃了。”
妈妈嘱咐了一句,随后让小雪带上了门。
“哦~”小雪应了一声,皱了皱鼻子,这个味道是有些不好闻呢。
关好了门,小雪坐到了餐桌旁的椅子上,高兴地摇晃着两个小腿。
期盼着妈妈即将做好的大餐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