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文责自负】

是什么让我们忆起了屈原?是端午节的赛龙舟、粽情厚谊,还是屈原所作的离骚里的这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忆起了屈原?又如此追忆屈原?
当我来到屈原祠前,看着风格独特又不乏精美的门檐,看着祠前的滔滔长江,对屈原的怀念尤为最甚。为他以身殉国感到不甘,为他投身汨罗江感到不甘。他如星光一般璀璨,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还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浪漫迤逦不仅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还是在《诗经》出现之后,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走进屈原祠,我一步一台阶,一步一怀念。怀念他创作《离骚》时为国的忧思,怀念他被流放时仍“心系怀王,不欲忘返”忠言劝谏,怀念他当他得知楚国郢都被攻克时的悲痛欲绝。只见屈原祠内,游客们正络绎不绝的游走在每一个展厅,聚精会神的浏览着屈原的家族谱,浏览着屈原列传。
是屈原,让我们再次见证了楚国的兴衰;是屈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深深的爱国情怀。他在《哀郢》中深情地写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放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爱国情怀影响着后代的每个人,当端午佳节到来,他成为了我们心中难忘、口里常念的爱国诗人;因为他,我们总会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以此激励自己。
如今的屈原祠是在1976年因葛洲坝工程的兴建由屈原沱搬迁重建,较以前的屈原祠,更壮观也更让游客们感到震撼。祠内郁郁葱葱的植被为屈原祠增添了一抹幽静和雅致,也让我们在朝低头沉思的屈原铜像膜拜时郑重而虔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