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我买了小熊美术的基础课,原意是陪孩子动手画画、做手工的过程中,让孩子有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也可以改变一下以往单调的带娃模式。但是实际情况,却根本不像视频教学里面那么顺利。
比如说昨晚,我们要学习画直线,进而学会画梯子。材料包里有一张“天空之城”画纸,上面画了几片彩色的云彩,其中一片云彩上还有一座房子。我们的任务是在大地和云彩之间、以及云彩和云彩之间画上几把梯子,这样小熊就可以在天空之城到处游玩了。
通常,每完成一幅作品,都要拍照上传打卡。
以下,是我引导孩子画梯子的简要过程。
“宝宝,现在我们来给小熊画上梯子好吗?这样它就能从这朵云跳到那朵云上面玩儿。”
“好。”(小牛仔开始在画纸上随便乱涂。)
“宝宝,你这样乱画,就不好看了。等会儿就看不清楚云彩了。” 我着急了,等会儿画完还要拍照上传打卡呢,画坏了就没办法上传打卡了。
(小牛仔继续慢悠悠乱画)
”我们只有一张这个画纸,咱们不要乱画了好吗?“
(小牛仔继续慢悠悠乱画)
”你画成这样,小熊不喜欢来这里玩儿了。“
(小牛仔继续慢悠悠乱画)
”妈妈生气了。不许乱画了。“(我把画纸收起来)
”我要画,我要画!“(小牛仔着急了,快要哭了)
”那妈妈给你拿一张白纸,你在白纸上乱画,在这个画质上好好的画,好吗?“(我赶紧去拿了一张白纸)
(小牛仔不理会白纸,只在彩色画纸上乱画)
“那你在这两张纸上乱画,妈妈再去给你画一个新的天空和云彩,等会儿你再来画上梯子。”
很快,一张新的“天空之城”终于仿画好了。
“宝宝,咱们来给小熊画把梯子吧?小熊爬着梯子,就能到云彩上玩儿。”
这一次,小牛仔很配合,画了一个梯子。
“宝宝,小熊现在想从这朵云彩爬上另外一朵云词啊,咱们再帮小熊画一个梯子吧?”
“不帮小熊,不帮小熊。”
“宝宝,小熊想玩儿呀,它想去另一个云彩上玩儿。”我努力引导着。
“不让小熊玩儿。不可以。”
“你不给小熊画梯子,那妈妈给小熊画吧?”
“妈妈不画,我画。”(没有画梯子,却在这张新的画纸上乱涂了一道。)
”不可以在这张纸上乱画哦!“我赶紧移开画纸,并指着白纸和那张先前已经被乱涂的画纸说:”可以在这两张纸上乱画。“ 我指着新的画纸说:”在这张纸上要好好地画。“
孩子点点头。
“小熊喜欢住在乱七八糟的地方,还是住在干干净净的地方呀?”我分别指着这两张画纸问道。
孩子说:“干干净净的地方。”
后来,我在新画纸上自己画上一个梯子,画好后,我问孩子:“这两张画上,小熊喜欢在哪里玩儿呀?”小牛仔指着干干净净的那张说:“在这里。” 然后把脸伏在画纸上,“我喜欢这个,不让小熊玩儿。”
02
我全部的引导,只说明了两件事:
第一,小牛仔自由发挥是乱涂乱画,把画纸弄得乱七八糟,这是不对的、不好的。
第二,应该按照视频中的指示,画梯子。画对了就是好的。
这样的引导是有问题的。对于近三岁的孩子来说,什么叫”好好画“?什么叫“乱画”?非要按照视频教学里的说明画,才叫好好画吗?自己乱涂、没有实现视频教学的目标,就是乱画吗?
这个视频课程很好,唯独的不好,就在于,它要按照学习标准上传打卡。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或许可以做到。但对于不到三岁的孩子,是不是有些勉为其难?
而我,为什么我不能在这个画画时间里,对孩子更宽松一些呢?我一直自诩为尊重孩子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我却拿对学龄儿童的标准来要求这个小家伙。
再次发现自己不是理想中的那个“好妈妈”,令我感到一丝痛苦。
晚上临睡前,我亲着孩子的小脸蛋,对他说:“妈妈要和你道歉,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茫然地说 :”不知道。“
我说:”刚才咱们画画的时候,妈妈说你是乱画。但是妈妈是不对的,妈妈不应该那么说。你不是乱画,你有随便画画的自由。对不起哦!”
小牛仔似懂非懂,他的脸上闪现出一丝委屈,他有一点想要撒娇,我又去亲亲他。
但是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跑到其他事物上。我的心里还存着歉意,孩子已经转身玩他的小挖掘机了。
结束语
大多数人,最不喜欢做的就是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但是,当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正好和自己所讨厌的那些人相同时,那真是十分的痛苦。
有的人假装没看见,依旧“马列主义的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有的人则直面这种痛苦,知耻而后勇,从更深处发起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