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说创业无非就是做生意嘛,做生意无非就是挣钱,听着好像是这个理,但这个结论是你深入思考的结果吗?
当然又会有人将生意定义为好生意和差生意,那么,有没有坏生意呢,你可能已经想到了,坏的不能叫“生意”。
也不是你能在细分——生意大抵有以下几个层次:
满足温饱的生意。
能够赚钱的生意。
能够成长的生意。
具有成长率的生意
你看,从一条开始,绝大多数人就已经有分歧。绝大多数人在考虑好生意时,对所谓“好生意”,只能想到“能赚钱的就是好生意”这个层面。而事实上,赚不到钱的不叫生意,赚得不够多的都是差生意。难道生活没有成本吗?
理论上讲,以温饱为目的的生意,真的谈不上“创业”,因为那种生意总体上就是脆弱,甚至可以说脆弱无比,它从一开始就只能与各种无法战胜的敌人做对。
从微观上看:不动产成本(房租)不断上涨;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竞争数量越来越多。
从宏观上来看:社会的每次经济结构变化对它们来说必然是一场浩劫。
如果“不会长期赚钱”,那么创业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刚开始创业就能清晰的看见2年之后,或者5年之后你又不得不重新变化一个领域,从0开始,那还不如守着自己一份稳定工作,干嘛非要去瞎折腾。
于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得修订以下“创业”的概念了:
不能不断成长的生意,谈不上时“创业”。
所以,真正的创业者拼命思索的不是“怎样赚钱”,而是“怎么成长”,你看,从源头就已经把人给区分开来了。如何才能做到今天赚100元,明天赚110元,后天赚121元?如果没有成长,那就退回去,变成了“温饱生意”了,因为又一个每个人都看不到,但都深受其影响的东西——通货膨胀。
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一件事情:
在我们的思考上添加一个维度:长期。
table | 短期 | 长期 |
---|---|---|
满足温饱的生意 | ||
能够赚钱的生意 | ||
能够成长的生意 | ||
具有成长率的生意 |
真正厉害的创业者,考虑的不仅是“怎么成长”,更是“不断成长”(即长期成长)。
于是,你可以反过来判断:
哪些天天琢磨如何保持“成长率”的创业者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请注意,不定是“提高成长率”,“保持成长率”已经是难上加难再乘以难了吧?到这里,就有一个很严肃,甚至可以认为是很深刻的结论了:
没有“成长率”的创业公司,不值得风险投资进入。
再翻译一下,就是:
再风险投资者眼里,“成长率”是最重要的。
好了,这就是今天要讲的关键知识点,你可要想了:
你曾经考虑的“生意”,究竟属于哪个类别?他为什么属于那个类别?你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之前你可能没有思路,但现在有了。你会发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可是相当地“烧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