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伯尼·桑德斯,16年美国大选时民主党候选人之一。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桑德斯讲述了自己竞选总统的心路历程和整个经历,而第二部分是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怎样建立全新的美国。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大体了解美国政治系统是怎样运作的,当前美国精英阶层的普遍认知,以及大概率上的变革方向。
目前正值中美贸易争端越激越烈的时刻,经济学家、中美关系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记得在川普刚上任那会儿,普遍的观点是“不确定性”,且普遍围绕政治和军事这两个方面;而如今,核心又重归于经济。抛开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不妨去了解下美国当今面临的局面、认知到存在的问题根源,这些也就是阅读《我们的革命》所收获的。
第一部分、竞选总统
竞选总统之前,桑德斯是美国联邦参议员,代表佛蒙特州,2013–2015年任参议院退伍军人委员会主席、2015年参议院财政预算委员会在野党派领袖。他是美国国会史上任期最长的无党派独立议员,并将自己定位为民主社会主义者。
考虑竞选之前,桑德斯认为美国正面临巨大的危机:中产阶级的持续没落、财富收入极度不平衡、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灾难性的贸易政策、单薄的教育体系、衰退的基础设施等等,而他认为希拉里所代表的老一套治理政治和经济的手段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些危机,那么他就要站出来,出现一个进步的声音来反抗希拉里的中立观念。
但是,竞选总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广泛的民意支持、需要媒体的宣传、更需要大量的竞选资金:在每一方面希拉里看起来都胜券在握。桑德斯的策略就是:集会!通过这种方式,桑德斯去面对面的和普通民众互动、通过小额资金募集的方式争取竞选资金,同时将自己的竞选理念传播到这些角角落落。而希拉里的竞选资金则主要来自于超级财团,并通过电视广告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媒体宣传。面对悬殊的差距,桑德斯的竞选团队并未放弃努力,而是通过这一场场的集会将其理念传播下去,并在许多州都获得了出人意外地成功,最终获得了初选总选票的46%,未能获得党内提名。
第二部分、建立全新的美国:怎样变革我们的国家
桑德斯共提出了十点主张,以求建立全新的美国,涉及到寡头政治、中产阶级的衰落、终结经济操控、全民医保、高等教育费用、气候变化、刑事司法改革、移民政策、弱势群体、媒体对民主的威胁等等。站在我的角度看来,可能还是比较偏重于经济这块儿,书中提及的一些点也是当今美国许多政策的出发点。
首先,桑德斯认为过去35年的自由贸易政策抛弃了美国工人阶级,从而导致了中产阶级的衰落。过去,美国有许多好的制造业企业,他们给员工提供了较高的工资水平、较好的医疗福利,使得许多人过上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与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等贸易协定的签署,让这批优质的制造业企业纷纷将工厂搬到了墨西哥、中国和其它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人们需要工作更长的时间、工资收入却变得更低,在很多家庭看来,“美国梦”已成为一场噩梦。因此,桑德斯强烈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认为贸易政策的目标必须是在本土创造就业机会,这一观点与川普的诉求不谋而和。
课外:当今美国精英阶层的普遍认知是,中国的产业政策等是钻了WTO规则的空子,导致美国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比如光伏、新能源等我国大量补贴的行业,欧美的企业都难以与中国企业竞争,最终中国获得垄断地位)。
其次,美国的竞选筹资体系使得超级财团可以通过捐助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竞选的走向。石油集团、医药公司、华尔街,都花费巨资雇佣游说团队、并支持大选,且最终这些公司也能够如愿以偿。前总统卡特就说过:“现在美国只有寡头政治,无限制的政治贿赂成为提名总统候选人或当选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州长、参议院和国会成员的情况也是如此。现在我们的政治体系已经遭到颠覆,它只是用来为主要的献金者提供回报。”
课外:对于亿万富翁川普来说,竞选筹资都不是事儿。这也使他能够抛开更多的利益纠葛和顾虑,更加专注地考虑美国及美国人的利益。至少,川普确实赢得了广大底层人民的选票。
经济操纵的另一方面,是工人最低工资水平停滞不前。服务员、工人...他们的工资水平无法满足基本所需,因此需要医疗补助计划、食品券等各类政府补贴,而这些都是纳税人所承担的。沃尔玛等许多公司都通过给员工支付超低工资以赚取巨额利润,相当于用纳税人的钱最终流入了沃尔玛股东的口袋。而且,跨国公司也有各种合理避税的路径,开曼群岛、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这些避税天堂打劫了国家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原本可以用来改善基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等等。
课外:跨国公司的利益是否能超越国家利益?对政治家来说应当是否定的。这也就是为何美国开启逆全球化、利用关税政策促使美国企业回流的原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已近丧失殆尽,产业升级还在路上,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能力、工人素质等方面美国比我们更有优势。未来,中国的企业将何去何从?
总结
最近看了高善文博士否认的演讲纪要,也看了杨其静老师在16年写的政策简报(非常佩服其远见卓识,他的预判从现在看来可以说是非常准确)。无论是分析中美两国的博弈也好、底层的文化根源也罢,未来中国要走的路必定要比过去更为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就让我们负重前行吧。
网友评论